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庞永强 《中国经贸》2012,(4):168-168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形势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改变,信息技术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应用到企业之中。在信息化时代下,会有机遇也会有挑战。信息技术的次次革命都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财务会计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企业应该利用这次机遇,在会计信息化的时机下,以企业流程再造(BPR)的理念为指导,重新设计会计业务流程,使其完善和革新,确保能够更好地提供决策和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方英 《中国经贸》2012,(8):88-8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乘信息技术之势汹涌而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正迅速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推动了众多企业进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业务流程改进、业务流程再造甚至业务模式再造,其中又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叶勇 《理论观察》2007,(2):38-39
以业务流程再造为理论支撑的政府流程再造改革模式日益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当代中国政府在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分析其产生缘由并探寻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便成为我国行政改革诉求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对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借鉴这一理论和经验,加快解决我国电信企业现存的问题,提高企业效率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战略结构模型的经验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流程再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战略,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一项重要动因,业务流程再造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战略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战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子分析可以为理论模型提供较好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赵向东 《中国经贸》2009,(12):21-22
在回顾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和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新思路,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优化设计和消减人的不确定性的问题解决方式,旨在提高业务流程再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充分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积极推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以及使企业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也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财务业务的流程再造在企业整体业务再造中是有代表性的,因为财务业务工作与企业其他业务工作有广泛的联系。但是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推行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阻力,需要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较好的解决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财务会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应该以企业流程再造(BPR)的理念为指导,借助会计信息化的有利时机,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会计业务新流程能更好地提供决策及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其卓运营能力,而运营能力的基础是公司的流程管理。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通过流程再造获得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流程再造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流程在造的方法系统化改造与设计方法;流程再造的主要有特色流程主持人,再造小组与再造总管。流程再造理论引起的变化主要有工作变化与组织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开展业务流程再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  殷志云 《改革与战略》2006,(11):114-115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本文从理论方面探讨我国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分析我国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对我国企业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最早研究业务流程再造问题的美国学者迈克尔·哈默等人认为,"再造,就是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彻底的、急剧的重塑,以达到极致的飞跃。"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交易中心")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单位,在正式挂牌运行前后,中心大胆创新,学习和引入流程管理理论和技术,再造业务流程,以公共资源交易的流程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业务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效果。一、再造业务流程,创建创新型机构组织针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四川省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再造管理革命的新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可·哈默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概念。他在与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辟合著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对企业再造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随后,企业再造(BPR)运动迅速兴起于各发达国家,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管理革命浪潮,它被喻为是继70年代以日本为先导的全面质量管理(TQM)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商革命。1996年,在我国的上海成立了“企业再造研究中心”,至此,我国的管理学界和工商实业界在反省过去的理论和正在运作的企业流程中,开始了广泛的探讨和实际改造实践。 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  相似文献   

13.
冯国灿 《中国经贸》2013,(12):54-54
本文先介绍业务流程再造的含义,然后分析过程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作用,研究流程再造是实施过程方法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持续改进提供了方向等三个方面.论证流程再造对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具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这已不是一个封闭的时代了。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革命使我们可以用身体感受到巨人的存在。在我们仍然用拍脑袋、靠灵感的方式经营着企业的时候,国外却进行着实实在在的管理变革--从业务流程再造,到供应链管理,到战略协同……仅仅在几年间,国外企业已历经数次变革。而在中国,作为最优秀企业之一的海尔,也不过刚刚开始业务流程重组的尝试。这是中国企业的裴哀!这是中国咨询业的无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正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运作方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组织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和深层次的震荡。因此,行政组织的变革不可避免。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概括了技术革新对组织变革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信息技术对行政组织的静态影响,主要从人员、技术以及两者之间的整合等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信息技术对行政组织运作的影响,主要包括内部信息流动、流程再造以及与公众关系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流程再造(BPR)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适应未来的有效手段。而目前许多企业对流程再造的本质理解不足,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本文详细论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管理引发新一轮流程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强 《山东经济》2003,(5):34-35
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可以将核心企业内外部资源统筹优化配置。扩展资源配置的范围。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中介环节,节省交易费用。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有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将引发新一轮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再造和集成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真正实现高速、高效,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郑艳 《浙江经济》2002,(1):56-56
自从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共同撰写的《企业再造》一书问世以来,业务流程再造(BPR)顿时风靡全球企业界。业务流程再造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既让许多企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也使不少企业陷入更深的泥潭。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究竟是福是祸?许多企业在推行 BPR 失败之后会有这样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认识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罗·阿伦于1994年出版了《银行再造———存活和兴旺的蓝图》一书,正式用“reengineeringthebank”来整合、诠释其一贯倡导的银行经营变革理念。阿伦推崇迈克尔·哈默对再造的诠释,在援引哈默再造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对银行再造的间接界定,可以表述为:银行为了获取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显著性的改变,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这是一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从此定义出发,国内某些学者明确提出流程和本质性变革是银行再造的内涵所在,并称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核心使命,业务流程、根本性、彻底性…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cngmeering,简称BPR)首先是迈克尔·哈默(MichaclHammer)在1988年提出的。他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css Review)上发表文章告诫经理们要重新思考他们的业务流程,而非简单地投资大量的信息技术来稿自动化。他敦促商界人才:"彻底铲除,不要自动化"。他的论据是,信息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停止斗争,共同工作。也就是说,压缩业务流程和消除不必要的多余步骤要比采用复杂的信息系统支持目前的流程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