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同保险市场充满着中资公司与外资公司激烈竞争的火药味一样,中国再保险市场也将由于外资的进入而被打破往日的平静,再保险随之进入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然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小企业在资源的限制之下,更是属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市场的缝隙中生存.想要逃出大企业的阴影成长、发展、壮大就必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商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把战争中的一些思想灵活地运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常常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黄彬 《中国经贸》2012,(8):263-264
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获利,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创造成本优势便是基本手法之一.而税收负担的轻重是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就必须在考虑其生产经营战略的同时,综合考虑税收这一成本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竞争日趋公平和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税务筹划的手段达到企业税收负担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改革与战略》2004,(7):F002-F003,J001
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日趋成熟,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内电信市场已形成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给中国电信带来巨大的压力。成立于1998年的深圳市电信局龙岗分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凝聚力相对不足的局面下调整经营管理思路,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使企业发生巨大变化。全局面貌焕然一新,在竞争中站稳  相似文献   

5.
夏克泉 《港口经济》2012,(12):51-5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确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增强企业竞争力,保持了公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型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为了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必须在积极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通过技术相关多元化、生产相关多元化、市场相关多元化,把战略协同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发展融为一体,并以此为主线,发展多元经营,中国的大型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方港口所处地区多半都是盐碱地带,而绿化美化环境又是提升港区形象的重要因素,对于绿化行业发展更是一个挑战,它不但要保证所选树种成活率,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最大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培育成本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壮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竞争和品牌优势较量。知名品牌既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支撑因素。进入品牌竞争和品牌消费时代,企业要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发展知名品牌,使自己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培育自主知名品牌,是一项创新的系统工程,须在科学的品牌理论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路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本文以上海轮胎公司“双钱”品牌为案例,从理论上分析了知名品牌的理论价值和市场作用,从实践上探讨了知名品牌的培育路径与成功经验,对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发展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促进生产经营增长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力市场中企业的体制改革已经趋于完善,其经营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如何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务质量及水平的需求也在迅速提升,针对电力企业而言,其优秀高质的营销服务水平同样也是影响其营销效率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优质服务方向出发,简要规划了电力企业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环境的大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面对市场压力,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迅速扭转公司经营困难的不良局面,逐步提高销售收入,公司通过转变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营销体系,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寻求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文章对公司市场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公司实际构建的营销网络体系进行研究,以探索适应公司发展的营销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技术水平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物质基础。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优势不仅影响企业业务的变化,而且影响企业经营和竞争的总格局。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开发的选题、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和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舒畅 《湖南经济》2001,(9):40-41
一、现实背景一宏观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企业搞活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实行以粮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调优了品种,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调减了面积,促进了产销的基本平衡,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2粮棉市场进一步放开,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市场放开,收购主体增加,经营渠道拓宽,标志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一粮食购销市场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将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购销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前会有明显的减少,随着非保护价粮食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宋菲 《中国经贸》2011,(22):170-172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迅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同时,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实时地反映和监控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传统会计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出现危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廖丽兰 《中国经贸》2013,(22):156-15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需要面对私立医院,外资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等多种性质医院的竞争。因此,公立医院在满足社会群体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应更加注意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经营意识,逐步降低经营成本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这是公立医院能否顺利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对其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来加强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人说,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之间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资金资源只有在人才资源的作用下,才能被赋予生产经营活力。才能建造出优质的精品工程。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乃至所有企业都迫切需要培养、选拔一大批适应市场变化的优秀青年人才。如何造就青年成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培养人才有新思路,选拔和使用人才有新方法,留住人才有新机制。笔者撰写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月22日,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成立,这标志着甬城商业保险市场独家公司垄断格局终于被打破。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甬城保险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多,呈现出多家保险公司激烈竞争的局面。五年过去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保险公司昙花一现,匆匆地退出了竞争者的行列,而太保宁波分公司却以强劲的发展势头,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省的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竞争什么?说到底,就是竞争产品质量,优者胜,劣者汰。我省若不能使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名牌产品,不用说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就是省内市场都难以保住。因此,有许多企业提出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口号。有些企业,确实是抓了产品质量,因而一帆风顺,赢得了市场。但有些企业抓产品质量,虽也曾红火一时,但好景不长。尽管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汪长江 《特区经济》2005,(10):209-210
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正在进入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大市场,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在现代企业制度相继建立后,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彻底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性、经验性、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使之向市场化、知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经营管理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不断涌现,这就对集团公司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只探讨集团公司的现金回收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的根本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企业在经历了质量战、服务竞争战和低水平的价格战之后,开始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为了寻求市场竞争优势,大多数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力图用品牌竞争力和品牌文化来赢得市场,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品牌忠诚建立顾客忠诚,最大限度地保留顾客.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20.
蔡彦萍 《西部论丛》2008,(12):66-67
推进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意在应对竞争,意在着力提升银行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就银行业而言,目标市场和经营产品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趋同现象普遍存在,所以银行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因此,为促进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深入推进全面成本管理,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