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和经济学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既有从法律视角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又有从经济学视角对法和经济学进行的研究,不同视角的研究拓宽了法和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现代法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既有秉承又有重构。马克思既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对法律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探寻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又从法律角度看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法律分析,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法律逻辑。对我国现有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经济分析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经济分析为标尺,这既是我国法经济学真正的本土化过程,也是法经济学指导我国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因此传承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吸收借鉴西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构建我国法经济学的本体论框架、实现我国法经济学研究实证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福利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利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人们的重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福利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是阿瑟.塞西尔.庇古,20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争论使西方福利经济学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折:旧福利经济学被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福利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大的发展时期,而向效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则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灾害经济的讨论以来,灾害经济学越来越影响国家决策,从而,有关灾害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价值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60年的建设历程先后走过了孕育、奠基、本土化改造、国际化转型四个阶段,并将在本世纪完成法典化.发端于西方20世纪上半叶的法经济学为知识产权的多角度分析和理论的丰富带来了方法论革命.知识产权法经济学是知识产权法学与知识产权经济学相融台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也用法学家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知识产权经济学问题,多维度的分析必将带来知识产权理论的勃兴以及知识产权理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制度经济学,而且是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先驱。文章试图从方法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研究对象上探讨新制度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借鉴、丰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回顾劳动经济研究的历史,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似乎一直主导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但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劳动经济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通过比较制度经济学范式和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两本经典教材,结合对劳动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研究,可分析两种研究范式下劳动经济学的不同。劳动经济学发展至今,是一个见证制度经济学范式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衰落、主流经济学范式逐渐取而代之的过程。它验证了“科学进步”的过程理论。同时,在未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流经济学范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法和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边缘交叉学科,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法律问题,探讨如何使法律、规则更有效率。本文试图用“法和经济学”当中的财产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如何防治公害作出简要的分析.以求对实际的防治公害的法律规则的制定提出一个指导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法和经济学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既有从法律视角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又有从经济学视角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不同视角的研究拓宽了法和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是美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传统.美国的劳动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二战以前,老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开创了劳动经济学研究并在此期间主导了劳动经济学研究;第二阶段,从二战结束后至60年代末,制度主义虽然仍处于统治地位,但新古典劳动经济学也逐渐成熟;第三阶段,从70年代初至今,新古典劳动经济学蓬勃成长并主导了劳动经济学研究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佛教经济学要突破主流经济学的束缚,成为重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最终标的,必须通过对元经济学层次的修正来进行定位与定义。佛教经济学是依于正法对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修正并重构,从而来指导现实经济行为的修正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是如何破除人的贪执以适应有限的资源分配,并实现对物质生产的合理满足。建构佛教经济学要以对“人”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来衍生出理论体系,并以教育作为重要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效率观进行初步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效率观是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是在20世纪从美国新兴起来的学术流派。但人们对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一直存在误解。通过对法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渊源的考察以及微观上的比较,可以认为:法经济学是独立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兴学科,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法学范畴,新制度经济学属于经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经济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出现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内在缺陷是其发生的理论背景。女性主义经济学运用独特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范式提出了批判和挑战。这种批判和挑战对于改造、发展现代经济学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实验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的“对效用函数的实验研究、博弈论和竞争性均衡实验”这三股思潮,她以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拓展和修正,抛开传统的经济人行为假设,代之以实证命题,遵从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传统。另外,实验经济学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拍卖实验和博弈实验中,实验经济学得出了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新观点。实验经济学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实验不可能完全模拟现实生活,同时由于实验参与的原因,实验也不具备内部有效性。但是,实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经济学,是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她的发展仍为经济学指出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数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论文对数量经济学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认真剖析,指出:数量经济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融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于一体,以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研究经济现象内部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基础性理论与方法论学科,也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是经济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个系统,有抽象,中间,具体三个层次之分:第二,低层次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三,低层次的研究对象是国别化的,提出了要创建我们自己的“中国经济学”,必须建立一个动态化,国别化的经济学研究对象系统。  相似文献   

18.
法经济学作为法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已从非系统研究进展到系统性研究,但总体进展缓慢且创新性少,重基础研究而轻部门法研究,重规范分析而轻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吸收多种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法经济学体系,从基础研究转向部门法和实务研究,并成为独立课程和专业.因此,当前的研究应当是立足改革、创新理论,基础研究与部门法研究同时进行,加快理论向法律实践的转化,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就世界经济层面来分析,世界主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非主流经济学。但就中国而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非主流经济学。从较宽泛的角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由官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共同构成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中国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一个多流派、多元化、多学科兼收并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经济学园地,应是官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营养库。中国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处于非主流经济学的地位,但是,它们也有其存在合理性,它们的科学成分也是中国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20.
用法经济学的视野看企业经营管理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法经济学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揭示法律制度远行本质动力的一种尝试,这些尝试性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有许多.但与企业经营管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