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目前,人民调解工作存在人民调解组织不健全、管理不善、人民调解工作缺乏必要的保障、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技能有待提高加之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建议通过落实经费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规范基层人员调解工作、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式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目前,人民调解工作存在人民调解组织不健全、管理不善、人民调解工作缺乏必要的保障、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技能有待提高加之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建议通过落实经费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规范基层人员调解工作、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式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制度长期以来在解决纠纷、普法教育、社会治理及预防矛盾激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研究主体和视角限定于农村纠纷,旨在对于农村人民调解现状进行探究,并针对人民调解员专业素养欠缺、专案纠纷数量庞大、调解协议执行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提升调解员专业素养、构建专案调解组织体系、增强调解协议执行力等解决方案,进一步健全我国人民调解制度,为乡村法治纾困解难,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解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必须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建立矛盾预警预测制度,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形成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中,各地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纷纷组建并推出如农村、社区的和事佬协会及电视台老娘舅栏目等各类调解组织形式和调解方式方法,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统筹化解矛盾与纠纷,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拟从分析这类老娘舅、和事佬的社会调解功能入手,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3)
伴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大陆涉台商事争端日益增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为妥善处理大陆涉台商事争端,灵活度高且对抗性弱的调解方法尤显重要。建议自调解员的选任、调解组织的完善、调解依据的补强、调解工作成果形式的改进等方面入手,提升人民调解的实效,同时规范行政调解,伸张仲裁调解,创新司法调解。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特点。基层传统的调解工作面临困境,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对当前各类社会矛盾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从调解机制保障、调解队伍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当前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彻底改变以往的调解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要处理好社会多元利益关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整合多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地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司法公正透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要不断调整完善党的政策,关注弱势群体;调整公共政策,坚持社会公正,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提高认识,把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作为建设和谐云南的重要手段来抓;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企事业单位和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整合基层力量,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大力表彰先进;应该将普法教育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与法律诉讼相比,当前的人民调解制度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更贴近实际、更方便快捷和经济实惠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立法不完善、缺乏程序性保障和调解人员素质偏低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国人民富裕安康的伟大进程中,必须依法确认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处理好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与人民调解的关系、切实加强专业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强人民调解理论研究,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人民调解制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刘燕峰 《江南论坛》2021,(11):58-59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复杂、频发等特征.浙江省缙云县通过吸收乡贤参与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组建和推广"正道讲和团"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在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上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纠纷调处的缙云金名片.该创新做法获得了司法部通报表彰,并被新华社《新京报》、浙江卫视、《浙江法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专题宣传报导.总结、提炼和推广缙云县"正道讲和团"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志峰 《发展研究》2012,(7):100-102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通过以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遵化市把争创治安模范城作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把手”,通过抓机制、夯基础、树形象等一系列硬措施,把“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综治工作思路认真落到实处,使全市政治和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重特色,抓关键.市委针对综治工作新形势和我市社情特点,为了更好地形成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的局面,提出了“落实三个转变、体现一个特色”的综治工作总体要求.“落实三个转变”就是落实政法各部门尤其是基层庭所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标准向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转变;治安重点由过去以打破为主向防管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转变;实现综治工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 ,廊坊市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措施来抓 ,通过坚持“五抓五促” ,使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基层干部队伍呈现出了五大变化 :一是在思维方式上 ,由行政指挥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 ;二是在工作方式上 ,由强迫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引导型 ;三是在工作方法上 ,由简单粗暴型转变为民主依法型 ;四是在工作作风上 ,由被动坐等型转变为主动深入型 ;五是在工作要求上 ,由维持凑和型转变为创新发展型 ,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抓学历教育 ,…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作为新形势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本文以2009至2011年厦门市湖里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为研究对象,就现阶段基层人民调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因其高效、便捷、中立、专业等优势,被认为是化解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并得到大力推广与发展。但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主导模式使其面临中立性的疑问,纠纷解决能力仍有待提高,如何能与医疗责任险有效结合仍需继续探讨。未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应转变为官方推动、社会自治型的纠纷解决组织,着力提高其纠纷解决能力,加强中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人员配置、调解程序和技术方法等制度要素上予以大力完善。  相似文献   

17.
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诸如,矛盾纠纷种类的多样化、矛盾纠纷主体的群体化、矛盾纠纷形式的新型化等多种因素汇集一起,构成了当前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新特点.从民间纠纷的新特点阐释人民调解的现状,以期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0,(8):F0002-F0002
2010年上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做好法律服务保障,突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服务经济发展转型中较好地彰显了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化大调解(人民调解)工作,广泛开展“双促双助”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洽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行政调解在化解政府采购纠纷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将行政调解引入政府采购领域,有助于完善政府采购矛盾解决制度体系。笔者认为,行政调解是由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主持的,以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以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为主要对象,通过说服劝导等方法,促使各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矛盾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化的要求,但现有的政府采购矛盾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