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5年开始,滦南县供销合作社围绕当地的蔬菜籽种植、大笤帚生产等产业,组建了一批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不但为农村商品生产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找到了一条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振兴供销社闯出了路子,重新塑造了供销社在农民群众中的形像。一、运作步骤1.确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选准龙头企业是兴办专业合作社成败的关键。滦南县供销合作社在创办专业合作社之初,按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有较大的销售市场,服务工作对农民群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三条原则,选择和确定龙头企业。在选择组建大笤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时,县社对本系统经营大笤帚的两个企业进行了考察。长宁供销社采购站从1991年开始为当地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供销社因势利导,主动参与,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组织基础 山东省供销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络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到目前,全省依托供销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36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全省构筑农村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莘县供销社围绕全县的瓜菜、食用菌、畜牧、禽蛋、林果等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市场,找到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一、发展优势,建好载体 全系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全县优势资源、种植基地和供销社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系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到28处,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依托资源优势建载体。充分发挥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临西县供销合作社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和建设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它能够使农民家庭经营与大市场比较顺利地沟通和连接起来,同时也是与农民群众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理想组织形式。几年来,县社积极组建了涉及果品、蔬菜、棉花、养殖、轴承等行业29个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五大产业化新格局。吕寨供销社的养猪、单屯社的轴承加工、水波社的狐狸养殖等都起到了引导当地农民走产业化路子的作用。其次,兴办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广阔市场,具有组织生产、开拓市场、加工增  相似文献   

5.
肥乡县供销社确立"以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新的经营增长点"的发展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棉花、玉米、蔬菜、食用菌、瘦肉型猪"农业发展五大重点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存量优势,创造发展优势,大办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专业合作社。肥乡县是农业大县,全国植棉大县,粮、棉、蔬菜、食用菌资源丰富,兴办资源开发型专业合作社条件十分优越。县社根据各基层供销社所在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先后创办了旧店、北高小麦、大西韩棉花、东漳堡辣椒、张达食用菌、大西高果品、辛安镇玉米、元固蔬菜及调味品9个不同的资源开发型专业合作社和8个农资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旧店小麦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民需"服务机制,对农户实行既可用现金,也可用小麦入股入社,入股有息,年终分红,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民卖粮、储粮的困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赞扬,入社社员由初建时的100户发展到514户,股金由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16.5  相似文献   

6.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以供销社为依托,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组织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供销社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来理解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一,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解决农业生产流通不畅的必然选择。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流通不仅促进生产、影响生产,而且还可以制约生产。当前,一些农产品出现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甚至出现"卖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不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联合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渠道,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中一定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第二,依托供销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7.
广饶县西营供销社立足本地实际,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1997年1-8月份,实现销售额660万元、利税3.2万元,同上年比分别增长50%和13.9%。被省体改委、省供销社命名为全省50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之一。一、背景近年来,西营蔬菜生产发展迅速,1996年底有蔬菜大棚11500个,户均1.5个,大棚菜种植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的23.5%。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经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蔬菜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出现了许多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广大菜农迫切要求组织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西营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于1996年底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8.
供销社如何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龙头作用,促进农业增、转、化"大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1.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创办、健康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农副产品基地为依托,组建一批有农民自愿参加、有一定规模和水平、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合作社。要重点抓好果品、蔬菜、棉短绒、鲜蛋、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努力实现每个基层社都建有一个专业合作社的目标。各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加大为农服务中的科技含量,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搞好测土施肥、科学用药等服务,努力发展"一优双高"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以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市场和良种体系的规划布局与区域经济定位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供销社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出路和办法,大力促进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设的发展。一、充分认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大意义近年来,石家庄市各级供销社,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主导商品优势,以基层社和直属公司为依托,立足农村,强化服务,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办成专业合作社720个,入社农户23.8万户;龙头企业ll5个,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3万户,为农民增加收入5600多万元。实践证明,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  相似文献   

10.
吴桥县供销社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起到了骨干作用。一、通过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联系专业合作社17个,带动基地179个,种植棉、瓜、菜、果等品种22万多亩,涉及到全县10个乡镇,一年为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把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衔接起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经营结构第一,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深化供销社改革,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逐步把基层供销社建成若干个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推进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二是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特别是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兴办龙头企业要与实施农业"增、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民增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兴办龙头企业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大、高、外、强"的要求,建一批高科技、外向型、规模大、辐射力强的现代化、高效益的龙头企业。兴办龙头企业要与专业合作社和建立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全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05,(4):22-22
常州市立华养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依托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成长型龙头企业———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按照“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经营模式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专门从事无公害农产品“雪山草鸡”的养殖,现有社员350人,年养殖规模1000万羽,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3.
正定县供销社从富民兴社的大局着眼,采取“五抓五促”经营策略,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抓积极参与,促为三农服务 一是发展专业合作社,搞好中介参与。以基层社为依托,利用供销社系统的自身优势和各乡镇主导产业优势,共建立花生种植、铝合金加工、服装鞋帽、废品收购等种养加专业合作社23个,发展入社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正在我国农村以强劲的势头兴起,这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北省衡水市供销社把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供销社自身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到98年8月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兴办专业合作社175个,涉及种植、养殖、建筑、保险、加工6大门类,20个行业,入社农民100578户,吸收农民股金891万元,从96年至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为农民增收5314万元,专业合作社实现盈余1011万元,向农民二次返利292万元。同时,兴办龙头企业36个,连农户63348户,带基地175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为农民增收3997万元,企业实现利润3205万元。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唐山市供销社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供销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一、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1、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的需要,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符合农村社会分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为农民服务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饶莉 《农村经济》2003,(7):62-63
“两社两化”中的两社是指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 ;两化是指参与和推动商品经营连锁化和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由供销社牵头 ,在基层农村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或产业 ,把零星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农户以集资入股的形式组织起来 ,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成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利益共同体 ,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户壮大生产规模。综合服务社由供销社发起 ,以当地农民群众集资入股为主 ,在人口较为集中、交通相对便利、商品流通量较大且集散流向较为明显的农村和城镇社区组建。在两社的基础上 ,供销社发挥自身各项优势 ,引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下发以来,供销合作社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今后应加大力度,施展才能,竭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一、围绕"三农"做文章供销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把思想坐标定在为"三农"服务上,正确处理好供销社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助推器作用。一是围绕农业搞龙头。目前供销社的主导产业棉花龙头已基本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专业合作社正在兴办,  相似文献   

18.
中央5号文件下发和全国总社成立以来,我省各级供销社抓住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着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这一目标,把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深化供销社改革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社专门召开了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井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列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八项主要任务之首。同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意见》、《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加强专业合作社管理的几项规定》、《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考核办法》等几个文件,编辑出版了《兴办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9.
德州市供销社不断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全市供销社经济的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兴建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200多个,入社农户1.1万户,吸收社员股金1954万元,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向社员二次返利300万元。 一、提高对兴办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促进供销社健康发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途径很多。经过多年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兴办专业合作社一是农民的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但随之出现的“买难”、“卖难”,农业生产的信息不灵等,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民迫切需要某种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办不  相似文献   

20.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参与主导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购销型龙头企业。以原来的专业公司为依托,进行改造培育、扶持,使其增强服务实力和功能,成为带动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龙头。比如,棉麻、农资、副食等专业公司,都可以根据县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培育成龙头企业;根据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外贸型龙头企业。像平乡的辣椒、临西的轴承、邢台县的板栗等,供销社都应积极参与,帮助农民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争创名牌,扩大出口份额。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来兴办。已经办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