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决策有用观是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专著,基本会计理论报告(ASO—BAT)的焦点。它认为,如果不能提供理论上正确的财务报表,至少应该使历史成本报表更加有用。财务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历史的、未来的和不确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般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将会计理论划分为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基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从逻辑高度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实证会计理论则是一套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揭示出会计现象层面的规律,从而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实务提供理论依据。规范与实证会计理论之间的根本性差别体现在研究方法上。规范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和演绎法,而实证会计理论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会计国际化改革,在这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目前实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差无几,我国官方认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基本上可以说在内涵上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章蕙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6):68-69
由于规范会计理论的缺陷,更主要是在经济理论和理财学理论的影响下,实证会计理论在70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成为当代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经济学及在其基础发展起来的理财学理论是实证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基础。实证会计的方法就来源于实证经济学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会计来说,如果没有税收问题,会计的“复杂程度将会惊人地降低”。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中指出:“很多小企业的会计目的主要都是为了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甚至不少企业若不是为了纳税根本不会记账。即使对于大公司来说,收益的纳税亦是会计师的一个主要问题。”关于所得税会计的规范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方面,这里不再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7.
王晨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5):57-62,74
影响政府会计改革的环境因素问题是“政府会计国际比较研究”(CIGAR)中的重要命题。政府会计环境的变化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并且能有效地评价政府会计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是勾勒出此类研究的框架,以明晰研究思路,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是两个一直相互对峙的理论,本文根据这一情况从理论源流、思想内容等方面对这两大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又指出在认识阶段以及目标层次上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会计研究渊源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本文试图在厘清实证会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形成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改革,会计信息编报者和使用评价者都十分关心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效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纵向上比较和分析AB股公司的净利润差异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以期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总体效果做出经验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相适应,完善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趋势。作为五大计量属性之一,基于理论上的局限性,应用上大量的假设和前提,公允价值计量是可供选择的计量方法之一。因此,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允价值的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趋同的大形势下,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相接轨,但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具体环境中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从新会计准则自身的问题、企业现状、会计监管等方面分析新准则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并就分析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深化会计改革 打造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度--纪念《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十周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3年7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在我国全面施行,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国的会计改革,特别是会计准则制度的改革步入了快车道,并实现了重大突破.十年来的会计改革,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十年来的改革实践,为我国会计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我国下一步的会计改革提出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是时代潮流 ,是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 ,也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的利益之争 ,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的认识。我国在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大潮中 ,一直保持积极的姿态促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并为此在理论准备、人员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当前 ,我国除了应当加强会计标准本身的国际化之外 ,还应当强化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的建设 ,以促使会计标准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商业银行会计研究》课题组 《会计研究》2001,(10):48-54
本文就商业银行会计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存贷款、利息收入、准备、衍生金融工具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 ,并就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企业会计改革40年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将持续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深化会计改革的战略目标,将结合中国国情循序渐进有步骤推动改革作为战术安排,战略目标与战术安排必须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我们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并且受新准则影响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改善程度显著高于不受影响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受影响部分信息质量改善的贡献。研究还发现,对于非金融行业,非公允净资产比公允净资产更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对于金融行业,二者没有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表明,新会计准则确实将原有准则的不合理部分做了修正,其实施有助于会计质量的整体提高。但是这种修正并不是简单地盲目采用公允价值,而是综合考虑各种计价方式的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乃至国际会计准则的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