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主体的规定很不明确。《产品质量法》规定“受害人”为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生产者、销售者”为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但没有对“受害人”、“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范围具体地界定,这对于保护缺陷产品的受害者是很不利的。应完善我国在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责任主体制度方面的法律缺陷,明确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2.
法律定位 港澳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个地方行政区,不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但它们作为单独关税区,却可以成为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关系的主体。 根据国际法理论,国际法主体是指: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有能力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其最主要特征表现为:能够对外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国际条约,并承受国际条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在中国境内,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只有一个,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香港问题,“九七”前,作为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地区,香港  相似文献   

3.
孙道云 《商》2012,(21):154-154
企业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企业享有不同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微型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产权关系单一,在市场竞争微型企业也处于弱势地位,立法和法律适用应当有一定的特殊性。明晰微型企业相关权利是基础保护和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拍卖的“中止”,只是暂停一下拍卖程序。它的发生是在拍卖过程中产生的,“中止”拍卖,其法律关系还是继续存在,权利和义务关系并未终结。 在拍卖场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拍卖过程中发生某些新的特殊情况,对已经正在行使拍卖活动时效期依法加以适当延长.对拍卖活动宣布“中止”.这是符合法律规定且也是一种正常的拍卖行为。  相似文献   

5.
《科技转让集锦》2008,(2):90-91
公立高校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它分别以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身份与学生发生不同的法律关系。但由于其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错位和越位导致与学生的纠纷和诉讼增多等现象。因此,要科学界定高校、学生的法律地位及法律关系,保障双方权利、实现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是环境主体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的法律权利。其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客体是整体的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其内容是指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其中程序性环境权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环境请求权等;其在性质上是一种宪法基本权利,具有宪法位阶,是第三代人权;环境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一项新兴的社会权,是社会国家理念在当代的新展开。  相似文献   

7.
浅论内部审计的法律关系赵保卿内部审计法律关系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受法律规范调整的审计权利和义国关系。一、内部富计达律学系的构成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部审计法律关系也不例外。1.内部审计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电子认证是一种信用服务,是对电子签名的证明。电子认证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于认证服务合同产生,各方当事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电子认证法律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9.
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权与商业秘密是权利与权利客体的关系,它与以专利为代表的传统知识产权相比较,在权利主体、客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方面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对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应秉承维护商业道德、促进技术进步的宗旨,构建起一个"投入——回报——激励"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合同是确立各方义务和权利以及解决纠纷的法律依据.因此合同具有措辞准确、结构严谨、格式规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府、拆迁人、被拆迁人三方的法律关系入手,分析三方在房屋拆迁中的利益以及现实中表现出的法律关系,提出拆迁各方正确处理自己在拆迁中的法律地位,依法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房屋拆迁矛盾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世界经济法律统一的趋势,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三类客体应统一为“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3.
强制性规范普遍存在于各个部门法之中,它是对主体要求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强制性适用的规则,因为所处部门法的不同强制性规范也会随即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异同。就商法和经济法而言,由于调整对象上的商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不同.强制性规范在适用的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本文即从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对象入手,试图简要分析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谈了拍卖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及内容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里,“公民”一般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辞海》)“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连锁与特许》2006,(9):49-49
加盟合同是连锁双方未来合作的基础,它规范了总部与加盟店权利与义务的长期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7.
李廷彬 《致富时代》2011,(8):203-203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指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我国公民的义务是指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于陶 《商》2014,(2):265-265,238
税收关系国计民生,纳税人作为税收关系的重要主体,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应当享有相应的权利。纳税人权利是指纳税人因纳税或者可能纳税而依法享有的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权利。受“纳税人只有纳税义务”的影响以及我国司法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我国对纳税人权利的司法保障不足。唯有扩大税务诉讼受案范围、在税务诉讼中引入调解和简易程序、加快税务诉讼审判工作的专业性建设,方能从司法程序上加强对我国纳税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无效技术合同,是指当事人所确立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违反法律、法规,应当依法宣布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技术合同。 无效技术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即合同一经宣布无效,视其法律效力自始便未发生。 按照技术合同违法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无效技术合同分为全部无效技术合同和部分无效技术合同。合同所设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本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属于全部无效技术合同;合同的部分条款即部分权利与义务关系违反法律、法规,不影响其余部分效力的,为部分无效技术合同。部分无效技术合同在宣布部分条款无效以后,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20.
张洪娜 《商》2013,(1):147-147
随着人类文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辩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发生了些许改观,由之前没有诉讼权利自由的客体,转变为能为自己主张伸张正义、维护自己权利的诉讼主体。一些司法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刑事法律制度,目的在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这些比较成熟的制度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法律赋予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向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