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税前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法规计算确定的 ,应税利润是根据税法有关规定计算确定的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 ,按会计利润计算出的当前应负担的所得税额与按税法计算出的应交所得税额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永久性差异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再递延 ;时间性差异则要按收入、费用配比原则 ,递延到以后的会计期间。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在以后的各期转回或消失。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企业所得税实行分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由于企业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差额,在缴纳所得税时,企业应当按照税收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数额交纳所得税。 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之间的差额,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  相似文献   

3.
白建平 《会计师》2010,(8):34-35
<正>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进行规范(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存在差异。会计遵循的是公认的会计原则,税收遵循的是税收法规,由此产生了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尚未颁布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准则,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遵循财政部于1994年6月29日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基本借鉴了西方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在内容方面简略了许多。本文就《暂行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以下简称《IAS-12》)共同涉及的所得税会计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一比较,并提几点建议。一、计税差异我国《暂行规定》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利润与计税所得差异的主要内容会计利润与计税所得出现的差异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一类是时间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这类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核算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与旧会计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期间按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所得税准则的这次修订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要修改,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指明了中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陈鲁 《会计师》2012,(4):25-26
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与旧会计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期间按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所得税准则的这次修订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要修改,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指明了中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各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对所得税的性质有"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不同的观点。其本质是如何处理收入与费用问题。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定不完全一致,所以对当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规定也不同,由此产生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随着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上对这种差异主要采取  相似文献   

9.
浅谈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债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是我国税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税种,所得税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所得税的计算、记录、交纳和跨期摊配。跨期摊配问题的实质是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之间时间性差异所造成的纳税影响的会计处理。这是所得税会计中最重要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一、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及其差异税前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的程序确认的、在扣减当期所得税费用之前的收益。确认税前会计利润的目的是尽可能精确地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纳税所得,它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江  武凤枝 《会计师》2011,(7):68-69
<正>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如何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  相似文献   

11.
钟田丽 《上海会计》1997,(12):15-17
一、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众所周知,会计与税收各有其不同的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企业特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出现差异。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1994年修改草案,产生的差异包括暂记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其他差异(永久性差异)两种。。暂记性差异是指应税资产或负债额与资产负债表帐面额之间的差额,当资产或负债帐面额被转回或支付时、将产生未来期间按应税利润计算的应税额或减免额。在未来期间内应付的所得税数额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未来期间内可抵减的所得税数额就是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一、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及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分离产生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会计和税收是整个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由于两者的目的和目标不尽相同,因而分别遵循着不同的原则,规范着不同的对象.这样,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会计收益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之间便会产生差异.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就要求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对某一会计期间的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和反映,这是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应税利润是根据税法有关规定计算确定的,税前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政策计算确定的,税法与会计各有其不同的行为规范,致使应税利润与税前会计利润之间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  相似文献   

14.
会计制度与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应具体分析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原因、具体表现并对两者的衔接进行相应的探讨,力求实现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刘斌 《上海会计》2001,(4):45-46
在美国所得税会计中,为了体现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可以设置“备抵计价”帐户,用以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中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而可能给企业造成不能实现的税收收益,避免企业由此而可能产生的损失。尽管我国目前尚无类似的规定,但其相应合理的内容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对此进行简单介绍,并作必要探析。 我们都知道,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对所得的相关条款的不一致,使得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往往会产生差异,这些差异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两大类。在暂时性差异中,若应税利润小于会计利润,称之为应税暂时性差异;若应税利润大于会计利…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各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对所得税的性质有“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不同的观点。其本质是如何处理收入与费用问题。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定不完全一致,所以对当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规定也不同。由此产生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随着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二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上对这种差异主要采取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究竟如何对二之间的差异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本试着对一些处理方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所得税是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其计税依据是企业全年的所得额。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所遵循的原则不同,尤其是在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造成按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税收利润(即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确认时间不同产生永久性或时间性差异。由于会计利润和税收利润存在差异,因此要求在所得税申报时应当以税法认定的利润口径进行申报,将会计利润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将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纳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全球化、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多样化,对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逐步趋向规范、合理。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目的和适用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企业会计收益与按税法规定核算的企业应税所得之间存在诸多不一致,给企业会计工作、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尤其是充分考量中国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变化而制定的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更是在许多方面引起了本已存在的差异更进一步的变化,而且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如何协调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是有关部门和专家需要注意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协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会计与税法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是所得税会计理论的核心。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科目设置的调整有: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调整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将"递延税款"调整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在旧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旧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时,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企业应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