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金融家》2009,(7):151-153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但是今年3月份以来,在巨大的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许多国家经济急剧下滑的速度明显减缓,少数国家出现了经济触底的迹象。而在刺激政策推出早、力度大的美国,其经济也出现了一些逐渐改善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后实行的大量刺激政策都有完整的博弈计划和退出方案,而这正是我国经济刺激政策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复苏明显的国家,均酝酿或开始了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进程。其中,货币政策退出是经济实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背景入手,对政策退出的战略(包括时机、策略、工具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关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退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钱春海 《中国金融家》2020,(4):97-98,101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此,很多国家采取了强刺激政策。以美国为例,随着疫情在美国不断恶化,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采取了超强的刺激政策,以救助遭受沉重打击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其中,美联储开始实施无限制资产购买,给金融市场注入天量流动性,美国政府也推出两万多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美两国均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由于两国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政策实施的时间以及着力点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美两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内容,并针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差异性,并对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政策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忆东 《证券导刊》2011,(18):15-15
上周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欲退出货币刺激计划,这意味着紧缩政策箭在弦上。同时,高盛集团表示,尽管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疲软,但美国经济仍然能够在2011年下半年恢复增长态势并提振美国股市和美元。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9日,主题为“从愿景到行动,迈向东盟共同体”的第16届东盟峰会在越南首都河内闭幕。 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与会领导人称,有必要开始安排逆转经济刺激政策的机制,之后逐步退出这些政策,考虑收回扩张性政策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8.
10月6日,G20成员国澳大利亚宣布加息.成为首个以加息的方式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一石激起千重浪,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以何种方式退出,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在我们国内。因天量信贷和资产泡沫等现实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什么时候会加息、货币政策是否会有所改变、经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汤昕 《金融博览》2009,(21):7-8
伴随着澳大利亚的加息.全球对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关注度也骤然提升。但澳大利亚的行动仅仅是一个风向标,全球政策退出的关键还是要看美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掸".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启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应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将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与回收金融领域的特别流动性并举;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上,美联储将主要采用向金融机构支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反向回购协议来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采取加大财政支出的政策促进经济复苏。但是,这些财政刺激政策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一些难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偏低、大国内的地区差异,以及财政年度平衡制度的弊端等。由于这些难题的存在,单纯依靠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复苏的刺激政策的实施效果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王建 《中国税务》2009,(9):61-62
从2009年前几个月的主要数据看,自2008年9月以来的经济刺激政策“保八”困难很大。如果振兴经济的宏观政策方向不调整,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可能在2010年爆发,所以,对宏观经济刺激方向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而这个方向就是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要闻回放     
银监会:银行拨备率年底前将达150%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9日表示,目前还未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谈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还为时尚早。目前,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预计年底前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可达150%。刘明康指出,预期9月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8%。虽然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是前路并不平坦。  相似文献   

14.
亚夫 《金融博览》2009,(21):13-13
近段时间,随着经济复苏势头日渐突出,各大经济体实施了近一年的经济刺激措施如何退出.成了投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经济刺激政策是否退出必须顾忌两根红线,即就业情况与经济增长趋势.这也是判断经济政策是否可能调整的两个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15.
浏览     
悬崖之上美国需要改正的不仅是财政体制,还有其仰仗的极端化政治。共和党狂热的认为高税收将破坏经济,自1990年开始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就从没同意过增加税收;民主党同样不顾一切的坚持必须保证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金项目。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碰撞促成了正确的短期财政政策。美国通过刺激政策减缓了衰退,通过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当其他富裕国家采取更严厉的紧缩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刘朝晖 《证券导刊》2011,(33):17-17
伯南克并未在8月26日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明确提出将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QE3).而是承诺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以刺激经济增长.并将在9月20日联储会议上深入讨论后续刺激政策。当前美国系列经济数据发出经济复苏减弱从而需要更多政策刺激的明显信号。  相似文献   

17.
王奎 《金融博览》2011,(4):64-65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我们见证了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二次探底”忧虑忡忡,经济刺激政策淡化退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以邻为壑,欧洲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汇率问题明争暗斗,金融监管铁拳频出。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00,(12):24-26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投资、扩大出口、刺激消费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从我市的情况看,这些政策效应得到了积极体现,突出表现是储蓄存款分流明显,储蓄存款增势及人均储蓄增幅总体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19.
张瑾 《证券导刊》2009,(5):24-25
经济的惯性下滑基本结束,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市场流动性状况的改善推动市场估值中枢趋稳,股市活跃度继续提升。大盘强势格局有望延续,关注基本面出现见底迹象、估值水平良好的行业和个股。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逐渐出现复苏迹象。尤其是2004年以来复苏势头更加明显。截至3月底的九个月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20年来最高,一季度增长达4.2%,消费信心指数高达92.9。随着消费信心的增加,房地产销售升温,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干10%。就业市场也有了改善。3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0.8万,4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8.8万,失业率降至5.6%。这些迹象表明,美联储已经不再需要采用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近期面临着一定的加息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