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员工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邢丽娜 《商场现代化》2010,(12):102-103
80后近年来已经逐步进入职场,成为职场上新的较具影响力的成员。80后在知识背景、价值观和个性方面与前一代有明显的不同。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有一种偏见,认为80后一代是"跨掉的一代"、是"避世的一代"等。恰恰相反,80后具有许多优势,更符合倡导创新文化的时代要求。本文从80后群体的特点入手,探讨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的趋势下,怎样有针对性地对80后员工实行管理,实现其与组织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王颖  邢丽娜 《商业科技》2010,(12):102-103
80后近年来已经逐步进入职场,成为职场上新的较具影响力的成员。80后在知识背景、价值观和个性方面与前一代有明显的不同。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有一种偏见,认为8()后一代是“跨掉的一代”、是“避世的一代”等。恰恰相反,80后具有许多优势,更符合倡导创新文化的时代要求。本文从80后群体的特点入手,探讨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的趋势下,怎样有针对性地对80后员工实行管理,实现其与组织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月产生于西方国度的一种文化思潮,依附着对整个西方的现代性思想举行猛烈质疑与批判而震撼于西方思想主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的浪潮之下,后现代主义传入我国,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而且摸索后现代主义对我国95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准确的引导大学生们把握和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及其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并在70~80年代开始向世界蔓延,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后现代美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体现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等各方面,在从事消费传播的广告领域,也不可免的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形成了新的广告思维方式。本文试图对后现代主义美学在当代广告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critical)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在分别对形式主义及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和功能学派新兴的批评话语分析的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发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语言学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君兰 《消费导刊》2009,(24):151-151
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正是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在80后一代身上体现出来,分别是对传统节日认识的改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改变。可持续发展这种新型的文化价值观将成为未来文化发展变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约为两亿。他们被誉为新新人类,也被贬为啃老族。他们被指没有生存压力,拜金浮躁,急功近利,是垮掉的一代。如今,毁誉参半的80后一代已登上舞台,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在自主创业领域,也不缺乏他们的身影。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及他们的父辈相比,80后一代还不是创业领域的绝对主角,尚显稚嫩的他们还缺少一份成熟和稳重,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他们毕竟已携诸多后发优势上路了,留意他们,关注他们,研究他们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也是大势所趋。80后一代已经来了!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文化差异变小 近来80后一代又成为热门话题,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周济对媒体讲,80后一代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他们最具个性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在现代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它对现代主义的突破首先是在建筑领域,大部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同时也是有影响的建筑师。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本文试尝试探讨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社会原因,认识到艺术形式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逐渐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特别是思想文化的影响潮流。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思想价值观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只是强调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生的危害,缺乏对后现代思潮的分析,而且还未将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价值观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注意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强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流行文化对80后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文化对80后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大众传媒,主要通过两种手段:提供信息;引导观念、行为.二是通过参照群体,主要体现在伙伴群体和偶像的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莫碧琳 《商场现代化》2006,(20):137-138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工业社会发展中后现代意识的产物。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含义的阐释以及对商品画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下艺术多样化的艺术市场存在方式,从而进一步了解后现主义艺术思潮中艺术市场化(商品画)对艺术的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商》2016,(6)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上世纪60年代,从80年代开始渗入当代文化肌体,逐渐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并为许多文化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话语平台和理论土壤。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为很多学者所诟病,遭到了诸多的批判,其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对大众媒介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将作为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以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观为基点,以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为支点,本文论述了国内的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没有完完全全地沦陷在后现代主义汹涌的漩涡中,反而在吸收后现代主义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打造出了让人值得称道的精品节目,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80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出生的"90后",两者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特征影响着各自的消费行为特征。"80后"作为工作和家庭群体,"90后"作为学生群体,在工作,家庭,学习生活中,他们承载着不同的压力,而旅游正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心理角度对比分析"80后"与"90后"的旅游消费行为,并归纳了其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为更好的细分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艺川 《中国报业》2012,(8):208-209
文艺作为时代的镜子,二者一脉同宗,具统一性。时代要求"80后"肩负对"昨天"、"今天"、"明天"的理性思考,从"文化无根"的土壤中,百花齐放,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无所畏惧的探索,追求自由、张扬个性。随着"长江后浪"的不断向前,"80后"一代也势必将不自觉的开始引导时代潮流,成为当代文艺中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学会了与"80后"打交道,就是学会了与未来打交道。对于现在的管理者而言,如何管理"80后"已经成为一个全新而重要课题。谁也不能忽视这个24亿人的群体,在"80后"这代人中,最大的已经27岁,最小的17岁,有些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些则踌躇满志即将踏入社会。各个企业中"80后"的员工必然越来越多,甚至逐步成为公司员工的主体,而且,任  相似文献   

17.
<正>卖场的店员们大都是"80后",懂得他们、理解他们才能管理他们。特别是在终端卖场里,店员大都是所谓的"80后"。据统计,20岁到26岁在这个职业人群所占的比例达70%以上。这就意味着,"80后"已经成为了销售人员中的多数派。面对这样独特的一群人,店长该怎样带好  相似文献   

18.
许舜英的意识形态广告在中国广告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戛纳广告节也再一次将绣球抛向了后现代主义广告。"后现代主义"这一当今最时尚的词汇,让中国广告人爱恨不得,西方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探讨使得这一问题越发地复杂化,纵深化和矛盾化。而中国的广告人在还未完全弄清楚广告的实质之前,却又面临着后现代主义的广告文化和创意的冲击。于是中国的广告文化在内外的夹击下,章法大乱,更显得尴尬不已。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想的总称。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其中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念、流派、风格特征,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出来的,由一元变多元化,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任何一种观念、主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它产生、发展的生存土壤。1966年,罗伯特·文图里指出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来满足衽会生活多元化的需求,摒弃国际主义风格的一元性和排他性。这样的言论和观点,在后现代主义的运动中起到了启发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沙市43家中小企业"80后"员工的调查,分析了性别、独生子女与否、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等不同背景对"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影响,发现不同背景"80后"员工对激励因素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地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