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按照《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产品全部实现一体化。而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却对我国的纺织品制定新的数量限制,致使中美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分别与欧美签订了纺织品贸易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着重于分析中美纺织品协议对2006年中国纺织业带来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外贸易     
《新理财》2005,(10):5-5
商务部圈定12种外贸违法行为 违规即被公开通报;中国将第11年居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欧盟滞港中国纺织品干9月14日被放行入关。[编按]  相似文献   

3.
纺织品是我国传统出口大宗商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本文以中关纺织品贸易摩擦为研究对象,在了解中关贸易摩擦概况的基础上,就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徐立平 《浙江金融》2007,(5):49-49,44
贸易摩擦的由来1.中美贸易摩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由一个贸易顺差国家迅速变成了一个贸易逆差大国,这其中美元的不断升值致使出口竞争力逐渐削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美国期待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削减其巨额贸易赤字,还指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轻对中国的债务。美国接连在知识产权、纺织品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发难。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服装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中美贸易面临新的形势,本文从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后,中美贸易可能面临的摩擦风险出发,剖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纺织行业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行业,也正因为如此,有关进口国也一向大行贸易保护主义,竭力在这一领域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种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自2005年1月1日起,延续了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被全面废除,这将使许多国家的纺织服装生产厂商如临大敌,他们将努力寻求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1日,统治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到了"后配额时代".这对于世界贸易体制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机遇.但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配额的取消虽使我国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得以一定的释放,但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取消配额制后我国仍然面临着激烈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8.
世界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成为贸易的趋势.而各国的贸易摩擦也日益显现.欧盟的对华纺织品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北方六大重工业集团进行制裁,都是经济领域利益冲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对华纺织品特保争端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新育 《新金融》2005,(9):6-10
今年美国、欧盟相继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起特别保障措施(简称“特保”),成为中国入世以来遭遇的最大的贸易争端,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简述此次贸易摩擦的起源和结果,简要分析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前景及其对金融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1日,统治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到了“后配额时代”。这对于世界贸易体制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机遇。但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配额的取消虽使我国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得以一定的释放,但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取消配额制后我国仍然面临着激烈的贸易摩擦。一、我国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一)我国在配额取消初期出口量暂时激增给人以假象在配额制取消初期,我国原属于配额管理的纺织品出口一度增长幅度很大,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幅度达到了250%,对欧洲达到了82%。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按照十年前乌拉圭回合达成的WTO的ATC协议,发达国家应该严格履行承诺,分阶段地放开配额。但是,发达国家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把比较紧俏的和发展中国家最有出口潜力的那些配额保留到最后,美国保留了90%,欧盟保留了70%,以至于到2005年1月1日体制转换的时候,中国纺织品出口激增。所以所谓配额取消初期我国纺织品出口大量增加是不真实的,是发达国家企图采用贸易保护措施而寻找的借口。(二)“242”条款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2005年一季度纺织品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发展,以反倾销为代表的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其中,纺织业反倾销立案数量急速上升。纺织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雪芳 《中国金融》2005,(14):17-18
记者:最近,大家比较关注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摩擦有加剧之势,从电池到家电,从服装.鞋类到纺织品,似乎贸易争端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端资讯     
欧盟对华政策面临战略性转变与美国的咄咄逼人相比,欧盟在处理对华贸易摩擦的态度上一向是不温不火,尤其在去年纺织品争端处理上,欧、美之间态度迥异给人印象深刻。但是,今年以来的一些迹象显示,这一情形正在发生变化。欧盟对华鞋类反倾销、拟向WTO起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政策等,贸易摩擦几成常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一个事件背后似乎都有美国人的影子。最新印证这势态的消息是,欧盟准备以全新的思维和战略制定对华贸易政策。欧盟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日前在瑞士发表演讲称:在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欧盟必须重新评估同中国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方面。曼德尔森指出,对欧盟而言,  相似文献   

14.
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从西班牙火烧中国鞋、俄罗斯3·12拉鞋”事件、欧洲排斥我国家,到美国在纺织品问题上纠缠不休—随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占据进口国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易争端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目前世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我国,这使得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球化视角的中欧贸易争端及其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对华贸易摩擦的首要发起国,中欧双方在争端中考虑的第一影响变量就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使争端具有了不可避免性和可协调性,并为其提供了动态变化机制,进而使其成为一场欧盟占主动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近期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正是一个明证。中国在博弈中只能也必须积极应对,并力争促成被动向主动地位的转变,即我们在短期内要尽快建立成熟的争端应对机制,长期则要逐步促成比较优势的全球实现和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中国制造"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随着"中国制造"影响力的加大,其所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趋增多。本文从入世后"中国制造"遭受的贸易摩擦入手,指出"中国制造"压倒性的数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制造"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是引发贸易摩擦的诱因,最后提出了减少贸易摩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纺织品的出口,并带动了国内纺织业的发展,但因其存在的高退税率、频繁变动性等弊端,产生了外部贸易摩擦趋多、出口骗税严重、行业发展模式不健康等不利影响,必须对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贸易摩擦为中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美国对华"301调查"以来,中国企业所处的国际贸易环境愈加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考察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贸易摩擦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摩擦显著提高了权益资本成本,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均能有效抑制贸易摩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从业务层面和公司治理层面探究了企业防范、缓解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微观视角提供了贸易摩擦经济后果的证据,厘清了宏观环境变化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理,为贸易摩擦背景下企业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领导权国家维护竞争优势的贸易摩擦研究思路,指出中关贸易摩擦的实质是美国主动采取贸易摩擦策略以转嫁国内危机、延缓中国崛起和维护自身优势,并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危机、日美贸易摩擦和美国确保优势战略等四个方面对这一实质进行了说明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愈演越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手段不断增加,其中以"轮胎特保案"最为轰动。本文以"轮胎特保案"为案例,结合后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呈现的新特点,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