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3年至200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盈余股价回报模型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目的在于考察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与新会计准则实施前相比,新准则实施后的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7-2012年1386个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特征最终控股股东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平滑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与上市公司的盈余平滑程度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有较低的财务报告盈余平滑程度;最终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比率与盈余平滑程度呈现U型关系;财务报告的盈余平滑程度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负相关.本文首次验证了控股股东行为对财务报告盈余平滑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中的会计稳健性作为研究切入点,检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而考察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信息均存在盈余稳健性特征,但是与新会计准则实施前相比,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盈余稳健性显著降低。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会计的盈余稳健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5—2006年会计准则变更前后为研究背景,选取全部A股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否对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会计准则实施的质量。研究得出,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通过控制亏损公司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这些证据表明,会计准则总体而言得到了恰当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常悦  李嘉璐  邓波 《现代商业》2013,(17):258-261
理论上,企业盈余稳健性与公司内部治理各因素间存在相关关系。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在近十年问盈余稳健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公司治理中的各因素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除2007年盈余稳健性突增外,十年间企业盈余稳健性以0为中心小幅波动。此外,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长两任兼职状态、财务透明度与信息披露水平、股权制衡比例与盈余稳健性不显著相关;国有持股比例、企业亏损状况与盈余稳健性成负相关;企业规模、企业总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稳健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盈余稳健性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债务期限以及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监督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债务期限方面,短期银行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都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考虑地域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银行业竞争较强的地区,长期贷款对会计盈余的监督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在银行业竞争较弱的地区,长期贷款则表现出一定的监督作用;为了控制银行业竞争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采用从短期和长期贷款比例中剔除银行业竞争因素后的残差替代短期与长期贷款比例,发现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也造成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报和2008年半年报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同时认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探究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银行业竞争加剧确实能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同时,银行业竞争加剧可通过增加企业实体投资和创新投资进一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周橙 《现代商业》2014,(20):254-256
本文以2008年到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在中国市场环境下企业破产风险、成长性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和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破产风险的大小及成长性特征将对会计盈余稳健性产生影响。企业面临的破产风险越大,盈余管理动机越强,盈余越不具有稳健性。高成长性企业则比成熟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动机弱,盈余稳健性高于同等其他条件下成熟性企业。  相似文献   

10.
会计改革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稳健性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2—200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重度量方式,包括累积应计数字变化、盈余反应好坏消息的时效性差异以及净值相对于市值持续向下偏误的程度等,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稳健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1998年起,由于会计改革与证券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稳健程度在显著增加。结果进一步揭示,我国在会计领域推行的各项会计改革与监管措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