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学术界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方式进行了广泛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声誉机制、政府规制和供应链管理在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搜集淘宝网上Nokia N97手机的600个交易样本,就卖家声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卖家累积的声誉值与"声誉溢价"之间存在"型关系:在声誉建立的初始阶段,声誉值增加"溢价"减少;只有当声誉值累积到一定程度,声誉效应才会显现,即随着声誉值的增加,"溢价"效应开始显现。但是声誉对价格的影响较弱。卖家获得的差评对价格有十分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网络交易中的声誉评价可能存在"噪声",从而导致声誉体系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杰 《大众商务》2022,(4):115-117
保险产品作为一种对未来发生的事件可能进行赔付的承诺,需要以出售者的高声誉为背书。而中国保险行业声誉较差已广为人知,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和保险行业的发展,所以探讨和研究中国保险行业声誉风险的形成原因和管理方法来阻止保险行业声誉进一步恶化,并且使得保险行业真正被社会公众接受,充分发挥保险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国市场发育情况与我国企业声誉建设现状,在综合国内外现有企业声誉模型和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第一手数据,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提出了一个科学的企业声誉测评指标体系。这一测评指标体系有助于解决如何度量我国企业声誉优劣程度的关键性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声誉机制在经理人激励的问题上越来越引起重视,然而国内理论界对声誉机制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探究几个声誉机制的基本模型,试图澄清一下声誉机制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评述我国的声誉机制及其转型,对一些相关观点进行讨论和辨析.  相似文献   

6.
行业声誉是社会公众对某行业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是行业竞争的有力武器;行业声誉管理是对行业声誉的创建、维护和发扬。行业声誉管理是必要的,但不同行业对行业声誉管理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行业声誉管理的主体应是行业协会;声誉载体的管理是行业声誉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声誉管理是被我国企业长期忽视的一个管理领域。文章阐述了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的必要性 ,指出了企业声誉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对如何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 ,进而实现声誉管理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递工具可以有效缓解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在线声誉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是声誉规则体系与治理对象的相互匹配、声誉治理策略与经营行为的灵活调整、声誉治理效能与用户参与的协同演进、声誉治理强度与平台发展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企业家声誉机制内涵入手,对企业家声誉机制作用机理进行了经济学及管理学两方面的分析,指出建立有效的企业家声誉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银行俘获—监管者声誉模型研究我国银行俘获行为和监管者声誉问题,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银行体系中,具有市场势力的大银行,更有动机和能力俘获金融监管者,并造成了监管者声誉的持续缺失。基于这一理论,本文多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俘获和监管者声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银行监管者不但存在被俘获的现象,而且监管者一旦选择了屈服,其强硬声誉便会丧失,从而损害监管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金融监管者声誉、约束银行俘获行为、提升金融监管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审计师声誉、融资约束与融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际"四大"事务所为高职业声誉的代表,研究了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对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聘请较高职业声誉的审计事务所,能够降低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其长期债务融资能力,且审计师职业声誉对于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博弈视角的我国C2C电子商务中诚信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C2C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为广大群众的消费购物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C2C电子商务也不可避免地在遭受诚信问题的严重困扰,从而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探求C2C电子商务中诚信问题出现的根源,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只选择单一模型的情况,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设计了三个博弈模型,并且将对这些模型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对我国C2C电子商务中诚信管理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的分析,从诚信管理机制层面提出解决诚信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银行的本质--从信誉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信誉的角度对银行的本质进行了阐释,指出银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银行在贷款业务上具有基于长期博弈的信誉,使得银行可能为低风险项目融资,而一般企业与存款者进行的是一种一次性博弈,不能或很难建立信誉,只能为高风险项目融资。银行的这一特点内生地导致银行和存款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确定性,使得存款者对银行类型的预期,即银行的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存款者的风险补偿,影响着银行的收益和对风险水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问卷法,探讨在慈善捐赠额度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声誉是否影响消费者对捐赠企业的反应(包括对捐赠企业的评价、动机归因与购买意向),以及消费者对企业捐赠动机的归因是否影响他们对企业的评价与购买意向.研究表明:企业声誉显著影响消费者对捐赠企业的反应,声誉好的企业所获得的评价、动机归因与购买意向都显著地比声誉差的企业更好.而消费者对企业捐赠动机的积极归因显著提升他们对企业的评价以及增强他们的购买意愿.该研究暗示企业应该通过持续的社会责任行动来提升其声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声誉的发行中介是否会对IPO抑价产生不同影响,在国内还缺乏经验证据。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单独考虑承销商声誉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关系时,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表现出与IPO抑价率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将承销商声誉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综合考虑时,研究发现,发行中介联合声誉与IPO抑价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发行中介声誉假说"在我国证券市场逐步产生作用,所以,促进我国发行中介构建优良声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声誉激励: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解决公务员的败德行为,声誉激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公务员声誉激励机制必须满足具有长远预期、完备的信息传播渠道等四个条件,同时根据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声誉激励失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充分发挥公务员声誉激励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银行的信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信号传递博弈分析了银行建立信誉的方式,指出建立信誉的本质是在进行信号传递,是一种博弈策略投资,这种策略投资形成了分离的博弈均衡,不同类型的银行得以互相区别,稳健的银行能够在公众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村公共品资金的监管视角,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先后使用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和KMRW声誉模型来解释基层政府声誉机制对农村公共品融资机制的影响。结论是,由于高额的监督评价成本等约束因素造成基层政府的临界贴现因子过低,导致基层政府缺乏注重声誉的激励;而声誉机制作为基层政府信守契约的隐性约束因素,对于促使基层政府保证公共品资金使用绩效,提供符合农民意愿的、高质量的农村公共品至关重要;声誉缺失可能引致农村公共品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公共品供给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