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木材国际贸易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木材贸易活动不能停留在简单地补充国内市场木材供给短缺方面,应当以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把握木材国际贸易战略的立足点,通过有目标地扩大木材进口,促进林业直接参与国际资源的配置,获取国际分工利益;通过生产和出口相对丰富的人工林资源等获取国际比较利益,提高我国林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木材国际贸易,需要做好几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及发展,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从1998年开始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连续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现行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影响林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成本和林产品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直接影响我国木材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均衡价格。一、适度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我国木材市场供求及均衡价格的影响1适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木材市场供给的影响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上来讲一般采用短期的宏观调节手段。如调整存贷款利率,从近两年利率调整周期来看平均几个月就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原木进口国别结构与木材资源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森林资源从蓄积总量、人均占有量、林种、林龄结构等方面决定了木材供给能力有限,中国原木的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但依赖国际市场少数主要来源国的资源供给对于中国资源安全和整个林业产业安全是不利的。应该重视国际间限制原木出口的关税调整以及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努力贯彻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规划,通过可持续发展林业应对木材资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领域,是一切生产者和消费者见面的场所。因而从整体上说,分析市场就要分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这样的总体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南方集体林区的木材市场是一个独具特点的区域性市场。同时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分析中认识它在全国木材市场中、在南方林业生产中、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以广东省为例,运用1993-2012年广东20个市别面板数据分析木材供给TFP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集体林区木材供给TFP年均增长率2.5%,对林业第一产业GDP的贡献率49.807%;全省及三大分区木材供给TFP的主要增长源于技术进步;林权改革、税费改革、农业经营格局、人力资本等对木材供给TFP有显著影响,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TFP的敛散格局,基于上述研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木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指其供需特点与供需数量以及供需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市场达到均衡的。当木材需求大于供给时,木材价格将会上升;当木材需求小于供给时,木材价格则会下降。木材产品市场的一切交易活动和价格的变动都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而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产品的供求均衡固然离不开供求规律的作用,但从木材供需本身的特点出发,寻找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途径,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指导,则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木材供不应求,已成为发展林业的一大问题。本文拟运用供求原理,根据我国木材的供求特点,对我国的木材供求规律进行探讨,以找出解决我国木材供求矛盾的可能途径。(一)供求规律是商品供给与需求在价格的作用下运行的规律,一般可通过在同一图上绘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分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及发展,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从1998年开始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连续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现行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影响林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成本和林产品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直接影响我国木材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均衡价格.(作者单位:陈红岳喜华东北林业大学韩哲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基于江西省10县500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有无林地生产道路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正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林地道路建设,解决林农生产经营难题。  相似文献   

10.
南方集体林区木材供给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00,2003,2005年福建省木材生产村级数据,通过Faustmann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框架,考察市场化条件下林农木材生产经营决策行为,评价不同因素和政策可能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成本、资源状况、贴现率及林业政策均对木材的短期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政策方面,对林地制度改革的效果给予肯定,对限额采伐政策持怀疑态度,超限额砍伐现象的存在可能使其完全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新时期生态建设、市场对木材的新需求、调整农户的就业结构、解放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分析了转变我国农村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转变我国农村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充分竞争的木材收购市场,通过资源抵押解决林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完善的林业保障体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培育和拓展新产业,扶持林业龙头企业,让农民成为山林的真正主人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森林资源条件以及市场对木材产品需求的变化,林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应由原木生产转向木材精深加工。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振兴林业的重要途径。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必须解决好七。下几个问题:1.解决好思想观念的转变由于林业企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以木材生产为中。:”的指导思想.使人们对木材精深加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经几十年的发展,而企业经济靠原木生产支撑的思想观念并未完全转变,致使林业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的成效不大。事实上,木材精深加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要高出原本生产几倍甚至十几倍。以1990年国家不变价格计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林改后的福建省为例,通过对农民的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及他们对林业服务主要供给主体的认知调查,探讨切实可行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本研究的成果体现在3个方面:⑴调查了林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⑵调查了林农对政府、社会及市场3个主要供给者的认知;⑶针对林农需求及认知,提出政府、社会及市场3方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相互协调与侧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木材生产为基本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梳理。首先,分析了产量特征及其生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根据产量和空间特征将木材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经济驱动阶段(1949—1978年)、经济为主兼顾生态阶段(1978—1998年)、生态驱动阶段(1998年至今);再次,从不同时期的林业定位、产品需求结构、生产组织形式、科研试验工作几个角度揭示木材产量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最后,本文认为林业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与经济产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中国未来将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双轮驱动,木材成为生态服务过程中的副产品,从而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木材工业产品结构是林业部门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基础,是选择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木材工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林业部门经济结构和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变化,因而,对木材工业产品结构变化的展望是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重大课题。由于木材工业产品结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森林资源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专业化协作结构、生产力的地区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等。我们仅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木材加工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省辽宁省为样本省,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对辽宁省林业科技服务供需匹配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林业科技服务供需匹配程度不佳,科技服务供给数量以及结构不能满足林农需求。同时,应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了科技服务供给特征、政策特征、林业经营特征、农户特征等因素造成的农户对不同类型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影响的差异性。最后,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以提升林业科技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匹配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林业的基本生产因素——林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之间缺乏明确的联系,因而限制了地区木材供给量的分析,木材供给量的经济模型充其量进行了短周期的估价,对于长周期的调整,仅进行了模拟分析。林业生产技术的有限研究,过去一直集中于单株林木或小块林地。在本文中,我们利用限制利润函数论述了多种产品大区林业生产的特点,限制利润函数和非限制利润函数与普通生产技术之间的对偶性,再加上双凸性条件使我们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用近代经济学的观点,在理论上研究立木供给问题的先驱者有岸根卓郎、半田良一、野村勇教授等。他们的立木供给理论是在木材供需矛盾突出、木材价格高涨的50年代相继发表的。但时至今日,经过近30年,林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进口材增加,木材价格低落,农山村的劳动力不足以及高龄化等,日本林业的形势极其严峻。林业经营者的立木供给  相似文献   

19.
改进集体林业政策 加速集体林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集体林业政策的反思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天然林对木材供给的贡献率趋于下降,人工林对木材供给的贡献率趋于上升的特征。这种变化的实质,就是在木材供给上人工林对天然林的替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森林资源禀赋有很大的不同,开展这种替代的迫切性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天然林资源禀赋极为丰富,森林的永续经营产量能满足木材需求的国家,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替代行为。而在天然林资源禀赋极为稀缺,森林永续经营产量满足不了木材需求的国家,则会出现这样的替代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人均天然林资源越丰富,进行这种替代的迫…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刘捷  齐崇辉 《绿色财会》2004,(12):13-15
一、我国林业投资结构的几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百业待兴,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林业投资主要投向木材采伐和加工业,旨在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基本生活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这个阶段的林业投资结构,主要是以木材生产和加工为投资主体,在统购统销,计划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以"边生产,边建设"的投资方式,形成了林业投资先天不足,对林业欠账过多的局面.这样的投资模式是在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形成的,反映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