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结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开展修复后污染土壤制烧结砖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研究其二次污染排放监测及控制措施。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可以限制重金属的转移,修复后污染土壤用于制烧结砖,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影响,且成品砖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特点,然后系统阐述了不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概念及原理,并对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不足和适用性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发展展望,希望切实提升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投资少、不破坏场地结构、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重建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土壤重金属来源形态、重金属植物修复模式、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归纳与总结,为更好地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造成大量土地无法使用,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应作为我国修复污染土壤的重点对象。本文从修复技术与场地保护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问题。人们应顺应绿色与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选择最科学、经济的重金属污染地土壤修复技术,以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矿山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目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比较多,研究和实践的成果零星分布,没有进行大数据分析.本文综述了当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并对未来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也具有很大的毒性,容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累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社会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以及污染的修复技术水平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持久性、不可降解性、高毒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生物炭含有大量的孔隙、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活性基团,对于原位修复土壤中重金属具有效果好、成本低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本文主要从生物炭对单一与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以及生物炭的物化性质对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应的影响三个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几年关于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方向及侧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必须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对锌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试验,然后开展修复效果评价。经实践验证,土壤中锌浸出量远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Ⅲ类标准限值,达到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化工行业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较广,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富集和扩散,其会通过农产品等介质进入食物链,继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种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优点,并结合实际应用,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引导人们科学地选择和应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生物炭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以及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CEC)等性质,对环境中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生物炭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探讨了秸秆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钝化材料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今后应该加强研究,开展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评价,以达到保障粮食安全和固体废物合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各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改善我国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重金属来源广泛,一旦含量超标,就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首先分析了多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然后重点探讨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植物挥发、植物固定、根际圈生物降解等方法。根据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笔者进一步阐明了植物修复技术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本文将常规物理阻隔修复与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相结合,对小秦岭矿区内含多种重金属的污染土壤进行了隔离修复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将熟石灰、坡缕石、细沙和黄土按一定体积比制成的隔离层,铺设于污染土壤与种植土层之间可有效降低种植作物与种植土内Hg、Pb和Cd等含量;2~#实验采用的隔离层相对于1~#实验隔离层能更好阻隔Hg、Pb和Cd从矿渣层向种植土内迁移,说明在隔离层材料配比中适当提高熟石灰的比例能够更有效阻隔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向上部干净土壤中迁移;在污染土壤上部铺设由黄土、细沙、熟石灰和坡缕石混合配比制成隔离层能够显著阻隔污染土壤中Hg、Pb和Cd向上部干净土壤中迁移,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采取隔离修复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面源污染却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在所有的修复方案中,生物法因其成本低、效果显著、可持续性等特点而有较大优势,应用日趋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及其机制,同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环境矿物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修复环境功能的矿物材料,其已被广泛应用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中。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有效替代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修复方法。本文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况,说明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论述了重金属的分布和来源特征,分析了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的现状和特性。  相似文献   

16.
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剂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土壤改良后的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内容。综述了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严重,氯溶剂、苯、持久性有毒物质、多环芳烃等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较普遍的土壤现状,介绍了污染土壤多种修复技术,并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相关前沿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污染土壤修复以及在该领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邹文虎  张静 《魅力中国》2013,(28):137-137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同水、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程度逐渐上升。因此本文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矿区内含Hg、Pb和Cd的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治理,采用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对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进行了菠菜种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活性炭和熟石灰等材料组成的隔离层对污染土壤中的Hg和Pb具有较好的吸附阻隔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它们向上部种植土层的迁移,但是该种隔离层对污染土壤中Cd的吸附阻隔效果不佳。因此,对于含Cd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隔离修复,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为因素是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成因。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差,滞留时间较长,受重金属污染的大多数微生物不仅难以降解,还会通过水、植物等介质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有必要探讨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后期修复提供理论、方法支撑,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