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是一个快节奏发展时代, 随着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要求也不尽相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建立和谐社会需要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文教育的热潮也呼唤人文关怀,于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教育者要及时找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顺应时代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运用哲学的思想理念,不断反思和总结,加强高校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频繁发生,与时俱进地提出各种解决方案,着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落实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要求。新时期,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一个发展与变革的关键转折点,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与问题突出并存,社会人文环境整体不容乐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难重重,但刻不容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现状,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人们对人性认识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认清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及影响,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和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刻含义以及重要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全面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的现状及其深层原因。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阮飞 《中国报业》2014,(8):95-96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思想已有多年,本文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主题调查入手,提出了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构建"大思政"观念下的学校思政工作新格局、形成思政工作合力等措施,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徐小莉 《商》2015,(4):67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培养,人文关怀的核心也是一个人字。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核心都是人,一个是关于人的工作方式的指导,一个是随人的素质的培育,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顺应了党中央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是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良  张丰友 《消费导刊》2010,(4):130-130,1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的科学内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举措,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张婷 《商》2013,(6):218-218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近几年一直贯彻实施的教学思想,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肯定,而思想政治又是一门培养人的人格、尊严的学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的还不是很完善,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滞后,对我国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就针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并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心理疏导,推进方法创新,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等途径,提升人文关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王东宁 《中国市场》2014,(43):157-158
近年来,高校屡屡发生的侵财、伤害案件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敲响了警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党中央、国务院也多次号召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价值理性与意义世界构建”让其终身受益。本文即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建构突出学生人文情怀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英 《北方经贸》2005,(6):127-12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思想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四个确保”和“一个要求”的高度落实好“四项任务”;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发挥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予以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大学生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注重人文关怀首先耍思想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其次,要有体制保障,建立相关机制体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现;再次是要有方法支持,不断探索符合形势变化的人文关怀方法.本文从以上几方面系统论述了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方面入手,阐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机整合,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唐琪 《商》2014,(3):229-229,220
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既是培养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以“哲学方式”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如何改进哲学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高校哲学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萍 《商》2014,(20):188-188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个性过度张扬;做事功利性强,生活要求高;对手机依赖性强,自我管理能力弱。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方法主要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是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余旭华 《消费导刊》2012,(2):145-146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当今时代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需要,还是塑造良好个性和品德的有效手段。其具体对策是: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加强校园多元化文化建设;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和加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日益受到广大一线辅导员及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将两者有机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商》2015,(52)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把握学生心理变化的轨迹,促进与大学生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契约理论在新的形势下对促进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作用。以心理契约理论促进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是一种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