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泰岩 《经济纵横》1996,(5):52-56,51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黄泰岩在美国的农业经济中,农业合作社组织十分发达,并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认为,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开创了美国农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一、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就其制度形式而言,是农场主自愿参加组...  相似文献   

2.
杜建芳 《经济论坛》2002,(11):48-48
河北是农业大省,河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河北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河北农业与全国农业一样,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九十年代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而今,面对世界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WTO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河北农业再次腾飞,实现河北农业跨越式发展,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河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当前,应抓住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相对有余的时机,综合治理河北的山、水、田、林、路,各…  相似文献   

3.
张和 《经济论坛》1997,(9):24-24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张和在唐山市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大搞以山、海、沙、洼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了农业超常规发展。“八五”期间,全市农业产值以每年146%的速度递增。近几年,我们又适...  相似文献   

4.
本在对特色农业概念给予界定的同时,还阐述了特色农业作用、意义,并结合怀化地区的资源条件提出了怀化发展特色农业的六种主要模式.最后,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选择阐明了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允杰 《经济论坛》2001,(20):24-25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所赖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国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仅为世…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浪潮的跌起,哈尔滨市农业精品在农业综合开发小区中应运而生,它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商品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体现了农业综合开发小区适应时代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晨 《经济学家》2002,(3):77-82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过剩。收入目标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转向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因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研究农业生产力就必须选择生态经济农业,生态经济农业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一门学科,宏观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对生态经济农业内涵作了介绍,提出发展生态经济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现存问题的政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经营体制实行重大变革的前提下,科技在我国农业中的作用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良种的开发、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使我国农业产出不断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可是近几年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在减弱,农业科技成果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现存主要问题的指标化描述和对其根源的系统性分析,进行相关的政策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史贤华 《经济师》1996,(5):37-37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史贤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农业经济的逐步发展。农业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存在已成为客观现实。当前我国农业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属于劳动力相对过剩,即相对于生产资料来说,劳动力显得过多了。本文旨在对农业剩余劳动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