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3G通信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网——移动数字化校园网。在传统数字化校园网的基础上,以3G移动通信网络为信息传递网,实现移动设备(手机)在“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移动过程中与数字化校园网保持连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亮 《华商》2013,(9):19-19
移动互联产业都将受益 “4G牌照发放后,由于网络普及的原因,未来两年内将出现2G、3G、4G手机混合使用的局面,而两年后将会迎来一股‘换机潮’,对智能手机厂商而言是一大利好。”智能终端设备分析师徐维胜表示。  相似文献   

3.
《电脑采购》2006,(17):9-9
从互联网诞生至今.“互联”的概念早已超出了单纯网络的范畴,可以这么说,“互联”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可以让人的交流、协作更为方便的方案。众所周知.互联离不开网络,也离不开终端设备。然而,随着社会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更好的实现移动“互联”就成为人们思考的目标。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移动办公的解决方案可以有很多,移动存储设备是其中非常便利和实用的方法,然而,对群体用户来说。怎么才能让移动的个体做到分工有序、良好协作呢?单纯的移动存储设备显然是不够的。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套解决“移动互联”的方案。我们可以暂且定义为“移动存储群组式应用”。 “移动存储群组式应用”,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群组中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互联”。这里的“互联”不仅指倚简单单的通过终端设备和网络达到的连接,更主要指的是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问信息流通的便利、通畅和及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里就涉及到“方案”的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浅析3G技术下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以一种全新的商务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从2.5G到3G的演进,网络所支持的移动数据速率的快速提升,一些面向移动商务领域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了网上购物,增值的SMS业务大受欢迎,而且越来越多的预付费充值购买可以通过移动电话进行。移动商务成为现在和今后的移动应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Google在歌唱     
《商务周刊》2008,(21):35-38
10月22日,使用GoogleAndroid操作系统的G1手机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盛装上市。德国电信旗下公司T—Mobile USA一个月前在美国对外发布了这款由台湾宏达电(HTC)制造的手机。G1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7.2Mbps,并支持Wi—Fi。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进入4G时代的时期。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移动通信终端的安全威胁。无线通信网络本身的威胁以及不成熟的安全控制技术都是制约4G时代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问题。为了4G业务发展.应建立监管机制,在新加密技术应用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移动商业时代的形成。移动互联网为移动商业提供了合适的服务平台、完善的连接网络、多元的销售模式、便捷的支付渠道。我国的移动商业在移动互联网络的支撑下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移动网络速度、资费、网络安全等仍是阻碍移动商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白栋 《广告大观》2013,(11):31-32
3G及以下通信网络带宽其实并不能完全满足移动互联网的带宽需求,而4G网络的高带宽必将令网络吞吐量大大提升,届时可能引发移动互联网领域再一次加速发展,给移动互联网营销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移动社交电商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随着4G、5G移动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移动社交电商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移动社交电商的内涵,并对移动社交电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以促进移动社交电商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任 《现代商业》2014,(17):66-67
随着我国几大通信运营商纷纷开始了4G网络的发展,我国也即将迎来4G网络新时代。面对4G新竞争形势下的通信格局,运行商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发展全新的营销渠道,拓展项目内容。新时代的4G竞争是多个行业之间的博弈,运营商要在传统的营销模式基础上,创新发展,参与到竞争中来,并重视渠道的作用。因此4G网络时代背景下,建立好营销渠道对于运营商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营销渠道的特点以及内涵,并分析了移动适营商掌握营销渠道的重要意义,最后探讨了在4G新竞争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建设移动运营商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1.
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网速、流量等对短视频分享的局限性将会降至最低甚至不复存在,4G时代的网络坏境将会为更多应用提供新的市场生长空间,这一点对视频类产品尤为重要。而微视之所以将视频限制为8秒,一方面是8秒形成的片断最容易在人脑海中形成印象;另一方面,在中国目前网络环境下,8秒视频压缩的流量相当于几张图片的流量,有利于在移动终端的分享。移动4G和微视在相互的选择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外,两者的结合也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服务诉求,让用户在体验营销之后又参与到品牌推广中来,变成品牌的忠实粉丝。4G品牌、微视渠道和目标市场的融合必然能够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12.
张黔怡 《商》2014,(40):82-82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和移动信息服务的聚合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G网络和4G网络逐渐覆盖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从移动电子商务的概述出发,介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并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初 《浙商》2013,(17):108-109
上班路上刷微博,朋友圈子用微信;看病先用手机预约挂号,坐公交车刷手机卡,打车用“打车软件”,逛商场时用掌上物价平台货比三家;如果要出门旅行,从机票、火车票预订,到酒店、餐饮团购,全程通过手机完成……最近一年,在杭州工作的网购达人小叶感觉移动的3G网络越来越好用了,不仅手里这款移动3G订制的三星S4智能手机到哪里都很炫,而且不管到哪里网速都很快,看视频,传微信,网速“嗖嗖”的上去。  相似文献   

14.
李宗燕 《消费导刊》2011,(10):29-30
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保持着稳步的发展,2009年3G牌照发放,标志着3G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是随之而兴起的一种商务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值潜力。“长尾理论”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经济理论,本文通过阐述“长尾理论”这一新兴的营销思想,结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浅析“长尾”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增值服务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3G移动网络和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迅速增长。同时,在一个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和爆炸性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交叉,已经演变出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和形态。移动电子商务机会的前景和趋势,特别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是本文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3G大规模商用以后,多媒体服务与应用得到广泛推广,但是3G在速率、服务质量、无缝传输等方面的局限性也将日益显露出来.移动通信的下一步必定是走向容量更大、速率更高、功能更强的4G,以在移动环境中支持高清晰度视像和其它宽带多媒体业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规模化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但基于4G网络模式下电子商务产业仍处于"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状态。就目前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以及网络技术环境来看,移动电子商务参与方众多,各方的竞争与合作会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随着4G网络的深入推广,电子商务产业有望发挥更大的优势。4G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大量的用户,培养了用户的使用行为与习惯。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基于4G网络模式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对4G网络模式下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问题提出的一些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龚秀芳 《电子商务》2013,(11):6-7,9
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的产物。随着3G的普及和4G网络的引入,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商家的传统理念都在不断的转变,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发展前景广阔,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入手,对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年,也是数字营销的变革年。数字技术的革新和3G、4G网络进一步覆盖,消费、服务、教育、金融市场创新不断,为新媒体、自媒体在营销的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关联性上增加了新优势,为许多互联网品牌营销注入了更多的创意和亮点;用户市场在采用更创新、更具丰富功能的社交工具的同时,也向品牌主和营销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通讯网络进入4G时代,为本就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插上了移动的翅膀。但4G网络给移动电子商务带来新引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风险和问题,其中隐私安全问题成为让消费者不得不顾忌的重要问题。正视问题,分析其来源与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才能使移动电子商务在之后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