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多年来,南汇农业始终立足自身优势,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和成功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效生态型”特色农业之路,从而实现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南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汇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了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全面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从本县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给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西部特色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为农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主要农作物 (如玉米、小麦等 )的生产成本均高于国际价格 ,只有劳动密集型且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西部的无公害瓜果蔬菜业、花卉业、中药材业、杂粮杂豆业等特色农业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 ,西部的劳动力资源又比较丰富。因此 ,西部特色农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一、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意义西部特色农业的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入世”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 ,其重要意义在于 :1 可以发挥特色优势 ,应对“入世”挑战。随…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产品,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已成为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本文选择了要素比率分析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特色农产品应作为山西省农业发展的主导产品。并进一步为合理调整山西省农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色农业是实现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有机结合的最佳选择.文章阐述了四川省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分析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思路、重点主导产品、发展目标和设想;最后以9个方面论述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同云 《农村经济》2001,(11):35-36
广元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种植面积的增减或者是种养等比例的变化。而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 ,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 ,以本地资源优势为出发点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一、广元市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品种多、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广元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地形地貌复杂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经实践证明适宜种养的气候性垄断产品和地理性垄断产品已达上百种。但由于受山区地理分散…  相似文献   

7.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反映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发现产业综合比较优势由产量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两者决定,并以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珍  王振招 《南方农村》2011,27(3):16-17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徐闻县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徐闻县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强区上实现突破。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育具有南汇农业优势的农产品品种,实现农业装备的科技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认证水平,努力培育一支优秀的农业科技队伍。  相似文献   

10.
潭水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也是省定273个中心镇之一.近年来,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致富路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镇江市通过大力发展基地型、加工型、合作型、观光型“四型”特色农业,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途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建设“四型”特色农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镇江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技术、加工等比较优势,以高效型、生态型、外向型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品种更新、技术开发,培大育强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四型”特色农业已形成良好基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了特色主导产业形成。经过多年的筛选,镇江市将优质粮油、生态经济林木、应时鲜果、…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广东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琼 《南方农村》2011,27(1):9-1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广东建设农业强省的一场无法回避的硬仗,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广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土地资源有限,调整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必须在充分发挥广东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地资源、物种资源、区位优势和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广东特色农业之路。为此,本文通过提出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克服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的劣势,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衣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保证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陈栋  卓敏 《南方农村》2008,(2):37-39
凡是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产品都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特色精品农业的概念出发,提出发掘广东韶关山区优势资源,打造特色精品农业产业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实 《农村经济》2012,(6):65-68
发展特色农业是四川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四川省民族地区的农业优势在于特色生态农业。发挥这个优势,既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未来农业的希望,也是四川省再造一个"天府之国"的希望。本文认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既要发挥当地异常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又要借助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地的优势,做好两个"富集地"交叉结合这篇文章。基于此,从分析特色农业的特征和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功能多样性的优点开始,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行性、两个"富集地"结合的重要意义以及劣势转为优势的现实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射阳县围绕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坚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兴特色产业成为我省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优质大米、蒜薹、药材、水产品、赤穗梨等成为继棉花之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品。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3560元,比上年增长6%,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射阳着力争创规模、质量、市场三大优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是广东农村地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经济贫困矛盾、生态脆弱和资源日益匮乏的战略切入点和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广东新会银湖湾现代种植业实地考察调研,系统阐述分析了新会银湖湾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并总结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解决银湖湾现代种植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有益参考、为下一阶段全面推行区域农业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和省农研中心的同志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到绍兴市、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效益农业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后的感觉是令人振奋。一、要致力于建设特色农业种养基地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能占有市场。绍兴市近年来在调整农业结构中,着重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建设了一大批上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带动千家万户扩大特色产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们注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规模化、机械化为特征的粮产农业区域,以优质型、生态型为特征的山区、半山区林特农业区域,以集约化、高效益为特征的城郊农业区域,建成了200万亩的粮食基地和287万亩的茶叶、蚕桑、干鲜果、竹笋、蔬菜、特种水产养殖等各类农产品基地,其中茶叶、板栗、香榧、小京生花生、麻鸭、长毛兔、供港猪的生产规模与总量为全省第一,涌现了500多个专业村、34个专业乡镇、6个县级"全国特产之乡"。二是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着力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带、产业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培育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进优势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区域化,高效农业规模化。到目前为止,全市高效  相似文献   

19.
《上海农村经济》2014,(12):F0002-F0002
<正>近几年来,青浦区充分发挥湖荡密布的水乡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加销一体化为模式,在产业发展中强化品牌创建,稳步推进"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特色水产、高效草莓"四大优势品牌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青浦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特色农业资源是北京山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该文在对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北京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现状,重点阐述了北京山区主要特色农业资源的类型、种类、特性、规模及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