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东平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湖区总面积655km^2,常年水面209km^2,平均水深2m,蓄水总量40亿m^3。东平湖属于浅水草型湖泊,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湖区养殖模式以网箱和网围养殖为主,养殖面积近3万亩,  相似文献   

2.
高邮湖地处淮河下游,面积约110万亩,是江苏省第三大湖泊。具有明显的过水性特点。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湖区网围养殖蓬勃发展。2003年达到高峰,总面积约有20万亩,大多数是单一养殖河蟹的生产模式。受连续几年的大水影响,生产效益比较差,网围养殖面积逐渐缩减,现有网围养殖面积约12万亩。在人们大养河蟹的时候,高邮市界首镇界首村的高强却另辟蹊径,专门养殖人们看不上眼的花白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效益逐年增加,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2年,通过对湖区自然生长的水产品资源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自然生长的中华鳖生活在水草丛生的自然环境中,密度稀疏,捕食天然饵料,因而品质好,价格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网围养殖中华鳖试验暨不同放养密度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吴中区是太湖蟹的主要产地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太湖蟹的规格.改善太湖蟹的品质,推动太湖蟹无公害养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太湖网围养蟹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太湖生态网围养大蟹的试验,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产量高,规格大.品质优、效益好的试验结果,开创了湖泊网围生态养大蟹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我县拥有石臼湖(其中漂水部分面积13.6万亩)和各种水库、河沟面积总计17.6万亩,从1993年起,开始利用大水面进行网围养殖,到2002年发展到高峰,目前常年网围养殖面积稳定在3万亩,主要有两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宝应湖、高邮湖多年来大面积,高密度的围网养殖,严重破坏了湖区的水生资源,加上每年汛期较大的过水量给湖区养殖带来较大的损失,严重的制约了湖区养殖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受到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高邮湖区围网养殖连年遭受灭顶之灾,渔民经济损失惨重,不少养殖户负债累累,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为帮助渔民调整养殖结构,规避养殖风险,走出困境,现将湖泊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湖泊开展草鱼的网箱无公害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网箱养草鱼已成为湖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9.
朱明胜 《渔政》2008,(1):32-33
庙港船餐附近有10家养殖户,养殖面积150余亩。这些养殖户中有九户是50至70多岁的老渔民,他们以这些网围养殖为生。这些网围都是他们几年前私自围起来的,有的围了三、四年,有的围了八、九年。为了逐步压缩网围,减少养殖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必须对这些网围进行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0.
<正> 围网生态养殖无公害中华鳖,主要是在湖中网围小面积的水面,利用网围内外的水靠风成流不断交换,使围区内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持与大水体相似,进行鱼、蟹、鳖的混养,此条件下生长的鳖野生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好。现介绍如下: 一、网围条件和面积 1、围网区域条件:网围区水深不宜超过4m。水位要比较稳定,枯水期要能维持1m以上水深。一般选择在湖泊的敞水区或入湖河口的两侧,以及平缓河道中。网围水区的水生动植物饵料资源要丰富,网底的淤泥最好在  相似文献   

11.
1、网围建设采用双层网围,两层网间隔5m,网围四周用毛竹(树木)作固定桩,每根桩间距为2—3m,将裁剪好的聚乙烯网片缝好后用绳子绑缚在桩上,上下左右拉成平面,网底部用石笼子和地锚固定,使网脚与底泥贴紧,石笼压入底泥20cm,网上部高出水面1—1.5m,顶部再装上“T”型的网片,网的上边设有30-50cm垂直向下的钙塑板做成的网檐,并与网贴紧。  相似文献   

12.
<正> 特大水灾导致池埂溃塌、网围沉没、稻田养殖被淹,鱼、虾、蟹等水产品大量逃逸,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一些养殖户造成了灭顶之灾。面对严峻的形势,组织广大干群奋力抗洪救灾,开展生产自救,是当前渔业生产的重要工作。现将各类淡水养殖生产抗灾补救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吴中区是太湖大闸蟹的主要产地,为了全面提高太湖大闸蟹的规格、改善太湖大闸蟹的品质,2001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太湖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经过三年的努力,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2003年度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网围区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村经济》2007,(11):78-78
吴江万顷太湖蟹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综合性外向型龙头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公司拥有总资产1270万元,太湖养殖基地3200亩,扣蟹培育基地100亩。通过“公司+基地+渔户”的运作模式,公司直接连结湖区渔户1000户,间接带动湖区渔户500户,水面面积达到8500亩,年销“万顷”牌太湖蟹320吨,可供出口150吨。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金湖县有河蟹养殖面积18万亩,其中湖泊网围养殖12万亩,池塘养殖6万亩。年产优质河蟹4000吨,是我县水产业的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促进金湖县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近期我们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塘口,并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江苏省苏州阳澄湖经过一年来的网围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宽敞笔直的航道、空旷无际的保护区、环湖四周的湿地恢复带、规范生态的养殖区已全面形成。湖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实施标准化养殖和无公害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阳澄湖蟹业协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一整套生产操作程序,及时推广到蟹农手中。同时,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到湖区为蟹农举行现场讲座,大力宣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于2008年和2009年在洞庭湖的巴南湖主持开展了网围河蟹健康生态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养殖的河蟹规格大、品质好、无公害,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水域生态条件试验网围设置在巴南湖内。巴南湖位于湖南省沅江市境内洞庭湖的目平湖水域,该湖水底平坦,淤泥少,水面开阔,水流平缓,水  相似文献   

18.
<正>一、金湖县高效渔业的发展概况金湖县的高效渔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湖区网箱养殖,以后逐步发展,不断探索出颗粒饲料主养草、鳊鱼、鲫鱼及鱼鳖混养、龙虾养殖、鱼虾蟹混养、黄鳝网箱养殖等高效养殖模式。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县高效渔业为3.22万亩,其发展概况为:一是湖区网箱高效养殖。近年来,湖区进行了网箱养殖推广,单只网箱面积200-600平方米不等,以养殖草鳊鱼为主,适当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缢蛏养殖具有生长快,周期短,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缢蛏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人们喜爱,是一种理想的滩涂养殖贝类。几年来,我们主要采用网围养殖方法,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现将几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渔业致富指南》2007,(2):17-18
武汉市蔡甸区内唯一的农场—一武汉市国营桐湖农场,地处偏远湖区,又是洪涝泛滥区,条件非常艰苦,当地居民主要靠养鱼和种粮为生。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有一个名字却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他的事迹在桐湖农场有口皆碑,他就是农场特种养殖基地养鱼专业户吴首群。吴首群今年42岁,从事水产养殖10余年,现承包精养鱼池50亩,年平均亩产水产品1000kg,年利润35万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