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充分就业社区是指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劳动保障部提出.充分就业社区应体现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登记失业人员和持《就业援助证》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零就业家庭”现象基本消除:二是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的环境宽松,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三是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一、社区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走上了工作岗位。据调查,到2002年6月末,全市社区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6万人,占全市安置再就业人数的29.3%。我市社区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葛炎 《中国就业》2007,(1):48-49
湖州市于2006年3月在市区114个社区中选择了39个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单位,截止2006年9月底,39个试点社区已开发岗位2500多个,使246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8人,达到了消除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家庭“零就业”目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年度考核目标,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社区区位优势,力促社区内失业人员就近就业,今年初,古塔区福德社区以辖区内各居民楼为单位,建立了“就业信息快递站”,着力做好对社区内就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失业人员开通一条就近就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就业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劳动逐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大量协保、失业人员回到社区要求就业,街道社区的就业压力增大。去年对静安区各街道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达2640人,迫切要求就业的“4050”人员有1544人。在这一范围内,各街道居委会又进行了逐个排摸,统计出我区就业条件较差、生活较困难的特困人员为1278个。  相似文献   

6.
社区就业社会保险机制当前是指为解除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再就业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所采取的,由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机制既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再就业的需要,也是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权益的需要。为了掌握我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有关社区就业机制的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机制的对策,笔者选择了省内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处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不同水平的青岛、济南和菏泽三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影响社区就业社会保险机制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构建社区就业社会保…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如何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既是政府的“民心工程”,也是我们社区就业援助员的责任,更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吴强 《中国就业》2006,(12):47-47
马鞍山市大北庄社区位于该市中心城区,有2400户,7600多人,辖区内有下岗失业人员928人,持优惠证人员625人。近几年来,大北庄社区把全心全意为下岗失、世人员服务作为工作理念,将社区再就业作贯穿于各项丁作之中,千方百计帮助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使社区再就业工作稳步扎实地推进,社区就业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意见,规定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四类人员可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这四类人员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准备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持经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的下岗失业凭证和社区、居委会出具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短波快讯     
济南市文东街道促进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了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济南市文东街道率先开展了创建“就业无盲点”社区试点活动。截至目前,摸底调查新增下岗失业人员65人,现已安排再就业人数52人,占摸底调查登记人数的80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曾经的下岗女工,吴若颖当上社区就业援助员后,充分理解失业人员的心情和渴望,她用耐心,真心和责任心,默默地帮助社区一个个就业困难人员找到就业岗位,实现了再就业。看到他们感恩的笑容,吴若颖更加满怀激情,继续恪守这份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五奎 《中国就业》2009,(8):49-49
新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朱性福提出,全力构建关注民生“五张网”:一是构建社会充分就业网,使人人享有就业机会。开展“两充两满”(即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和满员行业、满员企业)创建活动,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57万人。  相似文献   

13.
裘梦露 《中国就业》2013,(10):38-39
当太阳在头顶上火辣辣地照射着,强烈的阳光直射得人眼睛白晃晃,吴英芳早已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如今,上门走访、掌握社区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已是吴英芳每天的必修课之一。为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状况,吴英芳勤于跟踪了解,准确、及时记录社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动态,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多方面、多渠道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现在,双东坊社区的劳动力就业率已达到9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2%,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区也连续四年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在去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就业先进表彰大会上,吴英芳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4.
社区建设是一个新兴工作领域。在解决就业方面,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绿化等服务性质的社区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下面,结合汕头实际,就发展社区服务,开拓社区就业谈几点看法。一、发展社区服务业对于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  相似文献   

15.
威海市以社区为依托,已在中心市区的三个办事处辖区内开展创建“再就业先进社区”活动,深化再就业援助行动,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第一阶段使“4050”(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人员中有就业愿望者全部再就业的基础上,今年实施第二阶段,力争现有的就业转失业人员中有就业愿望者基本实现再就业,创出一批“零失业”社区;“十五”后期的两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就业援助年”,政府为此推出了多项援助措施。而就业援助员制度就是政府落实就业援助的一个主要措施。作为主要在社区开展就业保障政策宣传,帮助居民进一步理解各项就业保障政策,掌握本地区失业、协保人员的状况,跟踪就业特困群体和享受岗位补贴人员申请失业补助金情况,定期上门家访,配合做好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接受就业保障其他工作的就业援助员在四、五、六三个月中对促进本地区就业,实施就业援助行动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南区坚持以社区商贸集市为依托,以着力打造创业无障碍社区为目标,针对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利用街道社区独特优势,采取“八跟进、八帮扶”,强势推进创业孵化工程,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铺平道路。目前,全区81个社区居委会建立非正规就业组织327个,建立创业街、园、市场10个,3185名失业人员实现创业梦想,带动就业6900多人。宣传引导跟进,帮扶理清就业理念。针对失业人员存在的对创业有关政策不了解、思想不解放、择业观念陈旧等实际问题,市南区劳动保障局通过两条指导线展开宣传引导。一是利用失业人…  相似文献   

18.
葛炎 《中国就业》2006,(5):35-37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拉近与失业人员的亲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判断协调能力、驾驭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是当好社区就业援助员的必备条件。”这是浙江省湖州市凤凰街道四社区就业援助员陈玲玲日前接受笔者采访时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豫园街道地处上海老城厢,地域面积0.76平方公里,居住着6万多人口。失业、协保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就业矛盾突出是豫园街道的社区特点。随着政府促进就业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4050”人员的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劳动力市场呈现相对平衡,与之相  相似文献   

20.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纽带,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基层单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得如何,对劳动保障就业工作的开展关系极大。海拉尔区 (以下简称“海区”)2003-2005年就业再就业规划目标提出的3年内安置10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目标,目前已经基本实现,这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立和发挥积极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