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反补贴是我国现阶段扩大出口所面临的障碍之一。应诉反补贴作为一个新事物,需要国内会计学界进一步研究,以实现未雨绸缪。本文结合WTO相关规则和欧美反补贴法律,从会计的角度来解读应诉反补贴所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分析加拿大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危害及影响,并结合会计在反补贴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已经涉及或有可能涉及的会计问题,同时提出了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反补贴作为WTO为维护非歧视和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而赋予成员国的一项权利,一直是国际贸易制裁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再加上加、美两国相继修改国内反补贴法,将其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无疑将面临更多的反补贴诉讼。因此,分析近年来国外对华反补贴的原因,对于合理规避和减少国外反补贴调查,制定与之相一致的国内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岩  刘君 《财会通讯》2008,(4):44-4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行业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西方主要贸易国已经开始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国际对华反补贴形势日趋严峻。出口企业要从容应对反补贴调查和起诉。会计知识和会计信息必不可少。本文从解读反补贴的相关法规知识入手,寻求会计在反补贴中的突破口;分析了我国在应对反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应对反补贴诉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9年,在正式加入WTO的第8个年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出口国。随之而来的,则是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内一系列由于贸易壁垒(关税、进出口配额、反倾销、反补贴等等)导致的贸易争端诉讼,2009年向WTO提交的各类贸易争端诉讼中,有将近50%与中国有关。本文单从反补贴方面,以2009年以来我国对外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为例,提出现阶段中国频繁遭遇贸易争端诉讼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与企业应该需要做的一些准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美国对华反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琴 《集团经济研究》2007,(13):312-313
在国际贸易领域,WTO成员通常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手段.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西方国家中最为保守的国家,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甚至至今没有中国任何一个行业被美国认为是"市场经济导向产业",因此,美国也一直没有对中国实施反补贴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入世六年多来,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出口商品深受反倾销的危害,由此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近年来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的主要西方国家开始对我国发起了反补贴调查,我国面临的反补贴形势变得十分紧迫。文章试图通过对SCM协定的解读,使得大家对补贴与反补贴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在分析我国面临的反补贴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抵消进口国产品所得补贴,提高进口产品价格,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工具。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反补贴手段来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这标志着我国在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十多年之后,又将开始面临反补贴带来的威胁。本文讨论了我国反补贴的现状,对我国近来接连遭受反补贴指控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抵消进口国产品所得补贴,提高进口产品价格,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工具。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反补贴手段来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这标志着我国在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十多年之后,又将开始面临反补贴带来的威胁。本文讨论了我国反补贴的现状,对我国近来接连遭受反补贴指控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抵消进口国产品所得补贴,提高进口产品价格,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工具.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反补贴手段来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这标志着我国在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十多年之后,又将开始面临反补贴带来的威胁.本文讨论了我国反补贴的现状,对我国近来接连遭受反补贴指控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是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立场并有其判例支持,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发起一系列反补贴调查表明其已推翻自己先前的立场。文章着重探讨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反补贴法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问题的法律规定,分析了其成文法和判例法的相应演进历程,并指出美国反补贴法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WTO机制下中国反补贴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与国外发生的反补贴争端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尚未充分利用WTO反补贴规则实现对国内产业的有效保护,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我国反补贴法律仍不够成熟。因此,在立法层次、配套法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等方面尽快完善我国的反补贴立法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林洁 《企业世界》2004,(5):44-45
美国反补贴税法最早制定于1897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反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法律。此后,该法律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1979年贸易协定法》批准了GATT的反补贴协定,并对美国的反补贴法进行了修订,对补贴的调查权由财政部转交给商务部,明确了调查期限,并规定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产业损害调查,由海关执行反补贴税。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从1996年开始发生了极大转折,欧盟逐渐重视与中国的往来贸易,中欧之间的经贸互动愈加频繁,但随之也带来了贸易方面的摩擦。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一直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相对而言,欧盟各国对我国的出口虽然也在增长,但速度较为缓慢。欧盟为了保护区域内的产业,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贸易采取反倾销措施。但在2011年5月14日,欧盟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铜版纸实施征收4%~12%的反补贴税率和8%-35.1%的反倾销税率,这不仅开创了欧盟对华反补贴的先例,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动用双重贸易救济措施。欧盟的决定在我国引起了极大震动。本文旨在分析欧盟此次对我国采取"双反"措施的原因,论证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我国相关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立相应的福利函数,结合市场结构的特点和补贴报复现象,分别对外国和本国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及其反补贴含义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在国内存在垄断的情况下,如果垄断程度非常高,外国出口补贴会降低本国的总体福利水平;如果垄断程度低,外国补贴有可能提高本国的总体福利水平,而在国内市场近乎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外国补贴可以提高本国的总体福利水平。(2)在外国不实施报复或报复力度较小的情况下,本国所实施的出口补贴可以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但若外国的反补贴措施为百分之百抵消性的,出口补贴不会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即无效。(3)本国最优补贴率取决于补贴对国外企业的影响程度,即如果补贴可以有效地帮助本国企业扩大国外市场份额,较大程度地影响外国企业,则更高的出口补贴率会提高本国的总体福利水平。本国政府可以根据福利水平的变化决定是否采取反补贴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70%以上的反补贴调查案件都是针对中国,反补贴已经成为中国与国外贸易摩擦新的焦点。在全球贸易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和贸易保护长期存在的形势下,中国政府反补贴面临潜在的重大政策决策需求。本研究在分析国际反补贴政策实施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反补贴政策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以期引起更多相关专家、学者的共鸣,为中国反补贴调查机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当今国际贸易中WTO框架允许的,当成员方在本国(地区)产业遭受损害或损害威胁时所采取的三项最主要的合法的产业救济措施。文章从分析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定义入手,分别就三者在性质、调查和实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一些我国的应用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美国自2006年对产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的调查后,进入对中国的"双反"贸易救济时代.美国对华反补贴有调查频率快;涉案产品集中;采取反补贴与反倾销合并调查等特点.在分析美国对华反补贴的理论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美国国内法的支持是美国对华反补贴的主要原因.美国频繁的反补贴调查不仅影响中国对美国的产品出口,更因其强烈的示范效应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对华反补贴案件激增,引起中美关系的恶化.为降低美国对华进行反补贴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经济方面,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并且加强自主研发;在法律方面,对内要完善国内反补贴法,对外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衰退引发国际贸易量剧减,导致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为在不违反贸易协定的条件下,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由此拉开了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双反的道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双反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应对欧美实施这种政策,中国应当遵循"国内主动限权、WTO限权和扩权、对欧美积极应诉、对欧美进行诉讼和反制"的思路反击。  相似文献   

20.
在WTO框架下,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首先面对的就是要取消不符合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补贴和我国加入WTO关于农业谈判的有关条款。同时,还应积极调整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做到既符合WTO要求,避免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起诉,又能用好用足WTO规则允许的补贴,达到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和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