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人们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故意性,如果不搞清楚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原因,也就很难正确评价虚假会计信息的性质,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入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外虚假会计信息频频曝光,丑闻不断。对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人们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故意性,这样就很容易把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归结为个别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或思想品质问题,在此认识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理方法难以切中要害,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表面看来,多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都具有主观故意性,但如果不搞清楚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原因,也就很难正确评价虚假会计信息的性质,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入手。  相似文献   

3.
以往人们谈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看来,多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都具有主观故意性,但如果不搞清楚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动因,也就很难正确评价虚假会计信息的性质,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探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入手。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会计信息虚假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本文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韩春生 《当代经济》2009,(18):28-29
会计信息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虚假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仅会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会严重地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因此,根治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拟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分析,试图寻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动因,进而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大大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了虚假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已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研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大力整顿会计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案例接踵而来,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以及我国的“郑百文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等,都暴露出严重的虚假会计信息问题,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件愈演愈烈,将大大影响投资者投资的信心,阻碍市场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难道政府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束手无策吗?笔者认为政府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方面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或没有把握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查处与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证券市场无法回避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要解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治理虚假的会计信息,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日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本文列举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三个主要表现:编制虚假票据;编制虚假账目;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并从五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1、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规范;2、加强执纪执法部门协作,加大惩治力度;3、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文化;4、改进和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机制;5、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6、加大法制宣传,提高社会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一项正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能给信息的使用者正确的决策提供帮助,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虚假的会计信息会直接干扰经济的预测和决策,对使用者产生误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相关、真实、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是现实情况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当严重,既有故意失真,也有无意失真,还有制度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等。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有:谋私利、欺骗投资者、骗取贷款、应付业绩考核、逃税避税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外乎治本与治标。  相似文献   

13.
刘录敬  陈晓明 《当代经济》2007,(17):128-129
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有人称之为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或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说法不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剖析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静娟 《经济师》2003,(12):119-120
文章从上市公司组织形式、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等不同层面剖析了虚假会计信息形成的深层次根源 ,并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从2002年我们审计的310个项目来分析,不管是故意性或非故意性的会计信息失真都会给经济建设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有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甚至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因此,会计信息失真决非小事,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引起足够的关注。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因而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既需要努力消除和改变易于导致其产生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也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7.
何梦园  袁金明 《经济师》2005,(7):198-199
文章从目前全球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入手,简述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分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模式原因,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原因和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重点强调了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在防范虚假会计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如何改善大环境进而培养健康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8.
试论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胜 《经济师》2005,(8):248-248,250
当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多,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虚假会计信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失真存在国际化、历史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当前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国内外一些典型的例子,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个重要原因:1、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2、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存在时滞.3、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4、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5、部分会计人员缺欠会计职业道德.最后简要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有人称之为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或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说法不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