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近,笔者先后对临沂市的苍山、郯城、临沐、沂水等重点产棉县和市直部分企业的棉花收购、加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市场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凡是由供销社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的棉纺企业基本都能按照国家棉花政策、遵照国家规定的棉花等级质量标准收购棉花。在棉花收购环节上,多数企业能坚持“一试五定”制度,“一试”即对收购的棉花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放开国内棉花市场和棉麻流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的棉花收购加工市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家竞争”的局面,在这些收购加工企业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原有的供销社棉麻企业;二是民营、股份合作企业;三是棉纺企业属下的棉花收购加工厂(简称棉纺轧花厂)等类型,这对我国棉花产业适应国际棉花市场形势,促进棉花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近几年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有些收购加工企业更加强大,有些已名存实亡,这其中就包括棉纺轧花厂。下面就棉纺轧花厂的生存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2001年以前,我国棉花…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以及国家质监检验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标志着我国棉花收购加工市场全面放开,企业认定资格进一步提高,这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尤其是民营轧花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值得民营轧花企业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金秋时节,棉花吐絮。无论是富饶肥沃的江汉平原,还是群山绵延的鄂西鄂东,一朵朵饱满的棉桃,在秋日的阳光里煞是耀眼。荆楚大地又迎来棉花收获的季节,遍布这里的棉花收购企业和加工企业,也纷纷敞开大门,开始了今年的棉花收购,归仓入库。2014年的棉花市场形势和收购进度如何?农发行如何应对棉花收购大考,切实履职尽责?记者深入湖北棉花收购一线寻求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收购市场放开以来,由原来的单一收购主渠道演变为多渠道收购,收购主体日趋多元化。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采取新建、购买、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控制主产棉区的轧花厂,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和纺织企业也介入棉花市场,在新疆建立自己的棉花收购、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了具有新型体制和机制的棉花市场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棉花质量差的问题不仅是困扰纺织行业,也是困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棉花质量差的问题除棉花的内在品质因素外,其人为因素是造成棉花品质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棉花资源,使棉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而且使得纺织品质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因此,强化对棉花质量的监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2013年度棉花收购已经进入尾期,但在部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特别是参与国家棉花临时收储的企业,存在籽棉加工进度慢、公检进度慢、销售进度慢、货款回笼慢等"四慢"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四慢"的具体表现以一个地级市农发行支持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为例。  相似文献   

8.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在收购环节上将有三个转变:一是收购价格形成的转变,由过去国家确定收购价格转变为由市场形成价格,国家只发布下一年度棉花收购指导性价格。二是收购棉花的企业由一家向多家转变,由原来的供销社棉花收购企业独家经营向多家经营转化。今后不但供销社棉花企业,而且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等均可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三是收购资金供应渠道的转变,由原来的农发行一家供应转变为由农发行和有关商业银行共同供应资金。除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发行供应外,其它棉花收购经营单位所需收购贷款,由其开户银行按规定办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要求农发行要保证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以自身强有力的实力和水平指导、推动供销社棉花收储企业放下包袱,参于市场竞争,迅速取得较好效益。为此农业发展银行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破资金短缺难。今年射阳县棉花总产可望再次突破130万担,所需收购资金超过8个亿。该县鼓励企业解放思想,寻求对策。江苏圣大集团自筹资金1000多万,保证了新棉按时入库。全县各企业在新棉开秤前已自筹资金2.5亿元,为新棉入库提供了很好的资金保证。该县还按照棉花流通政策的要求,让县外具备加工经营资格的企业进入当地市场,依托其充裕的资金,缓解收购资金压力。今年仅县信用社一家就向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发放贷款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0.
自今年9月新棉收购以来,各地棉花企业克服多重困难,多渠道筹措资金,把握市场脉搏,合理确定收购价格,积极开展收购,对收购的棉花实行快收、快加工、快销售,加快资金周转,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总的形势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随着执行了3年的国家棉花临时收储"铁饭碗"政策的结束,我国棉花价格将回归市场调节,并与国际接轨。此举有利于我国纺织企业降低原料成本,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但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来说,大大增加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给农发行收购贷款的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如何继续做好棉花收购资金的供应管理工作,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山东棉花主产区东营市棉花收购市场状况、面临的问题及棉花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工商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的通知》。《通知》说,1998年度棉花收购工作进展顺利,但有些棉区棉花市场管理有所放松,一些非法的棉花经营活动抬头。为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1998年度棉花工作的通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经国家计委召集有关部门会商,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一、严禁非法收购棉花。除供销社棉花经营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国有农场收购、加工良繁区及自…  相似文献   

13.
整顿棉花流通秩序的必要性。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棉花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籽棉收购、皮棉加工多渠道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数量增长过快,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在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没有通过资格认定的企业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棉花流通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盲目抬价抢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产业的风险困境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棉花的进口大幅度增加,棉花生产忽增忽减,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棉花市场似乎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我国的棉花产业,正在成为一个高风险产业。棉花生产者、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对本产业发展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造成这种状态的真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随着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结束,我国棉花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并逐渐与国际接轨,棉花加工企业将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此举有利于我国纺织企业降低原料成本,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但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来说,由于国家棉花临储"铁饭碗"政策的取消,企业将会重新面对市场、融资等问题。由于前几年有国家收储托底,企业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小股份制银行主  相似文献   

16.
一、政策性资金进入棉纺织行业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自1999年棉花市场放开以来,棉花收购市场打破了供销社棉花企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类资本开始进入棉花收购领域。作为棉花最终使用者的棉纺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购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棉花也主动积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度新棉收购工作即将开始。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将面临国际国内棉花市场扑溯迷离,棉花资源相对减少,棉农期望值偏高等不利因素。而做好今年的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工作对稳定我国的棉花产业,保证植棉农户和涉棉企业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谐稳定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为审时度势搞好今年的棉花购销,笔向涉棉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在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直接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农发行湖北省荆门市分行将支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棉花。荆门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棉花主产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60万亩、产量在95万担左右,棉花产量居湖北省第四位,收购量居湖北省第三位。为了始终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不动摇,确保支持粮棉油收购不出大的问题的前提下,支持棉花收购加  相似文献   

19.
政策要览     
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棉花收购不再实行资格认定为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棉花市场监督管理,经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新《办法》是按照“放开收购、管住加工、规范市场、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重要的农产品,自建国以来的50多年间一直实行计划管理,棉麻企业受国家的委托,负责棉花的收购、加工、储存、调拨,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同时,从中也获得很多益处。现在棉花已步入市场,棉花经营企业已显现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症状。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一批新兴的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棉花经营企业已出现,并将崛起,另一批经营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水平落后的传统棉花经营企业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