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刺破公司面纱,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传统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它以实现个别正义为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公司人格独立理论漏洞填补者的角色,但如果不恰当地适用该制度,又会导致整个法人制度处于不稳定状态,违背了创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宗旨。我国的新《公司法》正式确认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原则、适用条件及适用情形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一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矫正机制,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这一制度,但并未明确规定"逆向揭开公司面纱"。本文从"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的涵义、法理依据、适用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试图为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论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母子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应依法进行活动,但是在我国,母子公司滥用独立法律人格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需引入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是从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引申而来的,本文从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债务具体如何承担几个方面对此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于2003年在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得以确立,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导致在适用过程中问题重重。通过论述该制度含义及其在我国的现状,分析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力图达到探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适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浅析公司法人格制度的特征和价值,探讨了我国公司法中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母子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应依法进行活动,但是在我国,母子公司滥用独立法律人格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需引入公司的人格豆腐制度,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是从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引申而来的,本从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债务具体如何承担几个方面对此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内外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表现以及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运用情形,归纳了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的条件和背景,指出了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主体要件、行为要件、主观要件和结果要件。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尚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应借鉴世界各国立法经验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尽早修改《公司法》,增设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专章,将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滥用法人独立人格情形特定化,对适用公司法人格否定制度的条件、场合及除外规则等加以具体、细化,确立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从而达到完善公司法人立法、司法,建立完整的法人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种保护公司债权人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在于法院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否定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让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在这个意义上,修改我国公司法时,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于完善股东民事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新公司法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于矫正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体现民法的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公司法的第二次修订中适时地增加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本文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揭开公司面纱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原则的颠覆和例外。本文着重于讨论最低资本与揭开公司面纱之间的关系。笔者从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出发,阐述了营业执照的颁发对公司独立人格的作用,并在详细分析几种出资瑕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将出资未到法定最低资本要求作为揭开公司面纱之条件的做法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2.
有限责任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适用于继承法中的限定继承制度和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具有降低风险、鼓励投资的优点 ,但同时又导致逃避侵权责任、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 ,对债权人有失公平。对此 ,应以公司资本原则、公司人格否认和强制保险予以补救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践性难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践的最大难点是如何界定"滥用",以防止该制度本身被滥用。这一作为有限责任制度的否定制度,是专为股东而设的,因此,"滥用"的主体只能是公司股东而不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于"滥用"的本质是股东缺乏正当利益的行为对利益平衡的破坏,因此,"滥用"的界定应当以"本身违法"与"正当合理"为其原则。正当合理原则着眼于结合行为的后果而强调行为的目的,这一原则在保障公司自治性的同时,作为一般条款能够对实体法律制度存在的漏洞起到价值补充作用,符合权利的要义。具体列举的"滥用"行为,至少包括股东操纵股东会、公司财产、人事、业务不独立以及公司形骸化、股东出资不实等,特别应该明确的是,只有公司的实有资本不足与股东出资不实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以"滥用"的法定理由,在个案中否定公司人格,直索股东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06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规定,但对该规定的理解始终存在着道德责任说与法律责任说之争。在明确争议话题是一种关于法律解释的实然性判断前提下,无论采取语法解释、系统解释还是历史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解释结果是:《公司法》第五条所言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承诺性法律责任,该责任在标准上高于法定责任,以企业自主承诺为承担方式,以通过认证从而获得消费者认同为对价,通过信息披露制度接受政府与社会监督。引入承诺性法律责任的概念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社会责任无法由法律确定具体标准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含混不清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论有碍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基于对企业效率内涵演进的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理应囿于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之内,在这一边界内有众多的、可以清楚描述的具体责任需要企业履行.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而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和有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表达为“天秤模型”,强调企业应该在创造经济利润的基础之上,对股东、政府、员工、债权人等相关利益团体,积极承担经济责任、法律法规责任、社会伦理责任、自愿性慈善责任;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采用我国石化塑胶及汽车行业共10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存在为提升企业价值而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7.
对法人涵义和其特征的考察发现法人与独立责任间必然联系的观点值得怀疑,在对法人制度的历史考证和现代世界主要国家法人制度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法人人格要素分析,论证法人与独立责任不存在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实证研究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态关系,探寻企业外部治理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良好的法律环境,相应提高了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水平;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媒体报道对公司的监督效果增强,反映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也是民众呼声最高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已非常完善,食品监管执法不力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国食品监管执法缺陷表现在执法理念落后、监管体制混乱、执法不严、问责不力等方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要破除执法运动主义,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日常化;要严格执法,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加强问责;要发挥国家和社会的作用,落实食品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国外理论演进及最新文献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国外学术界主要持有传统经济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两大观点。基于企业决策过程完全理性的假设,传统观点认为企业的功能是经济性的,而经济价值是度量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企业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社会责任观点则明确指出企业要实现利润增加和价值提升,就必须主动承担与相关利益群体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