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低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低碳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低碳旅游的内涵是什幺?作为整个旅游活动中重要环节的旅游景区应如何适应游客新的需求,彰显景区社会责任,打连"低碳景区",实现景区长远发展?为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初步介绍了低碳、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春发 《经济论坛》2011,(7):149-151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国民经济必须转变原有增长方式,实现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转型升级。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同时,旅游业本身还有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本文结合金华市案例,进一步探讨了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新的发展模式,并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作为支撑,对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消费方式进行了革新。本文在分析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点后,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评价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必然与低碳社会相关联,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加速发展,低碳社会也随之发展。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低碳社会的研究背景,界定了低碳社会的内涵。从低碳社会的概念出发,以浙江省为例,从宏观视角构建能够客观反映低碳社会各个发展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体系包括社会消费系统、产业能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支撑系统,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进行权重划分。收集2003-2008年浙江省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浙江省近6年的低碳社会建设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找出浙江省在低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不足。并从政府,消费者,企业各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颜琪  陈小连 《经济地理》2011,31(4):686-689
旅游目的地是低碳旅游发展必须依托的空间载体,在充分吸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进行了解读,并从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以及其涵盖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吉林省最大的湿地保留地,而且还是鸟类的天然公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但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地处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镇赉县被列为中国贫困县,因此,使之成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矛盾的典型代表。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低碳旅游扶贫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分析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开展低碳旅游拥有的优势,以及利用低碳经济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开展低碳旅游扶贫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适合我国低碳发展的评价模型,并结合湖南省低碳发展的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湖南省2002~2011年十年间的低碳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然后,针对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低碳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湖南省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军  周琳  李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65-167
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低碳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事实依据。首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以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社会支撑和环境支撑5个指标全面反映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情况;然后,根据德尔菲法综合确定指标层的各指标权重,用线性加权法得出低碳经济综合值的大小;接着以东部沿海6省市为样本对象,具体评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碳含量。除了上海处于中碳经济的环境中,其它5省的经济发展碳含量都非常高,处于高碳经济的环境中。最后给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经济产业,与环境状况更是息息相关.随着低碳经济的诞生,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政府、实业甚至是旅游者热议的话题.本文依托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生态理论研究成果,试图通过系统分析武陵源区低碳旅游实况,来探讨区域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