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3G技术的手机广告模式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G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无线手机广告市场将在移动通讯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有一个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催生手机媒体化的进程。这里详细分析了这种新型无线广告的特点和优势,也讨论了当前无线手机广告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探寻中国手机广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为无线广告市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吴刚 《中国广告》2012,(8):55-58
第五媒体的桂冠,手机已是当仁不让,几年的技术积累和消费者使用习惯培育,为广告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广阔天地。《中国广告》杂志联手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借助专业AssuredsampleTM在线样本库,开展了专项调查。数字100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手机广告短信并不反感,促销打折、餐饮及娱乐、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相关信息是手机用户最乐意接收到的广告内容,未来几年,在3G技术的推动下手机广告毫无疑问将获得巨大发展,但是中国的手机广告产业才刚刚在探索中起步就遭遇内忧和外患,这对手机广告运营商来说  相似文献   

3.
连良 《现代商业》2007,(2):76-78
近年来,手机所扮演的角色逐渐由单纯的通讯工具向个人信息终端演变,成为众人瞩目的“第五媒体”,短信广告作为手机广告的主要形式也逐渐为人所接受。本文将从手机广告的特点、现状等方面入手,分析手机广告的管理、市场运作和经营机制,旨在为手机广告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手机广告是利用手机为信息传播载体、通过无线互联网发布的广告,包括WAP广告、短信广告、彩信广告、视频广告、WAPPUSH广告和2维码广告等。手机是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而手机广告则将是最接近消费者的市场宣传渠道。以下我们关注的两家企业,代表着中国手机广告市场本土和外资两股不同的势力。有外资背景的北京电翼广告,股东方在传统广告、互联网广告和手机广告的策划以及销售方面拥有成熟、丰富的经验;而本土企业万普世纪则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早已成为商家广告投放的重要媒介。研究表明,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对广告营销活动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而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受广告特性的影响。大学生是手机移动网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目前针对大学生做手机广告态度的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此,本文以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手机广告特性对其广告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手机广告的娱乐性、信息性、互动性;不可信性对大学生广告态度有着反向的影响。因此,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企业在采用手机广告这一促销方式时,应注重广告信息的认知度,并增强其娱乐性,强化互动的功能,以此提高手机广告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委佳 《商》2014,(19):65-65
在数据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手机广告更是在传统的广告的基础上,朝着更加人性化,互动化和及时化的方向发展起来。但是在手机广告发展的初期,已经俨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扰乱手机广告市场,手机广告发展的路径需要重新定位和整合。  相似文献   

7.
目前手机广告的发展原则与商业模式已成为产业链上各环节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出发,总结了手机广告的发展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手机广告的AICEA模型与商业模式,以期为手机广告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启蒙与实务指南。  相似文献   

8.
麻震敏 《成功营销》2011,(10):54-54
时下常规手机广告形式局限于横幅、文字链或全屏图片,广告形式直接有力却难免单调乏味。相比之下,手机视频广告更为生动直接,是更为理想的广告载体。早在去年,艾瑞发布的《2010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用户对于手机视频广告具有较好的接受度,超过四成的用户可以接受自己感兴趣的手机视频广告。有一定数量的用户表示愿意对广告进行深入的了解、甚至是购买相关广告中推荐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3G时代手机广告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广告大观》2009,(2):81-84
本文在对国内外手机广告发展现状描述基础上,从技术、资金和政策层面分析3G时代手机广告的可行性;从企业营销和广告经济两个角度论述3G时代手机广告的必要性。同时指出,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广告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晓丁 《商》2013,(4):154-155
根据中国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11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1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1.04亿。手机媒体从用户数量上已经超越所有传统媒体。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介,因其个性化、随身性、便携性的特征,预示着手机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手机用户既是广告主的潜在消费者,也是广告主的评论者与传播者,因为每一个手机用户都拥有向周边人群扩散的媒介渠道(手机)。依托手机为营销平台的无线广告必须优先考虑如何让手机用户对无线广告能包容、有好感、有动力去接收。要做到这些,无线广告的策划者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手机用户许可接受广告、回馈手机用户诱人利益、向手机用户展示新颖内容。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介广告运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代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正在兴起 ,以手机为媒介做广告的技术有了新突破。手机的广告传播具有高质量的目标受众、方便快捷多样化的传送方式、较高的到达率和收视率、广告效果可测量等特点。移动通信运营商、互联网络运营商、专业广告代理公司将参与到手机广告的运作中。目前可操作的手机广告模式有 :语音广告、短信广告、会员广告、分类广告、屏幕保护广告以及互联网广告等多种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手机广告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使移动通讯衍生出的服务进入推陈出新的阶段.手机从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为一种新型媒介.手机广告以精准的营销模式.展现出比其他大众媒体更加强劲的优势.文章力图通过对手机广告特点和现状的分析,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手机广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雪 《商》2016,(4):21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技术更新更加迅速。短暂时间内经历了2G到3G的更迭,现在已经进入了4G的发展时代。在这种形式下手机媒体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跟得上4G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和手机这个重要载体保持联系,真正的把二者融为一体。通过分析4G手机广告的类型与受众特点,文章从广告传播者、广告受众和整合营销的角度提出了4G手机广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瑞敏 《中国广告》2007,(10):69-72
截止到2007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为5.01648亿。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无论在手机保有量或者增量市场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价值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手机媒体广告自2000年5月17日短信问世以来,就已经随之问世,然而7年来,手机媒体广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许多不法商家利用短信形式给用户发送垃圾广告,病毒信息,诈骗短信等行为,在用户中间形成了不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手机媒体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其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目前不是很成熟,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手机短信,彩信广告运营商,服务商何去何从?让我们听听"获益多"CBO(首席品牌官)张正波总经理的现身说法吧!  相似文献   

15.
张豪  刘壤 《广告导报》2007,(4):36-38
2006年,被称为中国手机广告元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相继高调启动手机广告业务,标志着手机广告被正式推入产业化轨道。手机广告业务的启动,引发了各界持续的关注、热烈的讨论与丰富的想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移动广告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虽然国内移动广告起步比国外要晚。目前在国内,对于手机营销的管理还有待完善,制作、投放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并不很大。就国外市场而言,日本的手机应用系统比较单一,屏幕之间的差别也不大,比较成熟、规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3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4G技术的不断推广,手机功能在媒体化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由于技术和政策的原因,尽管手机广告一经推出就受到热捧,但是,手机广告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在对4G背景下手机广告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同时,提出促进手机广告正常健康运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何乐 《中国市场》2007,(24):26-28
手机广告已经被业内人士称作是“继互联网广告之后又一金矿”。2007年,由日本三家业内巨头在北京投资成立的电翼广告公司正式运营,这家公司带着日本先进的手机广告经验,宣布进军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顾燕燕 《现代商业》2012,(17):74-75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手机应用广告市场开辟了新天地,也为广告商们带来了宝贵的商机,如何利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发挥手机广告的最大化效益是广告商们首要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探究其对手机应用广告的态度极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商家投放手机广告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第五媒体的成熟,出现了短信广告、手机彩信广告、手机报广告、手机客户端广告、来电显示广告、二维码广告、网游植入广告、手机电视广告、定位广告、小区广播等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