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厉诗 《国际融资》2010,(3):12-16
2009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带给全球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贸易崩溃;这一年,中国已经走过了改革开放37年的岁月,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前所未有;这一年,全球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有着同样的担忧,忙碌着解决彼此休戚相关的问题,开展了叹为观止的政策救助。目前艰难时局并未过去,如何加强国家风险管理,积极应对海外市场挑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2010年中国“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怎样的新风险?有关专家就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新挑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悦读名刊     
《现代商业银行》2008,(12):60-60
从“硬扩张”到“软重生” 进入2008年,全球经济放缓,中国市场经济从“乱”到“治”,中国商业环境出现30年未有的大变局,天花板越来越低,地板越来越高.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热闹空间内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企业的”硬扩张”模式失灵了,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实现“软重生”,成为必然。而众多没有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没有占据某个独特市场位置的企业,如果无法实现“软重生”,就会在优胜劣汰的全球大洗牌中,越来越艰难,甚至消亡。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中国经济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陷入内外重围.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从年初提出“双防”,到年中转变为“一保一控”,再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2008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以来,美国《福布斯》杂志连续三次发布所谓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先后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笔者认为,这个“排行榜”失之偏颇,不科学,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正>辞别旧岁,2006年的脚步已渐行渐远。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奠基之年以“两高一低”挥就开篇之作,经济实现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已成定局。从增长速度到物价指数,从工业到农业,从财政收入到外贸进出口,一组组喜人的数据汇成2006年中国经济漂亮的“成绩单”。当中国经济以逆风飞扬式的增长引来全球惊叹时,中国金融业的巨轮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短短5年内完成了自身的重塑,正驶向波涛汹涌的国际“深水区”……仰望丙戌年的星空,写满了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张艳花 《中国金融》2006,(13):33-35
从2006年开始,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本刊记者就下一个五年中中国如何实现新一轮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吴延瑞博士。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信用社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金融服务质量和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30年里,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世界工厂”的名片与跨国公司休戚相关。随着“廉价中国”时代的终结,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地了解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的关系的演化,毕马威中国深入到十几家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级管理人员中进行调研,最近发布了其调研报告《跨国公司——未来的“中国之路”》。带着对同样问题的思考,《中国外汇》采访了毕马威中国税务主管合伙人何坤明。  相似文献   

9.
董延安  缪飞翔 《理财》2003,(10):36-36
“义利之辩”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争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也处于相应的调整阶段,如何对待义利关系问题又突出起来了。那么,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和“鼓励创新”的整体形势下,审计人员如何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从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基本思想人手,对如何确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投资与理财》2014,(8):91-93
“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由中国策展人梁克刚策划是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中的一个。威尼斯之后,“无常之常”继续在全球巡展,如今已进行到德国波恩站。这个承载着中国当代艺术向传统价值回归的展览在巡展中赚足了眼球.如今再来探讨这个展览仍然是有意义的。这个“中国”的当代艺术展是如何发起和促成的?它的重要性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Te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everages in the world. Its consumption exceeds the consumption of milk, coffee and orange juice. Despite its importance, tea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a commodity 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re is still no futures contract on tea. This study adds to the current literature by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oldest and largely unknown tea market. In addi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ssue of whether it is feasible to introduce a tea futures contract that would be advantageous for tea market participants. In conclusion, thi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ntroducing a successful tea futures contract is viable but challenging under the existing market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