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鲜琴 《魅力中国》2011,(4):100-100
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应当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结合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2.
赵志斌 《发展》2010,(6):133-13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胡书霞 《魅力中国》2010,(25):345-345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表现为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因此,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本文就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范西 《魅力中国》2011,(14):206-206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当今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王其彬 《魅力中国》2009,(20):272-272
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需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通过反复实践,我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7.
袁俊莲 《魅力中国》2010,(14):206-206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再创造’,即由学生把自己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或发现出来。”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探究创新过程的揭示、再现,给学生一个启迪的过程。这是创新教学的精髓所在。在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任俊英 《魅力中国》2009,(17):87-8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我认为数学课堂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造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出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向晓东 《魅力中国》2013,(20):163-163,166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复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票侄务。  相似文献   

11.
王旭 《魅力中国》2009,(36):95-9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成果。一、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某方面的解题技能,但具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12.
许秋香 《魅力中国》2010,(28):80-80
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就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张建寿 《魅力中国》2014,(22):204-204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张家家 《魅力中国》2011,(1):300-300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我们小学低段年级初入学不久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富相斌  裴英飞 《黑河学刊》2013,(10):156-157
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至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学生解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问题。其结果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死板讲授,学生机械接受,缺乏积极性互动和思考,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要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恰当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既是教改的需要,也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郭昀 《魅力中国》2014,(26):116-116
我们知道,我们美术教师就是要用美术这一艺术特质,在小学美术课堂,对小学生进行创意教学,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美术的艺术特征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加之美术本身具备创新的特点,很容易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发挥其潜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辅助者,以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去创新。  相似文献   

17.
动手实践活动既是小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为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孙海东 《发展》2020,(1):79-7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在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和个性选择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杨永强 《魅力中国》2013,(8):148-148
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教好高一数学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袁明刚 《魅力中国》2010,(16):247-247
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