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加速增长,世界经济良好复苏,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在相关行业的拉动下,继续2003年以来的景气发展势头,产需稳定增长,产品价格整体上扬,进出口贸易持续扩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大为提高。特别是三季度以来,由于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全面旺销以及石油、石化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全行业效益增长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盈利能力继续增强,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利好、产品价格高企以及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产值迅速增长,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远行的质量在需求拉动下也有明显改善,全行业获利能力显著增强,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作为行业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业绩在这一良好的行业大背景下也获得了较大的成长,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3.
5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运行仍然较好。受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石油和化工下游行业发展仍较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保持了较为旺盛的产销势头。由于石油、煤炭、电力、运输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致使全行业价格水平始终高位支撑。但是由于资源增长过快,且下游对高价位承受能力减弱,不少产品价格出现下调。  相似文献   

4.
石油和化学工业属于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下游用户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此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在国际油价高位支撑、下游需求强劲拉动等因素下,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快速提高,产品价格上扬,市场销售活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化》2005,(7):22-24
5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运行仍然较好。受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石}由和化工下游行业发展仍较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保持了较为旺盛的产销势头。由于石油、煤炭、电力、运输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致使全行业价格水平始终高位支撑。但是由于资源增长过快,且下游对高价位承受能力减弱,不少产品价格出现下调。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快速增长、春运和暖冬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一季度国内石油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率达6.8%左右一原油加工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绝大部分石油产品产量同比均大幅增长,增长率在10%以上。总体看,一季度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供略大于求二季度是国内石油需求的传统旺季,由于农忙以及各项经济工作的全面展开,二季度国内石油市场将继续走强:  相似文献   

7.
进入四季度,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在能渊、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稳定增加的推动下,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不少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8月份,石油和化工生产基本保持平稳,除原油加工产品外,多数产品产量均继续呈良好增长之势,不过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增幅较前几个月有所回落。国内化工市场涨势趋于平缓,除合成树脂价格仍显著上升外,多数种类的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化肥、橡胶助剂等产品价格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9.
2007年,在我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带动下,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生产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但增幅趋缓;在生产成本的推动下,过半数产品价格上涨;三大子行业效益分化愈发明显:出口退税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出口增势明显放缓,但出口价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行业投资较快增长。2008年,国内宏观环境依然会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需求构成有效支撑,行业仍将保持20%左右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带动国内石油需求较快增长。受资源条件限制,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而在石油需求强劲增长、原油加工能力增加、炼油利润得到保证等因素影响下,原油加工量和多数油品产量都较快增长;石油进出口继续大幅增长;国内油品市场价格波动下跌。四季度国内石油市场基本面将支撑石油需求较快增长。而在石油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成品油产量和石油进口量也将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国内原油产量1.9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净进口原油1.93亿吨,同比增长10.2%。其中,四季度净进口原油5100万吨,同比增长18.7%。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一年,受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影响,电子通信、建筑建材、汽车、轻工、农业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拉动石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稳定增加,良好的国际形势为国内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进出口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伴随着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走向复苏,国内产品积极的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2.
一季度,国内石油供应增速放缓,原油、天然气以及原油加工量生产增速均落后于去年,进口量增势也弱于去年;石油需求虽然有国内经济以及部分重工业产品生产快速增长的支撑,但在煤电供应充足、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需求增速稳定小幅下降。二季度是我国石油需求的传统旺季,预计柴油需求同比增长6%,汽、煤油分别增长6.5%和5.5%,化工轻油增长20%以上,LPG较慢增长2%。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国际石油和化学工业景气周期的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虽然国家宏观调控给部分过热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有保有压政策的统筹下.经济领域仍然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反映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就是生产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下游需求继续增加,市场销售比较活跃.经济规模总体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了一段低价工业化道路,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拉动了各类资源的需求,导致石油、铁矿石、煤炭等基础能源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被迫抬升,挤压了利润空间和外贸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也已宣布,将对资源产品价格进行改革,让价格反映资源稀缺度。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成本增长期”,高价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企业将接受集体赶考。背景:国际国内资源价格齐升共涨回望2005年国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给人的印象是高位震荡,国内市场的相关资源产品价格也跟着上窜。正如人们所说,国…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到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广东省燃油和石化产品价格显著上扬,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267%和121%,而其他工业行业产品出厂价仅缓慢上涨或下降。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和石油消费量较大的工业行业中,仅橡胶制品业个别年度亏损,其他行业受到的影响有限。虽然成本上升较快,但销售产值和利润上升更快,广东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效益并未因油价的大幅上涨而受到明显影响。外需拉动和产业规模扩张是近些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广东经济的这种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落后于广东经济战略调整的要求,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转型动力不大,节能减排缺乏动力。建议广东省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率先成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试点,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局良好,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需求保持稳定,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上涨。据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显示,前2个月,重点跟踪的65种(类)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的有54种,占83.1%,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有25种,占38.5%。部分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产品产量增长十分迅速,而天然气以及原油加工等产品产量增速放缓,液化天然气、煤油以及醋酸等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共同推动甘肃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保持快速发展,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销售持续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多数产品价格上扬,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844.24亿元、销售产值832.65亿元、利税54.61亿元。2007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现价工业总产值约完成101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把握当前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周期性景气上升、国内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石化产品需求强劲等有利时机,克服化学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飙升等困难,全省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销售大幅增长,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经济形势建国50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急起直追地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这是十分了不起的辉煌业绩。200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销售收入达13389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740.9亿美元,实现利润突破千亿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上半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即使7月份遭受高温酷暑及世界性经济萎缩的影响,生产增势趋缓,一些产品价格走低,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74种类产品增长,占产品总量的65.5%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工业增加值继续…  相似文献   

20.
8月份,石油和化工市场进一步趋旺,下游需求强劲增加推动全行业产品销售率突破100%,达到100.2%,尤其是化学工业,在经历了前些年化学品市场的低迷情形后,产销率首次达到100%,创近几年最高水平。在需求的拉动下,国内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继续上扬,特别是部分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化肥等产品价格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