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活化方法对钢渣、矿渣及粉煤灰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物理活化方法对钢渣、矿渣、粉煤灰的细度及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矿渣、粉煤灰易磨性好,碳钢渣较难磨细,不锈钢渣在粉磨过程中易团聚,需要分散才能继续提高其比表面积;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钢渣、矿渣及粉煤灰活性在前2小时,活性的增加幅度较大;矿渣、粉煤灰活性较好,不锈钢渣和碳钢渣的活性很低;在不锈钢渣中复掺矿渣和粉煤灰可改善活性,提高钢渣粉磨效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碳素尾渣的粒度分布、可磨性和掺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粒度逐渐变细,粒度≤150目的比例逐渐升高,粉磨时间由60 s升到100多s过程粒度变化比较明显,由100 s升到140 s粒度变化不明显.与其它原料(如高炉水渣)相比,碳钢渣较难磨细.将水渣超细粉、钢渣粉配入混凝土后进行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钢渣粉可替代部分水泥,随着钢渣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冶京冶考察团前往法国法孚集团公司及其在德国的渣粉生产厂进行考察,并与FCB公司签订了卧式辊磨、TSV选粉机在国内冶金行业独家代理协议。中国京冶自主研发的钢渣微粉技术符合国家环保国策,该技术是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实现钢渣“零排放”及高价值利用的主要途径,得到国内钢铁企业的普遍认可。中国京;台与法国FCB签订的该协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AOD不锈钢渣的粉化机理,并通过添加石英砂调整渣碱度和添加硼砂渣改性处理对抑制AOD不锈钢冷却过程中的粉化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认为,2Ca O·Si O2相由α'-C2S相向γ-C2S相的转变,是不锈钢渣冷却过程中导致粉化、扬尘的主要原因。通过添加石英砂将AOD渣碱度由2.0调整到1.5以下,可以抑制AOD不锈钢渣的粉化。该方法成本低,但配加量需达15%,加大了工业化难度;采用配加微量硼砂的改性方式,不仅可有效地抑制AOD不锈钢渣粉化、扬尘,而且加入量仅为0.5%~0.8%,便于实现工业化,但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5.
高钙含钒转炉钢渣提钒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舍钒转炉钢渣中提钒主要采用单渣返回、矿热妒冶炼、水法提钒和碳热还原法等工艺,利用这些工艺实现了废弃钢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湘钢钢渣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钢渣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能源,还可减少排渣占地和对环境的污染。可以说,钢渣的综合利用对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湘钢钢渣综合开发利用现状1.1钢渣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湘钢渣钢回收加工厂依靠科技创新,在钢渣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1.1渣场改造逐步完善。首先,投资300万元对钢渣场6号、7号两条翻渣铁路整体道床进行护坡改造,使其具备了200万吨以上规模的安全排渣能力;其次,将钢渣场原来近800米的环形渣道建成高等级水…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锈钢尾渣、粉煤灰制备微晶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不锈钢尾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浇注法制备以透辉石、硅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工艺,并通过软熔区间测定、热分析、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微晶玻璃的熔化温度、晶化温度及晶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以不锈钢尾渣为主要原料,用浇注法制备微晶玻璃是完全可行的,为不锈钢尾渣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再生微粉是建筑垃圾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具有潜在的活性,其活性激发是提高再生利用效率的关键。为探索再生微粉用于软土固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再生微粉掺入土中并加入氢氧化钙作为激发剂,按不同的龄期进行养护。其间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不同掺量、不同龄期下再生微粉固化土强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激发剂后再生微粉固化土抗压强度较单纯加入再生微粉有了提升,并且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盐水和焦化废水用于热闷后其中的有害离子对钢渣粉成分及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热闷过程和水中有害离子浓缩富集的方法,确定高盐水和焦化废水中的氯离子是主要影响因素,并找出试验用含盐废水用于钢渣热闷时的氯离子浓度限值为0.65%,为钢厂高含盐废水回用于钢渣热闷、实现以废治废提供数据支持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钢渣和粉煤灰虽然是工业废料,但经过正确处理的钢渣具备成为优良的道路工程集料的特性。选择成本效益高、原材料丰富的工业废弃物(如钢渣、粉煤灰等)循环再生方式,实现钢工业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实现钢铁煤炭行业与公路行业绿色循环核心理念的重要手段。本文拟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常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4.6%,掺钢渣粉煤灰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6.7%。同时,对试件进行路用冻融劈裂性能试验,评估掺钢渣粉煤灰沥青混合料路面在低温情况下的抗裂性能,以期为混合料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转炉钢渣的弱磁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宝钢滚筒渣的矿物形貌、组成与结构特点,实验分析了试验用磁铁的磁场强度分布并研究了在不同磁场条件下滚筒渣的磁选效果。由结果可知,在低梯度弱磁场条件下,可对滚筒渣中铁粒、FeO、CaO进行有效分选;Fe2O3、CxAF、MgO和P、Mn、Al等弱磁性组元矿物解离度偏小,或与强磁性矿物连生,难以分选;钢渣矿物相组成中,纯铁相、RO相、铁方镁石相磁性较高,而铁酸钙相、方镁石相和硅酸二钙相为弱磁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粒化高炉矿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生产建筑胶凝材料分析了复合激发剂对电石渣/矿渣建筑胶凝材料(CMSC)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电石渣取代率在10%~15%,复合激发剂掺量约2%时对矿渣的激发效果最好。对在复合激发剂下的CMSC进行了XRD和SEM微观分析,并对其水化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刘聪颖  王伯昕 《中国经贸》2014,(24):121-122
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冶金、煤炭和火力发电等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其中,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钢铁冶金渣,包括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化铁炉渣和含铁尘泥等,其中高炉渣和钢渣的含量占80%以上。钢铁冶金渣的重量和体积都超出金属的许多倍,按重量计约为3-5倍、按体积计约为8-10倍。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炼金铝矾土废渣的利用澳大利亚研究了用铝矾土废渣作金氰化的PH调节剂的有效性。这种红色的废渣对于调节金矿浆的PH是有效的.红渣中的任何金容易用重力分离法富集,并与金矿中的金一道回收。对氰化浸出液进行了碳的活性试验.以确定由铝矾土废渣中的有机物引...  相似文献   

15.
“弃之无地,用之无方”的钢渣,在马鞍山钢铁公司钢研所高级工程师李文祥的“呼风唤雨”下,将成为倍受青睐的有用之物,新工艺的研制成功为废钢渣找到了良好的归宿。这项名为“转炉钢渣风碎粒化工艺”的专利新技术,只需把液态的红渣倒在装钢渣的中间包内,通过一短溜槽流到粒化器前,经高速空气一吹,颇时渣雨四射如霞,  相似文献   

16.
高炉渣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炉渣制作新型墙体材料,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对我国高炉渣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对酒钢高炉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活性和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为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开展了利用高炉渣制作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新型节能复合砌块的半工业化试验研究.研制开发的断热节能复合砌块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冶炼企业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贫化电炉+PS转炉主工艺中各工序铜冶炼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文查清了水淬渣、转炉渣和转炉底渣中的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试验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混选生产工艺有利于提高铜的回收率,实现水淬渣中有价金属的资源化,综合回收率提高至少0.3%,增加边际效益1 200~1 400万元/a。  相似文献   

18.
谈谈钢铁渣肥料开发生产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铁企业是固体废弃物产生大户 ,一个年产钢 2 0 0万吨的企业 ,钢铁渣产生量有几十万吨。今年以来钢企所在地政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 ,严禁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向企业外转移、排放 ,因而 ,钢铁企业钢铁渣利用率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所以将钢铁渣利用率提高到 10 0 %标准 ,不单是企业管理的目标 ,还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钢渣主要用于炼铁烧结矿原料、生产钢渣水泥、配烧水泥熟料、用作道路基层材料、做砖和砌块等综合利用项目 ,对于“用富磷热金属炼钢”含磷量高出 4 %以上的碱性钢渣 ,是很难达到质量标准的 ,用户肯定不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钢渣的乙酸浸出液为试验原料,采用碳酸化方式对CO2进行固定,同时再生部分乙酸。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8.0,固碳温度为55℃,转化时间为3 h,CO2流量为5 mL/min时,碳酸化转化率最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a转化率达98.38%,Mg转化率为23.61%,固碳后液循环浸出钢渣,可节约37.78%乙酸,固碳产物的主要成分为CaCO3,品位为96.88%。该工艺成本低,试剂消耗少,具有一定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浅谈钢渣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每年钢渣产量近1亿t,因体积不稳定、磷、硫杂质含量高、磨细能耗大等原因,目前利用渠道狭窄,综合利用率较低。介绍了钢渣热态处理、冷态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国内外进展,认为钢渣处理和利用应跳出消纳处置的常规模式,形成融环保、节能、资源化于一体的技术。未来钢渣处理和综合利用方向,应围绕短流程清洁化处理工艺、高效节能粉磨、钢渣稳定化、熔渣干式粒化、熔渣直接产品化和冶金回用等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