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6,(33):36-38
作为酒类营销的核心渠道,酒店终端向来是本刊关注的重点,比如本刊提出的“后备箱时代”(详见本刊2005年第47期《后备箱时代,怎么卖酒》一文),就曾对酒类终端出现的“自带酒水”这一重要现象予以分析。 近来,随着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渠道的变革以及竞争的加剧,酒店终端又出现了新现象,即“终端碎片化”趋势。所谓终端碎片化,指在酒类终端中,没有哪一个品牌能在所有终端占据优势。即使是本区域最畅销的品牌,它也无法在所有酒店终端做到最畅销。 终端的“碎片化”使得酒店终端这个盘子被割裂成块状。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还奢望通过核心酒店带动所有酒店渠道吗?还希耀通过酒店终端这个小盘带动大盘吗?毫无疑问,住碎片化的趋势下,酒店终端的功效已经大为降低,其核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酒类行业该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呢?本刊邀请了三位长期关注、研究酒店终端的专家,他们从多个角度诠释了酒店终端碎片化趋势下的应对之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梁咏 《糖烟酒周刊》2007,(34):106-107
当前,白酒市场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消费心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是导致市场出现转型的根本原因。2003年以前。酒店餐饮渠道是酒类消费和实现购买的主要渠道,在白酒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年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成熟,白酒“后备箱时代”来临,酒店餐饮渠道的作用逐渐弱化,白酒消费和终端呈现多元化特点,白酒“窄众”营销时代来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网络制胜,终端为王”几乎成为酒类市场操作的神话!不惜代价垄断旺销酒店,启动消费,带动分销和零售终端销售.从而占领市场,也几乎成为酒类企业市场的操作定律!  相似文献   

4.
<正> 近两年,“网络制胜,终端为王”几乎成为酒类市场操作的神话。不惜代价垄断旺销酒店,启动消费,带动分销和零售终端销售,从而占领市场,也几乎成为酒类企业市场的操作的定律! 于是,酒店终端真的“为王”了。进店费用、买断费用、专场费用、促销费用节节攀升,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事实上,通路费用越来越高,收效却越来越差。可是,酒店恶性竞争已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企业苦不堪言,却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5.
酒类终端的划分从消费行为上可以分为即饮终端与非即饮终端二种。所谓即饮终端就是消费者购买之后在现场即刻消费产品的终端,如饭店、酒吧、KTV等场所;其他的称为非即饮终端,如卖场、社区店、网上商店等。从宏观到微观,影响酒类终端的因素既多又杂,如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商业环境、产业供需状况等等,下面对相关因素进行简单地归类检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传平 《糖烟酒周刊》2007,(10):124-127
餐饮终端大多以星级酒店、特色化中式餐厅以及B、C类酒店和大排档等为主。在传统的市场推广模式中,餐饮终端一直是白酒销售渠道中的一个重要通路。本次渠道专题主要就餐饮终端考察、实战、回款、创新等各方面集中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3):12-12
在商超、酒店等终端卖场费用大、门槛高的巨大压力下,糖酒行业的经销商在不断探讨着转型与拓展销售渠道的问题。尤其在白酒、葡萄酒行业,渠道下沉——自建终端,成为许多经销商热衷的选择,与其把巨额的进场费、促销费扔给酒店或商超的老板,不如自己建一些更为便利的品牌专卖店、烟酒便利店等零售终端。展示和销售代理的产品,甚至有的经销商参股当地的酒店,为的是拥有品牌的优先销售权。,自建终端能否成为糖酒业经销商的新型主力渠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7,(37):51-54
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后备箱时代”引发的种种效应,体现在了营销模式、渠道、终端格局等各个方面。比如,后备箱时代酒水的社会购买力已经充分向社会核心消费群集中、因为后备箱时代酒水渠道和终端呈现更加多元的特点,团购渠道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等。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酒类渠道和终端已经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白酒营销应该怎么做,渠道模式应该如何顺势而变呢?  相似文献   

9.
酒类产品的终端主要分为餐饮终端、社区零售终端、商超终端、夜场终端。餐饮终端因其数量多、分布广、销量大等特点成为酒类产品消费的最重要终端。如何成功实施餐饮终端营销是酒类产品终端营销的关键。为了帮助营销人员做好餐饮店终端销售工作,我们对餐馆终端操作系统进行逐步分解,通过详实有效的案例让酒类营销人员全面地掌握餐馆终端营销技能,提升酒类企业餐饮终端营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分销渠道的决策是企业管理层需面临的重要决策,其选择将直接影响所有其他的营销决策。本文主要对啤酒企业采用的酒店终端销售渠道模式进行了分析,从目前啤酒企业采用的酒店终端渠道的主要模式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7,(32):124-126
近几年,酒类市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酒店终端的自带酒水消费大幅增加,2005年,糖烟酒周刊把这种自带酒水现象称之为“后备箱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 上期讲到如何进行酒类产品终端市场调研。目标终端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产品能否成功启动市场,那么,如何选择好目标终端呢? 第二步目标终端确定在了解终端市场情况后,营销员紧接着就要确定目标终端,即产品要进入哪些终端店销售。酒类产品如果做不到同时进入所有的餐饮终端,目标终端的选择将直接决定能否成功启动市场。目标终端的确定包括两步:  相似文献   

13.
赵建英 《糖烟酒周刊》2007,(24):102-105
无论盘中盘终端营销,还是直分销,或者深度分销,其立足点仍然停留在渠道环上,其作用在于提高渠道的运作效率,但是我们却忽视了真正的终端力量——消费者。们甚至无视消费者的理性成长,我们忘记了营销的本质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才是中酒类营销陷入迷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没有滞销的商品,只有滞后的销售”。酒店的营销工作就是要抓住直接的消费者并获得他们的认同,而建立多元渠道的共享价值可以帮助酒店实现这一目的。所谓的多元渠道共享价值是一种管理技术,是指酒店通过渠道设计,把利益传递给最终消费者,同时实现酒店和渠道的价值分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烟酒店的数量以及其发挥的作用来看,烟酒店渠道已成为继酒店、商超之后独立的终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做酒店终端的酒类厂商都深有体会,酒店的门槛越来越高,买断费用年年涨,市场一年比一年难做。好的酒店虽然形象好,但一个买断促销权就得近百万,掐指算下来,一年卖的酒钱还抵不上买断费,有资源的企业咬着牙买终端,而对于弱势企业来说甚至无法完成进店工作。即使挤破头付了进场费,店内的促销竞争也是高度激烈,你暗促给10元我就加到20元,你用换瓶盖我就用兑奖卡,你针对服务员我就在大堂经理身上公关,结果终端费用增加了,酒也没卖多少,加上买断方对酒店的牢牢掌控,造成暗促隐蔽性较差,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刘彬 《糖烟酒周刊》2006,(33):38-39
渠道变革、终端费用极端化以及终端多元化造成了终端碎片化,由此导致传统的通过酒店启动市场方式的失效。只有重新整合突破,才能实现突围:1跳出终端,真正关注消费者;2.以品牌战略统领通路模式,实现营销模式回归;3格外重视终端型分销商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5,(8):B013-B013
超市已经成为商品物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进入超市是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途径之一,因此都在努力进入。但对于中小酒类企业,超市犹如森严的壁垒,有些可望而不可即,高昂的进店费对中小酒类企业犹如“天文数字”。我刊现提供几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4,(46):B030-B032
有人说,新徽酒品牌对酒类市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对白酒营销从感性认识到规律性认识做出了探索性的一步。首先是对白酒的消费心态的开发上.在酒盒里加入促销品(如打火机)、上促销小姐、包装上的改变都给白酒消费带来了更多的顾客价值:其次是充分利用了酒店终端的价值;其三是在产品有了一定的消费基础时打开商超渠道;如果说酒店消费是战前动员的话。那么商超渠道才是影响消费者瞬间购买形成规模销售的主要渠道。其四是在酒店和商超渠道之后控制流通,而不是放任自流。这四点平衡让白酒营销在区域市场上走向成熟。但是纵观新徽酒的系列操作手法,更多的是停留在应对市场的策略性行为:不计成本的终端投入、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赌徒心态。如何赢取大市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落后川酒几个回合的形势下尽快缩小差距甚至后来居上。是值得徽酒集体深思的问题。从几个亿到几十亿、上百亿不是一个数字的累加,而是理念的转变和飞跃.是战术巨人到战略巨人的脱胎换骨,是规则内到规则外的天壤之别。那么目前红红火火的徽酒营销死穴在那里?下一步该如何走?解剖徽酒从解剖他们代表品牌的样板市场开始。  相似文献   

20.
终端蜕变     
崔旭超  赵传平 《糖烟酒周刊》2004,(36):A035-A039
终端竞争目前正在出现走到尽头的迹象。随着白酒业酒店终端的投入产出逐渐失衡。以及部分品牌开始从终端退出,终端时代作为白酒业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正在走向终结。白酒业也开始迎来又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整合营销、公共关系、品牌操作、直销以及渠道创新等开始不断引起酒商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