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武苗 《商场现代化》2008,(18):327-328
我国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合并前后各1年内)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它是在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在会计处理中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交易作价相对公平合理。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常玲 《现代商业》2023,(8):95-98
为解决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情况下企业运营管理效率逐年下降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阿里巴巴公司的并购案例为例,对非同一控制(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下企业并购动因、风险防控进行研究,以期为互联网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水娟 《商》2012,(17):70-7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在进行企业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时,企业合并应分为同一控制理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进行考虑。合并财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编制的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均对企业合并问题作了规定,鉴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复杂性,在会计实务中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已成为会计界的几大难题之一,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务,对编制合并报表谈谈自己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吸收合并,也称兼并,即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经过吸收合并,参与合并的公司通常只有其中一家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其余的公司在合并后都丧失其法人地位,成为购受公司的一部分,或为车间或为分公司。吸收合并的具体办法,可以由存续公司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承担其他债务等形式换取不复存在的公司的各种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务。新会计准则根据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该控制并非暂时性),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且不同性质的企业合并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方法类似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类似购买法。本文拟对两种合并方法的会计处理要点进行比较,再结合实例予以说明,最后分析两种方法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新准则需进一步明确或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股权收购范畴的界定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合并的法律形式可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控殷合并是指合并方通过向被合并方的股东支付合并对价,从被合并方的股东手中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合并与被合并方在合并后均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首次对权益结合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别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者在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在并购中,应根据新颁布的财税[2009]59号和60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正确处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会计上和税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阐述了企业合并的类型及方式,着重分析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等四种不同的企业合并方式的会计处理,尤其是指出了不同的企业合并中对合并价差的不同的会计处理,并对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基础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者在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刚刚颁布的财税[2009]59号文、财税[2009]60号文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会计与税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贾淑莉 《现代商业》2013,(8):239-239
如今在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壮大自身实力,使企业的生命力更加充足且长远,而选择企业合并。而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企业合并的一种,它的主要特征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始终被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这种控制是长久性的而非暂时性。本文将浅谈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积极意义,同时分析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it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industrial andeconomic expansion in China can be traced from the early years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conventional view is that the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enterprise system dates fromthe setting up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According to most commentators, the Chinese almost universallyadopted Stalinist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earlyyears of the postrevolutionary period without much by way of  相似文献   

12.
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里.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的综合性指标,只有把控制成本摆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企业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取得经济效益.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鹏 《商业研究》2002,(20):149-150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堪称现代管理理论与IT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将在信息时代完善现代企业的结构 ,帮助企业参与竞争 ,并获取竞争优势 ,引导企业走上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兼并与边界重构:一个基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传江  肖静 《财贸研究》2004,15(1):46-51
兼并是企业进行外部扩张的重要手段 ,但企业兼并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兼并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的绩效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兼并后企业的边界是否最优。本文基于现代企业理论 ,从企业的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和契约环境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企业边界的因素 ,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兼并的最终极限是企业的有效边界。由于兼并不同于企业通过自身积累而进行的扩张 ,完成兼并后的企业边界往往并不是相对有效的 ,企业必须进行边界重构。企业在综合考虑边界重构成本和政策环境的基础上 ,可以采取消除边界冗余等相应措施实施边界重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各类商务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从系统工程的角度,采用复杂自适应系统对企业商务网络演化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基于企业商务网络业务流程对IT/EIS功能需求的拉动机制,枸建一个基于Agent和组件技术的、从商务网络的概念集成一逻辑集成一物理集成的信息技术/企业信息系统(IT/EIS)融合扩展模型,来跟踪信息管理技术新进展,扩展商务网络内外沟通与协调以及按需计算的学习功能,变过去仅仅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辅助决策工具的传统IT/EIS平台为现代企业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这一模型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结构的转变,促进了人才资源趋向膨胀性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管理出现了多元化局势.倡导企业实行科学合理的岗位定额,定岗定编细化管理,成为当前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创新性实践举措,有助于推动现代企业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在企业出现的新型工作群体,他们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学历、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对他们采取何种管理方式,很多企业无所适从。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证明,"柔性管理"是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秦学京 《中国市场》2007,(28):114-115
信息化采购使企业不再采用传统办法采购它们的商品,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它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是现代采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浅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强化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均已建立了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但由于控制环境中存在缺陷而导致失效的并不鲜见。政府及企业应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加重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者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20.
物流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目前物流成本等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中物流成本管理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指导。研究物流成本的属性,提出准确核算物流成本的ABC核算方法和物流成本全面管理体系,可从本质上把握物流成本的特点,满足现代管理的客观需要,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