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存在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奇迹"——40年来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文章将从历史中的案例和中国的本身的特殊性来分析,中国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百年来罕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极有可能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此次危机的表面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根本原因则是工业化以来自由市场经济自身弱点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周期性调整.次贷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此次危机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我们从战略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判断准确,措施得力,则我们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将中国的长远利益做到最大化.对于此次危机,应从根本上剖析其爆发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3.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该危机对全球的经济恐慌及对经济的破坏性仍旧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从经济危机的发展中不难看出,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有其必然性.金融危机的次贷成为经济危机出现的主要诱因,与货币的虚拟性是分不开的.虚拟货币的无限制造能力被国际组织和利益集团无限制的利用,从而为经济的良性运行服务,是笔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触及世界各个角落,中俄经贸合作面临巨大挑战.受其影响,俄罗斯经济受到巨大打击,俄政府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对中国采取积极务实的外交态度,积极推进中俄石油、电力等多领域合作.中国应抓住经济危机为中俄合作带来的契机,变挑战为机遇,加强中俄经贸优势互补,实现中俄经贸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预测是失误的,解读是失误的,教训的吸取也是失误的。本文指出,经济危机并非只和资本主义制度相伴随,只要存在三个必备条件,就会周期性地出现经济危机。尽管经济危机必不可免,但它具有三重革命性作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国际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中国式的应对定会产生许多中国式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9月开始暴发的国际经济危机虽已过去一年多时间,但现在依然处在艰难地走向复苏的进程之中。通过分析经济危机危机产生的现实原因及理论原因,指出危机的产生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结构性危机的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带来了这场危机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和加剧,愈演愈烈,进而形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而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变局中,往往会在各个经济领域催生出一些列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格局.为此,本文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深远,它再次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马克思视角来分析此次经济危机,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相对过剩的危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使然。  相似文献   

9.
浅谈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整个世界的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我国外贸企业也同样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当我们客观的来看待这次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尽管这次经济危机给很多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但同样也让很多企业看到了自身的弊端和问题,所以我国外贸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必须要将自身的问题和漏洞解决,由此才能更好的发展。本文针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经济危机的传导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的外部因素是全球经济失衡,内部因素是美国金融监管体制落后,直接因素是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美国是世界经济金融中心,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危机通过四大途径即心理恐慌途径、国际贸易途径、跨国投资途径和资产缩水途径迅速演化成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应对之.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不断深入,次贷危机已经升级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场金融海啸。这场危机原本只是发端于美国的住房信贷市场,但其影响和范围却借助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辐射到全世界。资产证券化成为了产生蝴蝶效应的传导器和助推机。同时次贷危机已对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对我国不断探索和推进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次贷危机短期内必定会对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形成一定的滞缓因素,但是,危机同时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经验上、制度环境上以及人才引进上都是很大的推动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要积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证券法律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把流动性差的个人房屋抵押贷款通过信用增级转换成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流动的证券的过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使得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遭到重创,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形成.我国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到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相关的法律监管体制不足以保证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安全高效进行,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对次贷及其相应衍生品的风险认识不足、金融当局监管不力等。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得到警示:需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创新型业务的投资规模,加强创新型业务的研究,加强海外投资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源于美国,是一场由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引发投资基金关闭、股市振荡,继而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风暴,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今天随着贝尔斯登破产、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被吞并,危机从最初的次贷领域,向整个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基本面蔓延。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的蝴蝶效应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15.
某一突发性金融事件可能使整个金融市场间的联动程度显著增强,并对一定区域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体系产生传染效应。对此,采用Copula函数方法,通过t-GARCH(1,1)模型对资产收益时序进行过滤,运用非参数估计,分析多变量之间相关结构及尾部相关性的变化进而考察变量间的传染效应。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多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后,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与代表性的亚洲证券市场间的联动性显著加强,次贷危机对亚洲股市存在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从次贷危机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入手,联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次贷危机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研究相关准则的利弊,提出了规范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及披露方式,指出总结次贷危机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警示。  相似文献   

17.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国际金融动荡将继续波动不稳.尽管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开放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我国政府应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控制风险;加强对房贷业务的管理,稳健发展房贷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在推进金融创新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规范贷款业务,提高我国监管部门的风险判断能力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红 《财贸研究》2008,19(1):109-113
当中国的个人贷款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的次级债市场却危机四伏,并蔓延开来。观察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比一下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有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加强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十分必要。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积累和完善数据资源,建立和提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分析技术水平,以便定量评估具有中国持征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度。此外,还要强化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政策支持,并将住房从完全市场化回归民生本质。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外需、资本流动、资产负债表、金融市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汇率及货币政策等渠道传递到中国。中国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产生诱因的教训,从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贸易调整、稳定投资增长和支持消费等几方面着手应对危机影响。同时,应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和全世界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弱化、遏止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which was triggered by a dramatic rise in mortgage delinquencies and foreclosures in the United States,has interrupted 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has major adverse consequences for banks and financial markets around the globe. Although the direct impact of the subprime crisis is rather small to china's economy since the exposure of several national banks to the U.S. subprime lending market is relatively limited,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U.S. subprime crisis has been dragging down world's major stocks for months and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china's foreign trade. It is predictable that the impact of this financial tsunami will shed its shadow on china's economy sooner or later. Experts are of the view that China may not be directly hit by the crisis as a result of its strong economic fundamentals, limited exposure to this particular variety of ass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