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大田表层(0~5cm)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CK)、秸秆焚烧还田(SA)、秸秆粉碎还田(SC)、秸秆高留茬还田(SH)。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SC、SH)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成熟期相比CK提高幅度分别为0.5%~5.3%、2.6%~9.5%、4.5%~18.9%;秸秆焚烧还田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各时期分别比CK降低8.9%、14.7%、8.5%。对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各处理表现为SCSHSACK,经过玉米生育期,三种还田处理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24.5%~53.9%、24.6%~70.9%。玉米生育期内,SA、SC、SH的速效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相比CK的增加幅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SC的硝态氮含量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高于其他处理,铵态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高于其他处理;SA的硝态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高于其他处理,铵态氮含量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高于其他处理;经过玉米生育期,三种还田处理的硝态氮、铵态氮分别比CK提高了9.4%~57.2%,10.5%~50.2%。综合各项指标,秸秆粉碎还田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积累有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魏恒 《魅力中国》2011,(10):269-269
秸秆是农业废弃物,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42%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30%作为农用燃料,8%作工业或其他用途。然而,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碳、氮、磷、钾、钙、镁、硫、硅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含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因此,我们应把着眼点集中在利用秸秆发展动物饲料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对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下土壤肥力的影响,本试验于2007~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海伦生态实验站开展田间定点试验,选择该地区典型性的土壤类型—黑土为研究对象,以大豆和玉米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研究了无肥(CK)、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3种处理对土壤耕层(0~20cm)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与2007年初期土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CK处理、NPK处理和初始土壤相比,NPK+S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总磷含量,同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8.44%、119.91%和10.03%,提升作用显著。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不仅能提高黑土有机质含量,还能明显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对黑土肥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冬季防治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长期的大敌。它不仅繁殖快,每年2~3代,而且危害时间长,不论是春播玉米,还是夏播玉米均会遭危害。可采取以下办法防治:一、对有玉米螟害虫的玉米秸秆,要及时清除进行集中烧毁,以杀死越冬虫、蛹。二、用于还田的玉米秸秆,要用铡刀铡...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和鸡粪混贮,可以生产质量较高的反刍动物饲料。这个途径改善了玉米秸青贮的发酵特性和产品品质,增加了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在减少资源浪费、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国内外现状,讨论了秸秆还田、生物质能转化、秸秆制酒精、秸秆制造人造蛋白及秸秆制人造板等技术的发展。针对秸秆在生态农业中利用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我国秸秆的利用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重要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的大问题。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等等,都要求解决减少化肥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传统上农作物秸秆是农村生活燃料与大牲畜粗饲料的主要来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年生产农作物秸秆量约6亿吨左右,其中,30%左右作农户薪柴或田间直接烧掉,约35%用作大牲畜饲料,25%左右用于直接还田、沤肥还田,其他…  相似文献   

8.
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的途径.改单一技术为综合高效利用的途径是我国作物秸秆利用的方向所在;紧跟国际秸秆利用的步伐,努力开拓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生物技术下大力气研究开发秸秆高效分解转化的菌类和其配套的生产技术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改秸秆直接还田为发酵还田、过腹还田、分离加工还田等综合还田新技术,提高作物秸秆还田的效率,这是秸秆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秸杆燃烧引起了严重的季节性大气污染,而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用作饲料、秸秆制气等方法加以利用,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又避免了露天燃烧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萍,陕西户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她依靠科学技术在荒芜的河滩上建起了生态产业园,实现了自己的绿色农业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响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并计算秸秆还田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以期对其他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符合当下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顺应自然资源向再生资源无污染过渡的趋势,摒弃二次污染,从耕地固碳的视角出发,能够直观的反映碳排总量,通过计算分析可得还田过程将碳源合理转化为碳汇,为耕地带来多重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较成熟用于解决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先进技术有10多种,这主要包括秸秆还田、青贮、氨化、压块、打捆、制板、气化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不同还田材料在废弃宅基地土壤复垦中的熟化效果,研究了添加粉煤灰、有机肥和熟化剂三种还田材料后土壤电导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续种植三季后施用有机肥处理耕作层土壤的保水性较其它两种处理有所提升,电导率下降较多,深层土壤电导率增大,能够减少次生盐渍化风险。不同还田材料的作物产量存在差异,与其它两种还田材料相比,施用有机肥能够较好的熟化废弃宅基地复垦土壤,促进冬小麦及玉米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最近,秦都区王家村等四个村的群众都在兴奋地谈论着一个话题:咱农民不久也将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方便卫生的“天然气”啦!原来这四个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主体已竣工,试点火取得成功。秦都区位于咸阳市西部,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0千米,西宝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近几年每到春秋收获耕种期,农民大量焚烧秸秆,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前不久,秦都区多方努力,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项目,这项“蓝天工程”把农民废弃的秸秆回收,集中加工处理产生可燃烧气体,净化后供群众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以农作物秸秆、水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生产轻质非承重建筑板材,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该方法能大量利用秸秆等,是治理农业废弃物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碳氮比对猪粪-玉米秸秆混合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猪粪与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了碳氮比对猪粪-玉米秸秆混合堆肥的影响,比较堆肥过程中堆体各项指标的差异,根据T值和种子发芽指数进一步评价腐熟度,结果表明,C/N值为20时处理腐熟效果最好。堆肥结束后,猪粪-玉米秸秆混合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但均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12)标准限量要求,可以作为肥料施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酶水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工业使用的两种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并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温度、pH值、加酶量、底物浓度、及酶解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的影响,以探求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是一篇大文章.国外具有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丹麦用秸秆发电打造“黄金圈”,美国用秸秆造酒开发生物能源,加拿大秸秆还田保持提升土壤肥力,日本用秸秆造肥和开发未来能源.秸秆综合利用有七大技术,秸秆收集处理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技术、秸秆炭化与活化技术、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利用技术.七大技术催生新的产业型态,变废为宝,动力来自观念的更新;变废为宝,助力来自政策的扶持;变废为宝,协力来自业界的联手.  相似文献   

20.
徐志茹 《发展》2015,(1):97-98
绿色经营是指农产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下,把自身利益同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户县葡萄产业是户县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本文通过分析户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行绿色经营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促进户县葡萄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