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合可通过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来影响参合农户医疗消费。当CHNS调查数据排除掉新农合逆向选择问题时,道德风险和诱导需求则共同决定了参合农户医疗消费,那么,系统地研究新农合道德风险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就可以间接推导出诱导需求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降低了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导致患病率略有上升,医疗服务需求小幅上升;另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能够及时就诊,其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所降低的医疗消费量,相当于农户因新农合承担部分医疗消费而增加的医疗消费量,由此可知,参合农户增加医疗消费的幅度较小。因此,大幅上涨的医疗消费归因于医生诱导参合农户消费更多医疗服务,并且诱导需求主要发生在医治小病(门诊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对山东邹平、河南上蔡、重庆巫山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新农合的制度现状,通过建立全国和三地区影响参合率的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2009年初新医改政策的出台,提出改进与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4、2006、2009和2011年数据,利用集中系数和指数分解方法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自付医疗支出筹资的影响,以及新农合对农民自付医疗支出不平等改善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自付医疗支出筹资方式存在不平等,但不平等程度逐年降低;在对影响自付医疗支出公平性的因素分析中,新农合制度显著减少了参合农民的自付医疗支出,对自付医疗支出不平等的改善贡献率由2004年的0.31%增加到2011年的4.21%.该结论对全面评价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是否能有效缓解农户的因病致贫?缓解作用程度如何?哪些因素又会制约新农合对农户因病致贫的缓解作用?厘清这些问题是完善新农合制度、保障新农合目标顺利实施的前提。 方法/过程 基于生存分析视角,采用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微观数据,对新农合的贫困缓解效果及其异质性展开研究。 结果/结论 新农合对因病致贫的缓解作用因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医疗服务供给状况而存在差异: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供给状况较好的地区,新农合显著降低了农户因疾病陷入贫困的风险;而在道路状况较差、没有公共汽车站、医疗床位数和医务人员数较少的农村地区,新农合对农户因病致贫的缓解作用不显著。以上外部环境因素对新农合反贫困效果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5.
起付线、保障率和封顶线是新农合补偿制度的三个要素,其设定不仅决定新农合制度是否能起到合理引导病人就医的作用,而且对新农合基金的安全也存在着重要影响。寿光市的实施情况显示,在参合农民中依然存在着实际补偿率较低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补偿制度的不合理和管理理念的落后,应该通过灵活设置封顶线、改革总额预付制度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农合建设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消费意愿是影响农户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消费意愿尤其值得关注.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意愿不容乐观,个体和家庭特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对农户消费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社会保障水平对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现状出发,分别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成效和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应该逐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条件及提高其服务水平;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参合意愿。  相似文献   

8.
提高新农合基金统筹层次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新农合基金的县级统筹给新农合基金带来了监管困难、调剂空间狭小、损伤保险的公平性原则等问题,并且会影响参合农民的就医效率。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统筹层次不仅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有利于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NCMS)自2003年试点并逐步推广以来,成效显著。在绩效审计中发现该制度推进过程中面临着筹资水平低、保障程度不高、报销比例设置不合理、农民受益面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依然严重等问题。需要尽快完善新农合的法规体系,强化农民参合意识,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稳定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加强新农合监管机制的建设,完善新农合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改革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布局,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加快新农合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促进新农合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已经运行了10年。这一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地域和人群范围的全覆盖,已经得到广大农民的广泛认可和参与。但这一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认识不足、资金管理不规范、参合农民受益面小、医药费用高以及基层卫生资源短缺等仍比较突出。通过对上述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扩大参合农民收益面,多途径降低医药费以及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从而使这一利国利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外开放的差距。选取我国欠发达地区12个省区近3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与东部、中部和全国水平进行对比发现:对外贸易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而FDI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显,这显示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对外贸易和FDI的制约。因此,在“十二五”建设中,欠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青 《西部金融》2010,(2):29-30
小额信贷是我国农信社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方式,在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户的调查,考察农户小额信贷特征,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知程度三类基本因素对农户小额借贷需求与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的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方法检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参合农民健康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农合减少了农民过去四周患病率、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慢性病发病率,特别是对没有其他医疗保险群体以及60岁以上年龄段的群体.本文的研究充分说明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健康,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惠及8亿农民的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由于新农合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合的推广及有效实施,因此,解决新农合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让新农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南TJ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深入调研,发现作为需求方的农民存在参合积极性不高、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作为供给方的乡镇卫生院存在服务能力差、患者满意程度低等问题;作为监管方的县合管办存在筹资困难、运行效率低等问题。需要根据新农合制度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方、供给方、监管方等三大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对新疆12个地(州)288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表明,农村信用社贷款需求对象为中等文化程度、从事种植业、对正规金融机构有一定了解的农户。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根据各地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作差异化调整,发展农村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欠发达县域实际情况,通过扩展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构建欠发达县域生产函数并选取变量,运用安徽省北部地区16个县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对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对于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农业资源禀赋,以及人力资本投资虽然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但是这种效应比较小;而制度因素对于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作用。最后基于这些实证结论,并针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经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期促进"三农"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从微观上讲,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情况是农户流转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作为研究对象的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微观调研数据,对影响苏北地区农户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中的"受教育年限""承包地面积"及"是否参加新农保"等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行为具有较强且较普遍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政策性金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是解决农户融资需求的制度安排。本文利用对河南农户的问卷调查和prob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尽管农户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但也存在较大的融资需求;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和年收入对政策性融资需求有显著性正向影响,而农户经济活动类型对其有显著性负向影响。本文基于制度建设视角,针对影响农户政策性融资行为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农合参合率极高的状况下,新农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对近300份问卷,采用压力—状态—回应概念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多种因素的促进下,农民高度参合具有可持续性;但是,新农合同时又面临明显的压力,农民在医疗服务质量、住院收费名目等方面很有意见。应从合理配置基层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新农合的认知度、透明度、信托度;对新农合管理机构实施结构治理等方面入手,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