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休闲娱乐业,创造旅游吸引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少和 《旅游学刊》2006,21(12):7-9
从大众旅游到大众休闲无疑是旅游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异地休闲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性的旅游方式将成为旅游主流,这不仅是观光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事务旅游(事务性旅游,如会议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探亲旅游、修学旅游等)局限的积极突破,度假旅游以及包括体育旅游、保健旅游、文化旅游、野营旅游、博彩旅游、探险旅游等在内的专项旅游会成为人们周末短途旅游、带薪休假长途旅游的首选;另一方面,就地休闲娱乐作为一种休闲性的生活方式,也将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社区休闲体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将会改变人们的每天、每周单调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休闲社会的发展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国新 《旅游学刊》2006,21(11):8-9
休闲旅游、休闲产业和休闲社会虽然看似三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却密切相关,在我国这三者的发展关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许峰 《旅游学刊》2001,16(5):70-74
本文通过明晰休闲与旅游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旅游城市经济产业中休闲服务部门的概念与内涵,并从时空角度追索了休闲活动的演化进程,分析了休闲服务业的部门构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
休闲旅游:围堵还是推波助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2):6-7
1.休闲旅游有没有核 休闲研究不要重蹈旅游学覆辙,申葆嘉先生如是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No.2,马惠娣).旅游学曾画个圈将研究对象圈起来,并设想圈内有个核,圈和核之间也可能还存在丰厚的果肉.那么,休闲旅游有没有硬核?  相似文献   

5.
休闲旅游:新一代的旅游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活动与旅游活动的结合是一个明显趋势。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休闲旅游,正在成为新一代旅游浪潮。  相似文献   

6.
休闲经济时代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玉 《旅游学刊》2006,21(1):11-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人群消费能力的增长,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进入休闲时代,在中国都市地区和旅游城市,休闲也成为一种主流时尚文化,并相应产生多种市场需求,在旅游业和娱乐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休闲经济,形成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依靠单一产业转向依靠休闲业及其相关产业.休闲经济内容涉及旅游、房地产、文化娱乐、交通、餐饮业、社区服务等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产业是指建立在休闲的大众化基础之上,由休闲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未来学家指出:"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休闲业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不要混淆了"休闲"与"旅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6,21(9):9-10
去年12月,在"京港城市旅游休闲与人文奥运研讨会"的大会发言时,一位先我发言的颇为著名的学者说,她完全同意某位权威学者的论断,在我们进行"旅游"研究的时候,应该认识到"旅游"是属于"休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休闲与旅游的辩证关系及其社会功能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芙蓉 《旅游学刊》2006,21(9):25-30
从1995年"十一"开始的黄金周旅游"井喷",到"七年之痒"的今年,人们终于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意义;而对于正在中国大地初起的休闲,当前人们的讨论却仍然是众说纷纭.本文的研究,试图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背景下,从休闲活动与产业的兴起、从研究的回顾、从当前"旅游"与"休闲"的交叉研究等几个方面辨析二者的同异,并继而在阐述其社会功能的基础上,试探借助国家统计局有关我国旅游统计的资料等,估算中国国内休闲产业日益增强的经济推力.  相似文献   

9.
体验化是休闲时代旅游发展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璧属 《旅游学刊》2006,21(11):10-11
休闲生活是小康社会逐步发展的一种主要的社会生活形态.迄今为止,已有众多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休闲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人将其归结为一种活动,有人归结为一种不被社会必要劳动吸收的时间,有人归结为一种精神态度,也有人倾向于体验.在探讨休闲时代的旅游业发展问题时,笔者认为体验化是休闲时代旅游发展的基本取向,可以从体验的角度来诠释休闲时代的旅游特征.  相似文献   

10.
马波 《旅游学刊》2006,21(10):10-11
讨论"休闲时代的旅游"这一话题,需要首先廓清"休闲"与"旅游"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休闲时代旅游消费的十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琪延 《旅游学刊》2006,21(10):7-9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说,旅游产业是休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消费是休闲消费的主要活动之一.伴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在旅游消费,会出现十种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上海休闲旅游特色街空间结构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休闲旅游特色街,作为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休闲旅游特色街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在明确其空间分布现状以及构成特点的基础上,试图解读其多元化的形成原因,从而为休闲旅游特色街的深度开发和合理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在融入整个国际休闲社会的背景中,我们从政府正在出台的政策以及新的产业布局的调整中,看到了休闲产业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正在建立。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离休闲时代还有一大段遥远的路,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政策引导和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推进休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也论休闲与旅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6,21(10):12-19
本文是一篇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由于前驱者的开拓与努力,近年,中国的休闲研究和旅游研究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近一两年,却出现了一种舆论过热的现象,甚至有媒体炒作出了中国进入休闲时代的"新闻".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休闲、Leisure和Recreation等基本概念出发,寻找着国内外研究者的视野,从而提出应该加深对休闲内涵的理解的主张,其中包括如何根据UNWTO关于旅游的定义来认识休闲与旅游的异同等.在廓清了一些模糊概念之后,本论文便转入了中国是否进入了休闲时代的讨论,作者的观点是,判断是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必须有重大的标志或衡量的标准,而就目前中国居民真正拥有的休闲时间、经济实力及其消费趋向来考察,说中国进入休闲时代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5.
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其旅游过程、旅游产业和旅游系统中的保护、教育、责任、社区参与和环境伦理等五个方面的要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就体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开发中亟待破解的若干难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国内休闲旅游高端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国内休闲旅游是旅游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国内休闲旅游高端市场供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申葆嘉 《旅游学刊》2005,20(6):11-19
本文就旅游与休闲研究方面的问题谈几点认识。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思考:①研究方法在休闲探索中的涵义;②唯一可行的方法;③休闲探索的切入点;④休闲探索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旅游学刊》2008,23(7)
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一个校级科研机构,设立在旅游学院。它是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和休闲与旅游管理系“国际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合并而成的,成立于2007年5月。它是北京联合大学的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学科的主要科研平台。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处设立在该所。  相似文献   

19.
蓝冬梅  王勇 《西部旅游》2023,(21):75-77
<正>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就目前来看,巴马仍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为主导。发挥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是巴马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巴马赐福湖景区的开发是巴马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文章围绕巴马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赐福湖休闲养生旅游开发的原则、市场定位和对策,以期有效促进巴马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徐州的休闲农业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产品特色不足,经营者又缺乏专业能力,这成为制约徐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并通过市场细分找出徐州休闲农业的特定目标市场.本文运用STP目标营销模型来细分徐州休闲农业市场,以此供徐州休闲农业经营者作为市场细分、吸引游客及改善休闲农业景点环境设施的依据,从而也使得经营者更明确地掌握市场方向,以达到满足徐州居民旅游需求,并创造经营利润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