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8,(1):34-34
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与法国巴黎银行新发布的报告表示,因经济增长而临的威胁将超过通胀上行压力,预计英国央行2008年将降息4次。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通胀压力可能比英国央行预期的更明显。这是3月29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威尔的一句话,他还说,该国通货膨胀率逼近5%的风险真实存在。如果央行因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而很快逆转必要的加息进程,“情况将是糟糕的”;但如果货币政策委员会维持利率不变,因而导致通胀情况恶化,这也不是好现象——央行的任务是使通货膨胀率回归到目标水平。  相似文献   

3.
央行利率政策的门限转换特征及国际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亚太地区15个国家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央行利率政策的门限转换特征。结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各国央行的利率政策也存在显著的门限转换特征。在低通胀阶段,利率没有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做出显著响应;但在高通胀阶段,央行首先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然后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的利率政策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但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政策倾向于更高的门限值;文章最后对中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2日]经历了住房危机和信贷危机之后,美国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现在又接踵而来。现在必须承认,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要超过央行官员的委婉语所描绘的情况,他们仅谈到“经济增长面临下滑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面对经济持续下滑和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英国央行当地时间8月7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维持5%的水平不变,而欧洲央行也同时维持4.25%的基准利率。这两项决定和市场此前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6.
《产权导刊》2009,(12):46-46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方向上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就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而言,促进经济增长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来说更重要。但同时,在方向和基调不变的前提下,不排除货币政策某种微调的可能性。微调的顺序可能是:首先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缩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7,(50):19-21
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通货膨胀率都居高不下,这让决策者们头痛不已,他们正竭力应付全球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增长的威胁。 如果美国像许多投资者担心的那样陷入经济衰退,那么关于通胀的忧虑就会烟消云散。10月,美国的消费品价格上升3.5%,英国上升2.1%,欧元区上升2.6%。德国的通胀率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8.
语录经典     
■"通胀才是当前最大的威胁。""无论国际与国内经济环境如何变幻,央行今年将坚持从紧货币政策不动摇。"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个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恶化与国内雪灾的确令宏观政策的决策更为错综复杂,"但我们仍然认为通胀才是当前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环球时讯     
通胀问题已成各国央行首要担忧国际清算银行年会前不久在瑞士巴塞尔举行,在为期两天的年会上,各国(地区)央行行长普遍认为,由于通胀加剧以及借贷成本上升,世界经济将面临艰难时刻,到今年年底,经济增长将出现迟滞。而通胀问题更是令绝大部分的央行行长感到头疼。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月时间内央行第二次降息,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很多信息。其一,表明实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迅速降低资金借贷成本,以缓解实体经济的资金饥渴症,优化“稳增长”的政策环境。其二,表明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已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1.
潘云良 《中国报道》2010,(10):59-61
中国经济似乎正走入最矛盾、最复杂的境况。五中全会将为如何保增长与控通胀、央行加息与否的艰难抉择等现实问题定基定调。  相似文献   

12.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21日以8:1投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5%不变,表明了英国央行对维持其通胀目标可信度的关切。  相似文献   

13.
通胀目标制面临挑战 过去20年之中,通胀目标制已成为当代央行操作的基准模式。大多数央行都设定了某种形式的通胀目标,而且它们决定利率水平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将中期通胀率稳定在目标值附近。然而,近期的经济动向对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央行构成了重大挑战,原因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9,(48):34-34
越南央行25日宣布重启加息,该行将从12月起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由7.0%上调至8.0%,这是该行自1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利率。越南也成为亚洲第一个加息的经济体。央行公告说,越南正努力维持明年的经济增长,并抑制通胀,加息是为了严格控制贷款和支持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日表示,全球通胀已再度出现,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威胁。这一严厉警告标志着IMF强调增长面临风险的论调出现急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5,(3):33-33
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Trichet)和10国集团(G10)央行行长同声表示,美元迅速走贬对全球的经济增长构成风险。苏黎世Julius Baer首席经济师艾克特说:“美元继续成为各央行行长讨论焦点,特别是油价现已放缓。欧洲、加上日本,将继续主张强势美元。”美元下跌威胁到欧洲和日本由出口带动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欧日央行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伯南克过于鸽氏的作风,使得欧日央行的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欧元与美元利率的倒挂,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使得通胀的威胁日益加大,同时次贷危机的损失,使得欧日经济也面临美国类似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6,(46):33-33
据接受某国际知名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鉴于经济增长加速,以及高价位能源致使通胀率高于目标水平2%,英国央行可能升息至5年高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投资者们希望同我们探讨两个主要全球宏观经济问题,一是经济放缓将会持续多久和放缓程度怎样;二是在经济减速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背景下,通胀是否仍是中长期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风险。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的认识并非发生实质性变化。我们预计,G7集团经济将陷入一个相对漫长的滞胀期,而不是一次严重衰退,而且我们认为持续上行的潜在通胀压力将制约油价下跌带动未来核心通胀率回落的空间。因此,我们认为滞胀仍是主基调,这将限制全球主要央行的利率调整空间。鉴于我们获悉有很多人认为经济衰退和通胀率大幅回落(甚至通缩)将成主要格局,因此有必要结合近期经济发展态势来再度阐明我们的经济“滞胀”观点。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8,(11):24-26
大宗商品价格不断飙升、整体通胀率日益上涨、经济增长持续走弱:回想上世纪70年代,这种组合带来的是痛苦的回忆,让人们想起各国央行犯下的错误——容忍通胀预期急剧上升,而不是对其加以抑制。通胀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最终得到控制,但任其脱离掌控的成本是巨大的。我们现在是不是可能又在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