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建设 《民营科技》2010,(4):228-228
砖柱厂房是以砖柱(墙)做为承重和抗侧力构件,由于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震性能比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差;由于砖往厂房内部空旷、横墙间距大,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不如砌体结构的民用建筑。因此根据砖柱厂房的震害特点,找出杭震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必要的。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单层砖柱厂房震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砖柱厂房是以砖柱(墙)做为承重和抗侧力构件,由于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震性能比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差:由于砖往厂房内部空旷、横墙问距大,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不如砌体结构的民用建筑.因此根据砖柱厂房的震害特点,找出杭震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必要的.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单层砖柱厂房震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砖柱厂房是以砖柱(墙)做为承重和抗侧力构件,由于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震性能比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差;由于砖往厂房内部空旷、横墙问距大,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不如砌体结构的民用建筑。因此根据砖柱厂房的震害特点,找出杭震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必要的。这里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单层砖柱厂房震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砖混结构住宅的优点和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文章主要对砖混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单层砖柱厂房是以砖柱(墙)做为承重和抗侧力构件,具有选价低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中小型工业厂肩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材料的脆性性质,砖柱厂房的抗震性能比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差;由于砖往厂房内部空旷、横墙间距大,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不如砌体结构的民用建筑。本文对砖柱厂房的抗震特点和抗震的薄弱环节作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清水砖墙就是砖墙外墙面砌成后,只需要勾缝,即成为成品,不需要再在外墙面进行其余装饰装修。砌砖质量要求高,灰浆饱满,排砖精密,砖缝规范美观。不得出现二分掌等小于半块砖长的砖上墙。清水墙分为清水砖墙和清水混凝土墙。一般来讲是指只有结构部分,不做任何装饰的墙面。墙画不抹灰的墙叫清水墙,工艺要求较高,反之墙面抹灰的墙叫混水墙。  相似文献   

7.
张桂君 《民营科技》2011,(6):286-286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在此分析了多层砖混房屋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背景技术: 在现代楼房建筑中,出于抗震性能的需要和要求,楼层间的承重楼板和屋顶均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成型的.现有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制成的屋顶有实心和空心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9.
王洪星 《民营科技》2014,(7):177-177
对于地震区需要抗震设防的多层商住建筑,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大空间商店,上部为小开间砖房或砌块建筑。结构设计中有的未作纵横两方面的抗震验算(包括承载力和变形),有的仅作了横向底层框架的验算,而纵向却按一般连续梁计算。在构造上,有些设计忽视了在底层纵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或只有横向抗震墙,使整幢建筑上刚下柔,或横刚纵柔;地震作用下即容易产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谈谈底框结构设计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岩 《企业技术开发》2010,(11):141-142
文章针对地震作用下砌体墙容易开裂、延性较差和混凝土墙刚度过大易导致薄弱层向上转移等问题,提出在房屋底层设置刚度可调、延性良好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密肋复合抗震墙,形成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上部砌体结构,从框架——复合墙受力特点、框架与复合墙协同工作模型、复合墙有效刚度等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相关试验给出了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房屋结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准则法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底部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时房屋的合理层数,并提出底部框架-抗震砖房底部的合理层数宜控制在三层以下,当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层数大于等于二层时,房屋的层数过少对抗震反而不利。  相似文献   

12.
低层建筑物大多由钢筋混凝土构筑形成抗弯矩构架系统,除构架的梁柱本身外,其中常以红砖或RC构造加入隔间墙或剪力墙,影响整个梁柱构架系统的行为仍不容忽视;低层建筑的墙构造物以红砖最为普遍,主要原因是其造价低廉、取材容易,防火、隔热、隔音效果良好,形状规则、容易施工。文章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含砖墙耐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剪力墙也称为抗震墙,主要是用来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水平剪力的墙体,预防结构剪切遭到破坏。常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和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利用建筑外墙和内墙隔墙位置布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属于下端固定在基础顶面上的竖向悬臂板。剪力墙的高度一般与整个房屋高度相同,自基础至屋顶。本文阐述了剪力墙设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准则法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底部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时房屋的合理层数,并提出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底部的合理层数宜控制在三层以下,当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层数大于等于二层时,房屋的层数过少对抗震反而不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因此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事实证明,我国很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依然存在很多震害现象。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及震害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和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的改进和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国平 《民营科技》2010,(4):251-251
抗震墙广泛用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规范规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中,除框架结构外,其余几种结构,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板枉一剪力墙结构,均与剪力墙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剪力墙作一下研究。现通过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设计,概括出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谈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常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环保砖砌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针对此类常见问题,结合茂名市金碧花园C栋住宅建筑,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使施工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养杭 《基建优化》2005,26(1):104-107,118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强度,改善其延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提出采用约束构件包围砌体,构成钢筋混凝土一砌体组合墙共同承重的结构新体系。经研究和分析,约束砌体的抗震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延性有显著的改善,它是一种既经济,抗震性能又好的结构形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拟建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对现役砌体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适用于其它各类砌体建筑。  相似文献   

19.
李金花 《价值工程》2010,29(27):124-124
砖混结构是指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的设计计算性不是很强,主要的是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本文主要针对这些优点对砖混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砖砌墙墙体裂缝虽然裂缝很小,但由于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如何做好砌块墙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是施工单位急待解决的问题。在砌块墙体开裂的维修中,我们发现,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现象;二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开裂现象;三是砌块墙斜顶砖砌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