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尔滨市农村公路建设虽然经过“十五”后三年的大力建设,但因历史原因,农村公路建设落后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到2005年底,全市尚有8500余公里通乡、通村公路没有铺装高等级路面,有818座危险桥梁亟待改造,在全市193个乡(镇)和1880个建制村中有78个乡(镇)和1480个建制村没有实现由高等级路面公路连通,特别是还有516个建制村甚太不诵公路.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公路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路面等级低。2002年至2007年修建通村公路1364公里,碎石路面1266公里,占修建通村公路的93%;柏油路87公里,占修建通村公路的6%;水泥路11公路,占修建通村公路的1%。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经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规划》提出本世纪前20年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清(水泥)路,基本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到202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约达370万公里,使农民群众出行便捷、更安全、更舒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为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中央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其中,东、中部地区实施通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4.
赵凯  王爱荣  刘家明 《活力》2007,(3):26-27
2006年,牡丹江市交通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政府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在省交通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攻坚破难,奋力前行,已完成投资4.1亿元,建设总里程1100余公里的通村公路,超出全省平均建设里程近400公里,使全市公路密度达到20余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15.4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广集博采     
交通部对农村公路建设作战略性调整 从今年起,交通部对农村公路建设作战略性调整,要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引导地方更多地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其具体行动是,今后5年至少拿出300至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搞好县乡公路的改造。此行动一方面是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全局出发.加快推进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农民就会在建设公路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多修建和改造一批农村公路,是对农民的一种实际回报.也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具体体现。为了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都要通公路,县到乡公路基本达到高级、次高级路面标准,乡到行政村公路消灭无路面状况。  相似文献   

6.
《乡镇论坛》2008,(7):5-5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方向是实现由县级公路对乡村公路直接进行常年性专业化养护,实现从机制上根本解决乡道公路养护不到位、乡村公路失养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设立乡镇公路管养中心,负责当地乡镇的乡道公路和通村公路的日常管养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前从没想过,一出家门就能走上干净整洁又宽阔的水泥路,就像做梦一样.”看着在家门前总长十几公里的沥青(水泥)路,家住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仙桥村的王阿姨高兴地感慨道.目前,上海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203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主要指乡道和村道)为7984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66.37%.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290...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十五"后期以来,福建省集中力量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用8年时间重点建设约4万公里的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实现全省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的建设目标.在此过程中,福建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模式,吸取以往农村公路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农村公路管理的"激励"政策,有力推动了福建省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衡东县交通局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为民办“八件实事”的主要工作来抓,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大力买施民心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通乡公路建设成绩突出。全县已有23个乡镇全部通上了水泥路或沥青路;特别是在国家、省、市没有通乡公路改造计划的情况下,该局迎难而上,通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省、市交通部门的支持,使岭茶至霞流、三樟至油麻、南湾至安仁、新塘至石湾四条公路(总造价855万元)成功上项,并竣工通车或即将通车;荣桓至高湖公路也被列入了国家红色旅游线改造计划,预计明年初即可动工。(二)通村公路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至11月,随州市审计局对曾都区2009至2010年通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以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流向为主线,深入到乡镇和村组,察看了部分通村公路路况,对曾都区各镇办事处通村公路建设情况,通村公路资金管理、路政管理、养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建设中大规模采用水泥砼路面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修建的路面病害较多,不少路段仅使用2~3年既出现大面积破坏.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水泥砼路面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寿命短、维修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了在干线公路上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调动了广大农民自觉修路的积极性,水泥砼路面在农村公路尤其是通村公路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势必应因势利导,结合农村公路的特点,在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同时加大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力度,以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到2005年底,我市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 5.1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543公里。其中,通乡工程三年累计完成659km,完成投资额39 701万元,新增57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养管运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十一五"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6.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9万公里,是"十五"期间新改建总里程的28倍多,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873万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和94.5%。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规划滞后,交通主管部门对行政村不通公路的底数不清 在2002年交通部组织的农村公路普查中,由于部分调查人员对行政村原有公路通与不通的概念不清,责任心不强,普查中估计判断多,以及后来形成新的行政村等原因,造成行政村不通公路里程较前次农村公路普查时增加,下达通达工程投资计划依据不准确.如:西部某地区2002年农村公路普查时上报的不通公路里程为1921.4公里,而2003年地区交通局搞农村公路规划时,发现实际不通公路里程为3658公里,漏报90.3%.  相似文献   

15.
郑启家 《民营科技》2014,(6):203-203
农村公路而言路基的建设是公路工程总非常总要的一部分,是路面的基础。路基承受由路面传来的交通荷载,是路面的支承结构物,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路基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而公路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快公路建设,确保农村的快速发展。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对农村公路整体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时,要加强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保证路基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农村公路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对农村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目前广西西部通乡油(砼)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普遍采用水泥砼路面的情况,针对施工中出现较多的质量病害以及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影响水泥砼路面质量及施工工艺的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放眼衡州大地,一条条农村公路跨越大江小河,穿梭在崇山峻岭,铺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据市交通部门统计,"十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5.1亿元,超过前二十年投资的总和; 建设通乡水泥(沥青)路663公里,新增57个乡镇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目前广西西部通乡油(砼)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普遍采用水泥砼路面的情况,针对施工中出现较多的质量病害以及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影响水泥砼路面质量及施工工艺的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活力》2007,(4):9-9
2006年以来,我们瞄准国家加快实施通达通畅工程的历史机遇,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以县城为中心,国道为骨干,形成‘一横、七射、两环’,乡乡相通、村村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力争五年规划三年完成,到2007年年末,实现全县14个乡镇、93个行政村全部互通白色公路”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蓝图,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和人大讨论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