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南京入选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新华社《隙望东方周刊》等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6日在西安揭晓,杭州、成都、宁波、西安、昆明、长沙、南京、银川、南昌和长春等十大城市入选。调查内容涉及城市文明程度、赚钱机会、房价、人情味等12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14,(21):52-53
正5月23日,媒体报道称杭州开始实施楼市限降令——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除杭州外,各地政府的救市举措也纷纷出台。据媒体披露,从4月底开始,天津陆续有滨海新区差别化限购和天津放开三套住房限购的传闻传出。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已出台及传闻将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超过10个,其中明确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包括南宁、无锡、宁波、  相似文献   

3.
继南京、长沙、宿迁、沈阳、厦门、西安之后,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日前不约而同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军。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再次调整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的通知》,上调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符合条件的家庭最高可贷60万元。而相比上海更为猛烈的,是杭州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市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徐家钏 《浙江经济》2011,(16):38-39
武汉、北京、长沙、杭州、成都……一座接着一座的大城市,频频告急。暴雨之下,一座座水城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到武汉去看海”成为人们无奈之后的戏谑之语。在我国,出现内涝的城市不知有多少,很多城市每逢下雨就出现内涝,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5.
鲁璐 《杭州研究》2010,(1):46-48
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车辆的增加,“停车难”问题已日益严峻。解决好“停车难”问题,是杭州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正确认识杭州的“停车难”问题、适时出台“停车新政”的重要性、及妥善处理好“停车难”问题的几个关系、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体标 《沪港经济》2008,(12):31-32
拯救楼市 A面 事件回顾: 一夜之间,楼市重镇长三角的两大城市杭州和上海,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成交陷入“冰点”的楼市。而放眼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出手“拯救”楼市,方式各异、力度不一。这究竞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开始救市?政府究竞该不该救市?这引起了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谷惠 《产权导刊》2008,(4):19-20
发行新基金救市几乎成了今年1月底以来管理层救市的“常用药”。然而,出乎市场意料的是,发行新基金救市竟然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7,(7):54-55
“两会”前夕,上海一份《城市设摊导则》提出的“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的地方政策,被认为是彻底化解“路摊经济”的举措。此后,一些人大代表也在“两会”上提出议案,建议地方政府给守法小贩合理解禁;重庆、南京、郑州、石家庄等城市最近也传出消息,酝酿解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杭州的城市品牌,反映了杭州城市现实特点和综合优势,彰显了杭州的特色。本文从经济学的全新角度,分析了“生活品质之城”概念的产生原因及其丰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杭州如何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11,(5):42-43
一直以来,A股市场被称作“政策市”,其意指的是政策干预往往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而1994年则被许多人认为是“政策市”的元年。这一年,救市之手不断的伸向股市。与1991年的深圳救市相比,这一次的救市完全不同。首先,这是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联合行动,其级别之高,为1991年深圳救市所不能比;其二,救市的信息以新华社通稿的方式播发,各大媒体转载,其影响也并非1991年深圳的救市可比。  相似文献   

11.
6月初,从武汉市东西湖区传出消息:杭州宋城集团将在该区圈地9000亩,打造“水乡旅游城”,总投资位60亿元。……  相似文献   

12.
张磊 《杭州研究》2006,(2):33-37
近年来,杭州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世界级荣誉。2003年,国内权威机构评定杭州城市综合发展能力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六,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200个城市第六。2004年,世界银行组织评定杭州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福布斯》“2004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被评为“十佳”之首,杭州并被《瞭望》东方周刊评选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2005年3月17日公布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中,杭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第五位,排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之后。  相似文献   

13.
谌远知 《杭州研究》2009,(3):145-151
城市的同质化日益明显,每个城市都需要有自己鲜明的品牌来做宣传,提升自己。杭州选择设计城市标志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独树一帜,很富开创性。杭州城市标识(以下称杭州城标)是杭州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杭州社会发展中绽放的一朵非同寻常的“奇葩”,是一份属于杭州的特殊光荣。城市标志是杭州识别符号,是杭州最有效视觉传送手段,是杭州城市的眼睛;杭州城标是杭州城市的人格标识,是经营城市品牌和城市的信誉的载体。杭州城标的法律保护可以从取得商标专用权、特殊标志权和建立备案制度、许可使用制度等方面来实现。如何把杭州城标用好和保护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把美好的想法以最优的面貌运用到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当申请加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新特区”)的呼声不断从各地传出之际,已在城市群、区域一体化、重点经济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的长株潭(指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此时却风平浪静:既无政府的主要领导出来表态,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极其有限。然而,湖南是否是在暗中发力、只做不说,以图最后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15.
受国内紧缩政策和美国次贷危机一再扩散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业在2007年10月份以后,呈现逐波走低、由繁荣进入调整的变化走势,许多地区商品房交易呈现“价量齐跌”的局面,由于商品房大量滞销、资金周转不灵导致房地产开放商感觉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始于2003年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与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衰落对整体经济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正是基于此种考虑,许多人提出中国政府应对房地产业予以“救市”扶助,更有人提出,美国政府面对金融和房地产业危机连续几次、多方位出台救市政策,“救市”资金多达一万多亿美元,中国政府不能对国内房地产业的低潮无动于衷。对此,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业不宜轻言“救市”。本文作者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业不宜轻言“救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会展业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确立,为杭州会展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活力,为杭州会展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杭州会展业所拥有的优势及杭州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龚读法 《中国报道》2013,(11):78-78
临安位于杭州西30公里处,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慢生活旅游名城”、“浙江养生福地”等“金名片”。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为主导产品的临安旅游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健康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杭州“数字城管”体系于2006年3月建成运行。3年多来,以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推动了杭州城市管理绩效的提高。本文在对杭州“数字城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城管”体系制度创新的意义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杭州研究》2003,(1):6-8,31
“十五”期间,是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杭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创建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做好杭州的外宣工作,对于提高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树立杭州的国际新形象,为杭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6月28日召开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长沙大河西路网建设将按“人车分形,交通便捷”的要求,三年内建成“六纵、六横”12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