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蜀质量跟踪》2002,(22):17-17
今年12月31日,我国所有的药“健”字批准文号都将被取消,2004年1月1日,市场上所有的药“健”字号药品将一律不得在市场上流通销售。今后的保健药品只能有两种身份:药品或是食品。  相似文献   

2.
从近日在京召开的2000年全国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 ,今年将启动整顿中药保健药品工作 ,争取年内完成。从2004年1月1日起 ,“健字号”药品将在市场上销声匿迹。据悉 ,关于开展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的具体方案不日即将出台。这次中药保健药品整顿的范围为各地卫生厅局按照卫生部《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批准的中药保健药品。自2000年1月1日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公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批准文号的中药保健药品名单。撤销批准文号的品种立即停止生产 ,2002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健字号”将退出中…  相似文献   

3.
这些貌似药品,实则为普通食品、消毒用品和保健食(用)品的“山寨药”,没有任何有效成分,要么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不仅容易欺骗消费者使用其治疗疾病,严重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注意医疗单位药品资金的种种小金库李永祥医疗单位主要是指各类医院、卫生院、保健康复中心、卫生防疫部门等。由于医疗管理体制的改革,医疗单位只得靠创收保经费、求发展。而诊疗服务收费长期偏低,以致形成“以药养医”状况。医疗单位凭借行业优势,以药生财,因受自身...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开展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将撤销中药“健字”文号,把中药保健药品统一纳入药品管理,不符合规定的品种将被撤销。此信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全国2000多  相似文献   

6.
资讯     
岂容药品换个马甲就涨价?日前,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中发现,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疗效明显但价钱便宜的药品。这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凸显出当前我国药品“降价死”怪现象:药品降价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和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中药材掺杂掺假、网上违法售药等药品安全突出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两打”主要是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行为和违法经营行为。重点针对当前存在的中药违法生产、中药材市场掺杂掺假、网上违法售药等突出问题;“两建”主要是建规范和建机制。在专项行动期间,监管部门将监督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制定出台加强中药材管理、网上售药管理和药品委托生产管理等规定。  相似文献   

8.
国药准字号,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是药品上市销售的法定批准依据。但就是这些不容人怀疑的国药近年来却频频伤人:今年5月,“齐二药”事件。假冒“亮菌甲素注射液”流向全国8个省份,导致了11人死亡。“齐二药”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8月3日卫生部紧急叫停安徽华源生产的“欣弗”注射液。自7月27日青海省报告首例不良反应病例以来,10个省(区)共报告80多例不良反应病例,其中死亡报告6例。无论是齐二药还是华源,均是通过国家GMP认证的正规药品制造企业,他们生产和销售的药品都是通过合法渠道流通的“国药准字”号,这让公众对国药安全和药品市场监管深感担忧。“从‘齐二药’到‘欣弗’,有关部门的处理方式几乎一样:事前不知道,事发才严查,查后又违规,联系到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药品安全事件,足以暴露出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缺失”,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卫生工作者协会会长赵学铭评析说。授完权威认证,就成“甩手掌柜”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被要求实施GMP强制认证。只有通过这个认证的药厂才有资格生产国药准字药品。但GMP只是一次性的认证许可。赵学铭说,部分药监部门在授予药品“国药准字”的权威认证后,就成了监管上的“甩手掌柜”,找不到跟...  相似文献   

9.
人们不难发现,如今在药品商店所见到的药品多为“精装版”,原来简易却实用的包装已经不多见了。有些药厂甚至将其“铲版”,专门生产精装药品,以至于出现了药品包装上“贵族型”、“豪华型”、“礼品型”等倾向。有不少药品,其包装价值大大超过了药品自身价值。据有关人士调查了解,目前药店里所销售的成品药,尽管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仅仅因为包装不同,售价竟然相差数倍。例如,某药厂生产的“肿节风片”,一瓶药有100片,售价为25.5元,而精制盒装的“肿节风片”,尽管用法、用量、疗效均与瓶装的相同,每盒只有24片,价格却高达26.4元。精…  相似文献   

10.
告急、缺货、断顿??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等低价药此前频频出现这一现象,个别药品甚至“一药难求”。如何“拯救”低价药?日前山东省卫计委正式发布通知公布低价药清单,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低价药品清单内品种外,取消了81种西药、163种中成药最高零售限价。同时明确采购方式,省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对符合资质的低价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直接挂网。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举国上下对“齐二药”假药进行全面围剿之时,重庆“回锅药”事件却以《重庆晚报》的“道歉”而暂时告终。在中纪委、国家药监总局的督导之下,“回锅药”事件最终真相大白。2006年5月23日,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部分企业领导、专家、研究人员共同深入探讨了“齐二药”假药的教训。与会嘉宾达成共识:药品是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2.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在创建“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百佳医院”活动中,认真贯彻百佳医院的标准,严格控制进药渠道,规范管理行为,严把药品质量关,坚决杜绝假、劣和过期药品。重医附一院领导高度重视药品质理管理,严格审定进药渠道和进药程序。医院对病人作出承诺:如果医院给患者用了假药,医院将以1:10的比例赔偿给病人。该院对药房的药品每月全面检查1次,病房小药柜每季度检查1次;对于没有期限规定的药品,除紧缺药品外,只要超过5年,一律清除。迄今为止,医院未收到过1例关于假、劣和过期药品方面的投诉。  相似文献   

13.
价格不菲的保键食品和保健药品未必真的“保健”。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号称添加了人参、灵芝孢子粉等名贵中药的保健品“香港阮氏喘立停”,竟然是用玉米淀粉、麦芽糊精等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质量与市场(质量)》2004,(11):i017-i017
今后,由政府定价的1000多种药品价格将继续降低:过高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收费标准也要降低;市民就医时,除部分特殊药品外,任何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得限制就诊人员持处方到其他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零售药店购药。据广州市物价局有关人士介绍,药品定价分三种情况:分别是政府定价、政  相似文献   

15.
网上或报刊上邮购售药的“军队医疗单位”都是假的。广大消费者切勿从这些根本不存在的“军队医疗单位”邮购药品,以免上当受骗。近年来“,解放军基因学研究院糖尿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哮喘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研究院高血压研制中心”“、中国军医学皮肤病防治中心”等“军队医疗单位”在网上或报刊上频频出现。广告做得也非常逼真,专家照片、交流活动、表彰证书、各种题词等一应俱全;出售的药品主要集中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性病等领域,也有治疗哮喘、疝气的;几乎所有的药都号称“攻克难题、疗效神奇、永不复发”。这些不法分子根本没有从医资格,却假冒军队医学专家误导患者,给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以很大的“真实性”假象。他们主要以邮购方式售药,有的病人服用假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军队医疗单位”邮购售药皆骗局  相似文献   

16.
《大众标准化》2014,(7):33-33
从感冒药到降血压药,从抗癌症的“仙丹”到减肥的“灵药”……网上购药的群体大部分都是通过QQ群、聊天室和互联网上的口碑效应,确定自己买药的途径,不仅不清楚网上药店的资质证明,甚至就是拿到药品也读不懂药品说明书。  相似文献   

17.
审计广角     
审计广角药品购销中的“让利”行为应予重视审计发现,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以给患者试用新药为名,直接到医疗单位洽谈药品购销业务,双方达成协议后,再由生产厂家到药6发个、IL办理购销千筵.而药厂的“计利”则直接留在了医院。这种“利”形式较隐蔽,不易被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8.
如今,市民家中大多数有家庭药箱。然而由于市民缺乏鉴别力,有些假药混进了家庭药箱。一位姓李的市民向笔者反映:他时常腰疼,由于最近疼得厉害便住进了医院,当他把常吃的“坐骨腰痛丸”拿给医生看时,医生拿着那盒药仔细观察后说,这盒药很可能是假的,真药是黄色或棕色粉末,而医生将那药从胶囊中倒出来一看却是纯白色细末。笔者就此咨询了省药品部门的有关专家,据专家介绍:市民家里大都有个药抽屉,好多市民习惯自己购买一些药品用于自我保健,比如一些常见的小病感冒、发烧、咳嗽,还有一些小的伤如划破或跌伤,都靠自备药。但市民家中药箱都不规…  相似文献   

1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连续发出3个通知,要求有关地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厉查处假药“增高助长灵”、假乙酰胺注射液、假龙胆草等。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透露,有些新闻媒体近来刊登的“增高助长灵”的药品广告,经核实,其药品批准文号(卫药准字(1998)...  相似文献   

20.
短讯     
《福建质量管理》2005,(5):29-29
福州药监下半年主抓“两G”、“两网”本刊讯日前福州市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在连江县召开,福州市药监局局长吴兴发对下半年工作作了部署。据悉,下半年,福州药监局将主抓“两G”认证后的跟踪检查,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并扎实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全面开展规范医疗机构药房(库)建设,进一步做好药品分类管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