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政策,会展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结合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会展业的数字化转型呈现“二阶段”发展:目前,会展业迈入数字会展阶段,孕育出众多独特的会展数字化技术与服务;随着数字孪生、数字人、VR/AR/MR、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展业逐渐由数字会展进入元宇宙形态,形成系统性的会展元宇宙技术与应用,达到会展业数字化转型的终极形态——会展元宇宙。为了对会展业数字化转型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梳理了从数字会展到会展元宇宙的相关概念,并从发展路径、发展趋势和技术框架等方面给出了会展元宇宙的发展要点及发展路径,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避免极化效应的干扰,进一步推动无锡会展产业发展,形成竞争优势,是无锡会展经济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六个方面构建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无锡会展业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针对会展产业发展的劣势因素,提出完善会展功能区、培育市场主体、实施错位竞争、推进市场化等提升无锡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带动能力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高超的服务能力,也培育出汉诺威、米兰、伦敦等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城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凭借自身城市独特的产业优势开创了复合式的会展发展道路,新加坡凭借优秀的政府和行业管理能力也成为优秀的国际会展目的地。这些城市在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为整合资源以推动会展产业进一步发展,我国台湾地区在2009年起推行的"台湾会展跃升计划"执行完毕后,于2013年起推行一项为期三年的"台湾会展领航计划"(下文简称"领航计划")的新规划。此举亦是冀望在当地政策大力支持下,持续带领会展产业走向国际化之路。打造国际化领航计划以"打造台湾会展成为优质会展服务的领航者"为愿景,以"提高会展服务品质效率,强化台湾会展品牌国际形象及国际竞争力,发展台湾成为全球会展重要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建立"Meet Taiwan"会展品牌识别标志。同时,规划国际营销、岛内宣传、建立云端会展入口网等重点工作,与岛内外各知名会展活动一道,宣传"Meet Taiwan"识别标志,传达台湾地区会展业品牌价值,提升台湾地区会展业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在城市,会展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会展经济发展中尚存在场馆规模小、配套设施不足、科技含量低及会展业结构混乱、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要又好又快发展我国会展业,政府要逐渐淡出市场,让专业会展公司成为会展市场的主导力量;做好长远规划,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形成大中小型相互补充、布局合理的结构,提高服务品质,强化品牌化意识,依托产业特色培育地区特色的品牌展会。  相似文献   

6.
李晓莉 《商业研究》2005,(20):105-10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会展业已形成国际性的产业规模,是前瞻性与竞争性极强的产业。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比较活跃,但仍存在协调乏力、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市场竞争无序及服务滞后等问题,应从转化政府职能,更好地履行行业协会及会展企业的使命上创新,以积极、务实的政策创造广州会展业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7.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从整体上带动城市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经济的发展。会展服务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因此,若要创办品牌性会展,必须从各方面提高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应从政府机构。主办方、参展方、周边服务环境以及会展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眼,实现会展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与国际接轨,推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厦门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会展场馆租赁、展会策划组织、会议接待展务、展台设计搭建与展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会展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所属全资公司,业务规模跻身国内展览馆前十,是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国内最早的成员之一,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十佳会展集团"、"中国会展业十佳展馆"、"中国会展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会展企业"等荣誉称号。自有场馆与受托管理场馆:场馆总面积78万平方米。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一层净展厅面积1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刘颖 《商场现代化》2007,(35):278-280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展业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会展业是一个整合度极高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是既懂外语、计算机,又会策划、营销、招商、管理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而且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程较短,这本身也导致高级会展专业人才一将难求。目前吉林省会展业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会展经理人职业化观念尚未形成,会展从业人员分工不明确,人员流动性大,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差等问题。会展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是摆在会展业界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和上海市会展业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上海会展论坛(国际会展业CEO峰会)"于1月13~14日在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隆重开幕,这是上海会展论坛开办以来的首个国际会展业CEO峰会。会上,国内外会展的"大佬们"面对"被迫转型"、"过度竞争"等敏感问题丝毫不回避,畅所欲言让台下直呼过瘾……  相似文献   

11.
从国内的研究与实践上看,大多数人都关注会展业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但却缺乏对会展物流业的认识,忽视了会展物流业的发展对会展业发展的具大推动作用。总体看来,目前我国的会展物流业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会展物流业缺乏专业操作性,会展物流业信息平台无法共享,会展物流业缺少专业人才,会展物流业报价体系不统一等方面。今后,我国在发展会展物流业时应做好建立和健全会展物流行业的统一标准,培养和壮大会展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建设一体化的会展物流模式等方面工作,从而促进我国会展业和会展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厦门是中国最早重视发展会展业的城市之一。厦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已将旅游会展业确定为厦门市重点打造的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产业链(群)之一,市政府批准了《厦门市会展产业升级工作方案》,推动形成"大会展、大产业、大商贸、大物流"融合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会展项目数量的多少和会展项目品牌影响力的高低,本文主要围绕会展项目的成功举办探讨了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并从市场的需求、软硬件的支持、运行的机制、地理人文的环境、科技信息的发展,以及会展行业的发展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它们对会展项目和会展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介绍义乌会展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立足武汉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方向,并提出打造会展品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完善会展行业协会职能、培育会展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对我国会展物流服务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很难独善其身,而作为提高会展业服务水平的会展物流成为发展会展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通过阐述我国会展业特点、金融危机对我国会展业的影响、我国会展物流发展现状并将六西格玛理论应用到我国提升会展物流服务水平的实践中去,挖掘出在金融危机新环境下我国会展物流今后努力的方向,最终提升会展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西安,作为西部发展龙头城市,发展会展业有着先天的行业资源聚合效应。搭乘复兴丝路经济带的东风,会展业走出了国门,辐射西亚、中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上半年度西安市会展市场低迷形势下,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实现展会总量的逆势增长,为西安会展业乃至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创造了不可估量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会展业日益火爆的今天,在追逐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看到现代会展业还有很多不足,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会展的可持续发展。1.面对中国会展行业内部较乱和存在的恶性竞争,政府应当给予正确、必要的监管;2.面对中国会展的资源浪费、场馆闲置等问题,要高举节约旗帜、大力发展"绿色会展";3.会展业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会展体系";4.注重会展的品牌化。长此以往,会展业应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是非常有活力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智慧旅游"视角,以会展客人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与会展业间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探讨了广州会展服务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了实现会展服务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会展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品牌化的全球企业,而且取决于根植在特殊区域内的企业集群。研究会展产业集群区域的培育,对提升会展业的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会展产业集群区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会展业集群区域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政府干预,形成有效的地理邻近;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形成集聚效应;培育会展企业网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1997年第一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作为起始点,宁波会展业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10多年来,宁波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会展与市场、会展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创造了中国区域会展业发展中富有特色的政府强势推动,市场灵活运作宁波模式。因此,宁波市会展业出现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宁波共举办会展活动206个。其中展会数目和展览总面积实现双百目标:举办展会103个,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宁波市会展业对全市GDP的贡献已高迟116亿元。另外,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也成为浙江省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展会。像宁波这样的中等城市,会展业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会展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