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加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权优势在中国公司中逐渐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处于改革开放环境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并探讨中国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和海外区位优势对其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和竞争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最重要的两项优势是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势以及国内市场的支持与经验。优秀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和良好的合作者与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企业商品的知名度与其全球竞争地位正相关。区位因素中与绩效显著相关的指标包括“政府官员及公众对外资的态度”、“外资企业税率”、“政治稳定性”、“许可证的获得手续”和“短期资金的可获得性”。区位因素中与企业竞争地位显著相关的因素是当地政府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投资决策的最终制定者,理解企业投资行为十分必要.本文以沪深两市制造业2003-2005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抽取了1870家样本公司,对投资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滞后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当期的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无形资产投资均与当期的企业竞争优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4.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变迁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具有动态性,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变迁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自身经验和实力的积累,母国所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跨国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其优势的加强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赶超提供了可能的机遇。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夯实产业竞争优势,不盲目追求跨国公司规模。又不能坐失机遇,忽视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能力的培植。要以“走出去”为培植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基本手段,利用好经营环境变化给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变迁所带来的机遇,积极发展中小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5.
6.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走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面对面的竞争中如何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呢?文章就我国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论述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无论通过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跨国公司都将在其中起核心作用。本文从分析关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争论入手,揭示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直接投资对当代国际分工比贸易更重要。无论后发阶段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是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都需要借助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去实现。因为贸易的实质是通过商品流动来间接改善世界资源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优势、效应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启宇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2):15-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了长足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投资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从所有权、内部化、区位的优势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势及效应,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尚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谨慎地分层次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略论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型跨国公司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一般国内企业相比,大型跨国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极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经营规模巨大,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筹资速度迅捷,方式多样,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陈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5)
本文在指出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投资需求、公司治理机制对现金融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对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融资与其投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控制权配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投资则存在着过度投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较为特殊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环境中,CEO对企业战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由于中国权力距离较大,与国外相比CEO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基于高层梯队理论,本文探讨CEO年龄、教育程度和任期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有别于基于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实证研究表明:(1)CEO教育程度与国际化程度显著负相关,教育程度高的CEO倾向于规避国际化战略带来的高风险。(2)CEO年龄与国际化程度呈正U型关系。CEO年龄越小越有动机从事国际化经营,另一方面,CEO年龄越大经营管理经验和社会资本越丰富,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CEO年龄与国际化程度呈正U型关系。(3)CEO任期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正相关。CEO任期越长越有利于打造和谐、高效的高管团队,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13.
笔者基于28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识别出上市公司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种竞争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与技术效率、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短期内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公司绩效的传导机制作用显著,而差异化战略是否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改进公司绩效的机制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2)
行业的成长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税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行业成长性对公司税负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结果表明:行业成长性越高,公司税负越低。区分内部治理(产权性质、公司规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外部治理(法律环境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成长性使得非国有公司、大规模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的公司的税负显著降低,同时使得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的公司税负显著降低。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增加研发支出、加剧融资约束和实施向下的盈余管理活动是行业成长性影响公司税负的重要渠道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研究对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效果褒贬不一.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出发,以1997~2006年10间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公司为样本,对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国有股东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双重作用:总体而言,国有股东相对于非国有股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者利益保护,但在相对控股的范围内,更高的持股比例将导致投资者利益保护更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重述公司的审计师发生变更的概率要低于非重述公司,但如果重述公司上期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师变更的概率会上升;在非国有企业中,未发现重述与审计师变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对国有企业来说,财务重述与审计师变更类型之间无显著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财务重述公司更容易将事务所变更为小所,如果上期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这种倾向更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和审计师之间存在"审计合谋",这一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属性、竞争环境与公司绩效——来自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属性和竞争环境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1)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绩效;(2)股改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明显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而股改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却明显低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3)股改后,在高度竞争行业中,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绩效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在中度和低度竞争行业中两者则无明显差别;(4)股改后,高度竞争行业内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还表明,产权论和市场竞争论二者作用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同产权属性的公司绩效并不相同。根据上述分析结论,本文还就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