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叶健宁 《中国石化》2003,(11):56-57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阐述和发展。”学习胡总书记讲话,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安庆石化总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摩配》2007,(12):57-58
经销商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喉咙”、“命脉”。怎么做好经销商关系,怎样联合经销商把本品牌在当地做强做大,同时也协助和支持经销商将自己做强做大——是企业天天要做的一门重要的功课。在这门“功课”中,尤其当本品牌、产品受到危机时,如何做好经销商关系,如何安抚经销商,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那么,在品牌、产品危机影响中,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安抚经销商?  相似文献   

3.
谢国民 《化工管理》2010,(12):84-85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但它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是一样的.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要经历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相似文献   

4.
施工企业如何在建筑队伍不断膨胀、结构趋于多元、基建规模适度控制、工程承包价格越压越低的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是企业经营者关注和研究的主题,而涉及企业经营各个方面的经济承包问题更为大家关注。 经济承包说到底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否相适  相似文献   

5.
市场如战场,竞争激烈而变幻莫测,一个企业能否立足市场并长兴不衰,当然由时势、规模、领导、产品、经销、资金等诸多因素所决定,但“产品质量”却肯定是一大主因。可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永恒生命,是产品竞争力的基石,关乎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大计。有着50多年老厂历史、并于2003年底成功改制的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正是凭借着“产品质量”这一利剑,开创出生命中的勃勃生机,对产品质量攸关企业生命这一真命题作出一个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王守华 《中国石化》2014,(11):96-96
“所谓事业,就是今天做了明天还想做;所谓工作,就是今天做了明天还得做。”“还想”和“还得”一字之差,于人心境却差之千里。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以“还想”的心态去工作。这种“还想”,所做的工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所处的环境。而一个企业的环境最直接的体现是在企业文化上。  相似文献   

7.
候建鸣 《化工管理》2008,(10):60-61
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掩盖企业管理中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的”万恶之首”.因此很多企业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达到所谓的零库存.就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进而零库存便成了经营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零库存“成为一个被经常提起的名词,它的背后似乎集中了所有企业管理的优点:高效率、低成本和完美的流程。  相似文献   

8.
刘勇 《中国核工业》2005,(4):28-28,29
鲜明的核工业企业特点是核工业企业文化的生命.也是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相互区别的主要特征。各个企业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产品性质不同、发展方向不同,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队伍素质不同,传统作风的继承性不同等因素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行业、同种产品、同样规模的企业也各有各的特点。因此.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创建企业文化应是一条最基本的要求。这实质上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处理共性和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一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做信息化工作一定要知道企业耍千什么,企业业务模式是什么,企业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否则的话,在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往往金走许多弯路。企业信息化的负责人必须懂管理,并且懂战略管理。”安徽淮化集豳有限公司企划处处长壬金荣把“企业信息化幕注重实效”细化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做好信息化,必须先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并有能做出有效规划的管璃人才。其后,才谈得上对信息化产品的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摩配》2008,(1):71-72
现在管理界、营销界里有一个词非常流行,那就是企业文化,谈管理必谈企业文化,谈营销必谈企业文化。好象不谈企业文化的管理、营销者是很落后了,大师们的讲课里经常说:要做好企业文化。一些学者到处喊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殊不知产品、品牌、文化是无法分离的)。听起来很时髦,也很顺口。  相似文献   

11.
“低成本信息化”之“低”,是相对于企业经营规模和通过信息化所获得的效益而言的。 “低成本信息化”不等于“低水平信息化”。低的总体拥有成本,也不单纯等于购买价格低廉的产品与服务。对于翔鹭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必须选择企业适合的信息化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公关媒介。因为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即便是一个指出汽车产品小瑕疵的帖子只要出现在网上,  相似文献   

13.
面对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让生产力快速发展应该是企业的第一个优先选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也会改变。在发展中,我们会扬弃一些旧的,建立一些新的,但绝不是简单照搬他人的。事实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企业经济变为最强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文化也会变成令人羡慕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杨刚 《中国石化》2007,(7):9-10
知识经济时代,战略同质化、知识资本化及人才争夺等方面加速企业在竞争中的不确定性,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我国“入世”后应逐步放开石油零售和批发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石油化工市场化程度越高,石化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建设成为石化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日,记者在吴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听到职工说得最多的就是“人品就是产品”、“做企业就是做质量”。在生产现场,来自宁波耀华公司的一位客户对记者说:“因为质量好,宇航的产品就是价格高我们也愿意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九五”机械工业的“三大战役”之首的产品质量翻身仗已逐渐深入人心并见诸行动。许多单位采取提高职工质量意识、满足用户要求、实施名牌战略、开办质量运动会等措施,力争尽快改变机械产品的市场形象,在用户中树立良好的信誉。把树名牌意识,创名牌促质量作为振兴机械工业第一着棋安徽省机械局决定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契机,打好质量翻身仗.创出一批名牌产品,形成名牌优势。实施名牌战略,局里又把树立质量意识、名牌意识和市场意识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要求地市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真正认识到,没有名牌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没有…  相似文献   

17.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企业来说,这些无形东西就是企业文化。企业要振兴和发展,不仅需要设备、厂房、资金和劳动力这些有形力量的支撑,而且更需要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精神优势,即人们对本企业产品的热爱、自豪感及压倒一切的进取心和对企业的忠诚精神。  相似文献   

18.
真有拳头产品,市场不是问题。做产品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让人家找着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到了攻关的决战阶段。政府部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事宏观经济调控的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而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占国民经济大头的国资企业还没有真正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这种脱节,造成货币政策反应麻木,中央财政孤军奋进.宏、微表象指标反差较大的复杂局面。国资企业改制已经刻不容缓。国资企业一时脱困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问题,而改制才是按照市场经济细胞的DNA基因重组问题,要脱胎换骨地改制,真正的难点还是在我们的所有制观念上。没有彻底的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就不可…  相似文献   

20.
建设企业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打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盘活企业无形资产,把企业真正做精、做优、做强的需要,是建设一流企业的需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精神,是供电企业化的精髓和灵魂。优秀的企业化是切合企业实际、富于企业个性的化。因此,供电企业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供电企业的特性。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化建设是建设“一强三优”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