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4月29日随着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股市开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然而由于财政部还没有出台任何与这次改革相关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因此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引起会计界各方人士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探讨股权分置改革中给付对价的会计处理,提出我们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吸收了理论界和市场人士对相关方案设计的成果,并在可操作性上有新的突破,但国家对股改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尚未给出明确规定。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股权分置涉及到的相关会计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严重瓶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本文对市盈率模型的估价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此方法对相关公司的非流通股进行了估价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掀起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浪潮,这对公司治理的完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追溯了股权分置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治理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股权分置后有关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措施,以希望当前上市公司抓住股权分置改革这个契机,努力拓宽公司治理的路径,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的上市公司陆续都要实现全流通,过去一直困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的制度性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文从全流通时代实施管理层激励必要性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拟结合股权分置改革的新形势对股权激励机制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本文在回顾了股改历程之后,对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展望了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7.
权证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股指长达四年的持续下跌,股权分置问题已充分暴露出来,中国证监会着手开展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指仍没有上升的趋势,本文探讨了权证这一支付对价的新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运用及其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江苏商业会计》2006,(1):I0009-I0011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件,我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和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所能发生的变化,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股权分置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法律问题,深入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在功能、规则、行为、理念和监管等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贸财会》2006,(1):63-64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文件,我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目标的重新定位分析及对本次股权分置改革主要方案的比较,笔者对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将可能取得的成果及可能会遗留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针对多种可能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应从是否改革、如何改革等问题转到改革后我国控制权市场如何健康发展、控制权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能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等问题上来.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低效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从股东所有者结构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得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流动性低等特征.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这些不合理特征正在逐步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严重瓶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本文对市盈率模型的估价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此方法对相关公司的非流通股进行了估价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国喜 《财贸经济》2005,(9):72-74,82
国有股、法人股与公众股之间巨大的持股成本差异是造成我国股票市场股权不平等的根源,也是导致股权分置问题难以根本解决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最好的补救办法之一就是对国有股、法人股进行缩股.本文在分析国有股和法人股缩股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吉林敖东缩股方案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和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作为控股股东的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一现象能否得到改善呢?从博弈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其改善程度则主要依靠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度和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程度。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现行股权分置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一种现象,它是中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建康地发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法理基础是要充分考虑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的对价补偿.从目前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情形来看,对流通股东进行对价补偿的方案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对价的标准如何来确定,是否遵循了历史成本和预期利益损失原则,至于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案最好,则应区别不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选择,绝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股指长达四年的持续下跌,股权分置问题已充分暴露出来,中国证监会着手开展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指仍没有上升的趋势,本文探讨了权证这一支付对价的新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运用及其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陈政 《市场论坛》2008,(8):34-36
股权分置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难题,也对上市企业治理与发展造成影响。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股权分置问题得以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上市公司治理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