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考察了新疆的四类能源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薪柴资源、牲畜粪便资源和城市生活垃圾,在对新疆能源生物质资源总量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多种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新疆能源生物质资源储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另一方面,新疆各主要地区的能源生物质资源量的人均占有量和空间分布密度不均匀,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热解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该项目通过热化学方法,利用热解气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并以农村自然村为单元,以管网输配的方式向居民集中供应炊事燃气。该技术成功地将玉米秸、棉秸、麦秸及其它生物质原料转换成低热值为5MJ/M3的可燃气体、气化效率为75%;可使农村能源利用率由传统柴灶的15%-20%提高到35%,对合理利用祖国大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改变农村燃料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高效配套技术该技术以玉米芯为主料,原料不经高温堆积发酵、石灰水…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6~8亿吨,拥有量居世界首位,约占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的一半。而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秸秆产量不断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的高效循环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它将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文章就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农作物秸秆利用财务研究进行了探讨,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同时为政府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1、背景技术我国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为主。大粮食产业理论认为:粮食作物由果实和秸秆两部分组成,人类食用的果实,只是农作物重量的20%,其余80%的秸秆都不能食用;因此,水稻秸秆资源是十分丰富的。目前,水稻秸秆利用率十分低,大部分处理方法是通过焚烧还与田;有些虽然是粉碎还田,但是这样的利用率是相当低的,很多有机物质都随之流失,而且还给后插种植带来很多麻烦;也  相似文献   

5.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生物质废弃物,主要以秸秆为主,只要有60%的秸秆能够用于气化,产生的可燃气就可供农村一般生活所需。如果考虑粮食生产副产品、林业废弃物和其他工业废弃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市场潜力将更大。安徽省芜湖市秸秆生物质干馏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是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它的功能定位是环保和节能,针对的客户对象是芜湖市三山区联群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该项目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建设为基础,分析了目前的运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政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制备条件对制成的生物质炭产率和养分特性的影响,本文选用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不同作物的秸秆作为制备生物质炭的原材料,在马弗炉内经不同温度(300℃-C1、400℃-C2、500℃-C3、600℃-C4、700℃-C5)高温炭化形成生物质炭,分析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生物质炭的pH、电导率、生物质炭产率和养分特性,包括水溶性钾、全氮、有机质等。结果表明,5种不同处理下,三种作物秸秆生物质炭的pH均为碱性,pH、电导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三种作物秸秆生物质炭产率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且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产率受炭化温度影响较大;炭化温度较高时,玉米秸秆的生物质炭产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作物。三种作物秸秆生物质炭的水溶性钾含量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500℃~600℃之间水溶性钾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而全氮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对我国能源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稻壳等)、林业废弃物(废弃木料、木屑等)、动物油脂、制糖业和造纸业蔗渣等。其资源丰富,全世界年产量达2200亿吨干物质,我国仅农林废弃物资源每年即可达10亿吨。生物质中的硫、氮和矿物质的含量较低,含硫量一般低于0.2%,含氮量不超过0.5%,且燃烧后产生的CO2能被植物循环利用,CO2的净排放量为零,是典型的绿色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本文简述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及营养价值、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和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利用率及营养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丰富,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6~7亿t,约合3.5亿t标准煤,扣除各种利用,每年尚有4.0亿多t未得到利用而被废弃;森林和林业剩余物相当于2~3亿t标准煤。因而科学开发应用生物质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Biomass)是一切能够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生物质固废是人类在利用生物质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它本质上仍然属于生物质。我国生物质固废的主要特点为量大、分布广、利用率低、开发潜力大以及环境治理迫切度高。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及环境污染逐渐严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需要尽快发展。本文从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材料化四个方面对生物质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论述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了各类生物质利用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河北经济研究》2004,(12):13-14
永年县作为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的农业大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禁烧工作同秸秆综合利用紧密结合,把禁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转移到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上来,使当地的秸秆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不仅使禁烧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发展了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成为永年经济领域内又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秸秆的产量不断增加,污染日益严重,利用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有效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许多地区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可供工业利用,我国利用秸秆资源进行生物能源的研究虽然已呈现出新的趋势,但是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仍不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对于农村来说,如果秸秆能有效综合利用并兼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那么农村整体农业的发展与成长潜力将是巨大的。本文从技术上探讨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路径,提出了生态经济视角下协同发展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环绕北京、天津的河北省正在推广一项生物质燃料技术,用秸秆做燃料替代燃煤,以期为空气污染治理及燃煤减量作贡献。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已经成为第一个"告别煤炭"的村庄——全村119户农家用上了生物质燃料炉具,燃料全用秸秆加工制造,不仅高效节约,还彻底替代了燃煤,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生物质能分布广泛、产量丰富,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发展潜力巨大。农业生物质能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都是重要的农业生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农林废弃物,现有技术对这些农林生物质材料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然而,生物质材料的"防火、防虫、防腐"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严重阻碍生物质材料转化为生物质建材。本文针对生物质材料的"三防"问题,研制出一种防火液。最后,将上述材料制备成生物质墙板,制备的墙板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隔声、防虫效果。因此,本文论述研制的防火液为发展生物质建材提供新思路,进而实现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生物质能分布广泛、产量丰富.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发展潜力巨大。农业生物质能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都是重要的农业生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曹明崇 《发展》2011,(10):102-103
2010年,全省秸秆饲料资源总量1790万吨(风干重),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850万吨,利用率为4750%,主要以玉米、小麦秸秆为主,占利用量的77.38%。拥有各类青贮设备10万余台、窖池670万m^3,年投入各类资金近2亿元。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和秸秆产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8.
森林中蕴藏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因其可再生性、绿色洁净、存量丰富、分布广泛以及二氧化碳零排放等诸多优点,成为世界公认的既能改变能源资源供应结构,又利于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选择。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资源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提出了从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能源供应产业链和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四方面推动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阜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有180万亩农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不到20%。如何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尽快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是县委、县政府正在探寻的问题。近日,我们老促会带着这个问题,对本县大禹草制品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力求通过典型解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能源经济与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作物秸秆资源属于一种绿色资源,如何提升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存在不少问题。对此,笔者展开具体分析,提出了提升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