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该模式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查找原因,为如何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教育新的培养模式被正式提出并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建立合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订单式"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文章针对建筑类"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需求上出现了矛盾,而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人才培养和用人标准上的相互协调。文章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轨道交通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考核、提高学生素质、承担培养风险等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路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科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重视产学合作、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5.
蒋焕新 《企业技术开发》2012,(31):105-106,118
订单式培养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流形式和发展方向,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弹性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拓宽高职应用外语类专业产学合作的新思路。文章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开展"行业先导"为特色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为例,力图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大明 《价值工程》2010,29(14):187-188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高职机电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强调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形式。特别是结合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在订单式培养中的探索,提出了职教"以市场为导向,以充分就业为目的"的"订单式"教育和教学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高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北部湾高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工学结合、订单式、"2+1"式等高职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提出实现人才培养必须做好校企合作,强调了校企合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下,科学技术日趋进步,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地改变,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市场需求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类院校的应用较多,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较少。文章通过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实践,并通过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与"南京瀚海"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正式提出并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深层次的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24):281-28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结晶,可实现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的"三赢",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介绍了机械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总结了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验,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解决办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校企合作"的内涵得到拓展,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得到延伸,形成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关系,创立了一种开放式办学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缩小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要员工之间差距的有力措施,但在实际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企业合作热情不高、校企深入沟通难度大等问题.文章针对结合工作经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教育新的培养模式被正式提出并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建立合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订单式"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文章针对建筑类"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合作教育模式。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特点与外贸企业的需求决定了该专业更有利于开展校企双方共同深度参与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湖州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外贸人才,并将其作为专业特色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缩小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要员工之间差距的有力措施,但在实际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企业合作热情不高、校企深入沟通难度大等问题。文章针对结合工作经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恩考。  相似文献   

15.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合作教育模式。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特点与外贸企业的需求决定了该专业更有利于开展校企双方共同深度参与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湖州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外贸人才,并将其作为专业特色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6.
颜伟华 《民营科技》2014,(8):288-288
从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进行分析,对当前高职院校采用的"订单式"人才培训方式进行冷静的思考,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应中国目前教育的国情,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努力增强订单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理念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方式要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教学实践性、培养模式的动态创新性、专业设置的区域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支撑、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等路径构建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杜磊 《人力资源》2023,(8):136-138
<正>“订单式”育人指企业与高校签订一定期限的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实现在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的校企双赢。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促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订单式”人才培养涉及高校、企业、学生等多主体,各方由于诉求不同,在合作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如政府、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定位,企业与高校之间签订的协议科学性不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等。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20):57-59
独立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先驱,实施模块化订单式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推行模块化订单式培养模式,需要科学系统的教学管理作为保障。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前提,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创新改革考核方式的教学管理措施,有效保障了酒店管理专业模块化订单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5,(28):233-235
社会实践作为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积极推进大学生实践育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社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探索其在社会实践方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社会实践,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