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商业研究》2004,(2):78-80
通过对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得出英美和德日两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并对其从外部治理模式和内部治理式两个层面进行评判。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市场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 ,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智辉 《北方经贸》2002,(11):20-21,35
首先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起源 ,并从起源分析到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 ,列举了当前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 ,通过对这些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中两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论述了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然后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对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占文 《现代商业》2012,(35):275-277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直接相关,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均对企业形成控制权,两者有着不同的控制权形式,共同形成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一个包含结构、机制、过程、制度等多重涵义的丰富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背景分析,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对公司治理结构作了大量的研究,对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公司的发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健全、完善公司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公司制企业的必须,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系列问题。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公司制企业的必须,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系列问题。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内部会计控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都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好公司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保证。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实现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在系统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就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花爱梅 《中国市场》2008,(31):56-57
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多弊端,成为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桎梏。股权分置改革,为解决中国股市遗留问题,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形成了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化,提高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建立和实施长效激励机制。要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还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环境,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加强制度创新,同时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司的经营绩效不仅是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配置公司内部资源,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也是衡量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以及经营决策。而公司的经营绩效,则由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决定性的决策。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可以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发挥公司的主要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企业竞争力的嬗变与企业治理结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关键性资源决定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状况 ,是企业治理结构选择的主要依据。企业关键性资源的转换要求选择相应的企业治理结构以保证关键性资源所有者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激发关键性资源所有者积累、改善和有效运用关键性资源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Business Horizons》2017,60(4):519-528
Can benefit corporations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delivering requisite public goods? An oft-cited criticism is that they cannot, but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exists to support that claim. Based on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the oldest corporation to amend its governing documents as a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 under Delaware law,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a company can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delivering requisite public goods when external mechanisms are accompanied by an organization’s internal commitment to self-awareness, learning, and measurement. In the case in question, the company established a three-pillar structure focused on professional engagement, community support, and charitable giving built on a 6-year-old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 accompanied by an adaptive learning culture, and driven by top-down and bottom-up efforts. Current challenges include measuring impact and branding the PBC to grow the company’s business.  相似文献   

13.
Corporations have not sufficiently yielded to social pressures for humanitarian reforms. To make such reforms requires that management give up some control. Giving up control contradicts traditional managerial philosophy. The bureaucratic structure of corporations gives management the power to virtually eliminate most social influences. An alternative to the bureaucratic corporation is a shared ownership corporation where investors, management, and low ranking employees all own the corporation. This alternative balances the power by giving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corporation power to influence policy. Without this redistribution of power, or something like it, any hope for significant humanitarian reforms is vain.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修改通过的新《公司法》,是一个符合我国实际较为成熟的法律文本。但反思新《公司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因法定准用制不周延而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应予以调整;对中小企业关注不够,有限责任公司应更凸显自治和简化;一人公司的过度规制易导致逆向选择,且在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上存在实际的困难,其各项制度价值的平衡还需要继续探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移植过于超前,应更重视建立滥用公司法人格的积极防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公司治理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量经济学文献从税收、激励、信息传递以及控制权方面来研究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经济学家们认为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只有在民营化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外法人持股现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克 《北方经贸》2002,(12):11-13
法人已成为西方股份公司的主要股东 ,我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法人持股现象 ,法人持股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此 ,对日本、美国和中国的法人持股现象在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控制权、股票市场的作用、法人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对经营者的激励等方面进行比较 ,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新经济地理学和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角度,从企业网络在区域中的空间结构分析入手,对基于跨国公司作用下的企业网络空间结构的二种模型:企业网络的内生空间集聚模型和企业网络的外部规模经济空间分布模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每一类型可分布在同一区域内或不同区域中;并均在企业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及存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前提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陈建文 《江苏商论》2013,(6):10-11,15
本文首先简述了商业系统核心企业的内涵和核心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归纳出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型企业领导者素质简要关系图,继而从摩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四个阶段出发,研究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成功发展核心企业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旨在加深对成功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的领导者角色的理解和认识,给予其他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领导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与企业征信体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征信体系。从博弈论的角度,运用纳什均衡理论分别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银行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在现行的制度条件下,企业在与银行进行博弈的最优策略是失信;同时,在重复性博弈的条件下,银行与企业双方的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征信体系这样的信誉机制实现,并在银行和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posit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a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Theory also suggests that these influences will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small and large firms. However, empiricists face difficulties in testing these hypotheses due to problems of quantifying the motivations, expectations, and preferences prevalent in the various theories.To test some of the strands of theory an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small and large corporation capital structure beliefs, a survey was sent to financial managers of 405 small corporations; 27% of the surveys were completed and return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to those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large corporation surveys, similarities (e.g., belief in a financing pecking order, little belief in the importance of bankruptcy costs, agency cost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and differences (e.g., less reliance by small firms on target debt ratios, greater preference for zero debt by the small firm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