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其中,人才的培养与"一带一路"战略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梳理从而全面认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为西部新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西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探索成本分担机制和培育国际视野人才等.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制定"一带一路"战略,致富沿线各族人民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创新发展,培养西部少数民族人才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江南影视艺术学院免学费招收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为东部发达地区支援西部民族教育树立了榜样,也为"一带一路"的致富观提供了理论建构的典型。文章对该案例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新机遇.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知识产权政策的差异性,对知识产权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文为此提出河南省应主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变化、新需求,加强精通相关政策和当地语言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嘉宾齐聚北京,献计献策,共商合作大计。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4年以来,重庆在"一带一路"上探索前行,取得了一定成效。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正紧紧抓住位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不仅为外语专业大学生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应抓好外语专业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日常管理和教学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创新性的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自身的资金技术投放市场合作,转变经济贸易方式,实现与沿线城市及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的局面,夯实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化潮流中平稳过渡并稳步前行的基础,推动建立新兴经济体制下的"新纪元"。"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极大地促使中国与其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我国将急需大量的小语种复合型创新人才,因此提出加快促进小语种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愈发密切。我国认识到了未来发展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以积极地进行发展探索,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目的就是要打造多边国家合作体系,从而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动力。从"一带一路"的推进来看,此战略将我国和周边国家紧密联系,国家之间的资源往来、人才、技术交流等越发的频繁,经济的繁荣发展趋势表现的愈加强烈。具体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方案的实施,发现其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效应,总结效应可以更好地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方案,进而把握其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就"一带一路"战略方案下的经济金融效应做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贸易的推进,我国中、东、西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互动发展逐渐联为一体。"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遇,有利于我国航运产业结构向集约型和规模化发展。本文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航运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更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使区域经济实现新的增长极。在此背景下,我国技术转移转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文章列举并分析了美国、德国、芬兰等国外技术转移转化的优秀案例,从我国技术转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基于政策法律、专业机构、复合型人才等3方面因素得出了新的对策,为推动我国技术转移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全面改革有了进一步深化,一些新的政策以及战略都在逐渐的得到落实和发挥作用,在2013年习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就成为了各个地区的交通互联以及贸易畅通的重要桥梁,并对我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本文主要就"一带一路"的内涵以及战略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就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详细分析,最后就西部地区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应当作出的有效应对措施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在重庆启动运行,无疑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又一重大机遇。作为中新两国之间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立足中国西部地区,对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倡议和构想,在地域范围、规划理念、合作模式上将产生更为深远的辐射效应,进而开辟两国重大项目合作的新局面。这也是重庆继中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后重庆承担的又一重大发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科研院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应用型科研院所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优势,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提出我国应用型科研院所可以从构建国际合作愿景、夯实国际合作载体、融入国际合作网络、建立人才交流机构、组建专业管理团队等方面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5月8日上午,"一带一路"语言学院在浙江万里学院成立,将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语言特色人才,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在中东欧国家开展的外事外贸、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成为应用型人才。"我们重点培养复合型语言人才,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设置非通用语种特色班,开设语言培训、国情学习、文化介绍等课程,培养‘1+1+1’复合型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诉求及其意义,认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建立一个跨洲的合作贸易区,建立一个链接东亚、中亚和欧洲的新经济秩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破除美元和美军的霸权,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升格,构建中国发展新的空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国内的热烈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唱响国际合作三部曲——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围绕这三部曲,大陆桥物流运输的机遇增多。但是,与此同时沿线国家间的合作障碍、大陆桥通道的畅通受阻带来的物流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丝路班列竞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建设,人们对小语种文献的需求更为迫切。文章阐述了小语种的定义,分析了新疆高校图书馆小语种图书编目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小语种文献的采购力度,加快小语种编目人才的培养,开展新疆各高校图书馆之间馆际合作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的重要成果为黑龙江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黑龙江省积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努力与相关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契合,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逐步形成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请问,您认为这将为重庆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刘魏巍: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是西部地区继西部大开发后的又一重大机遇,即西部大开放的机遇,抓住这一机遇,西部地区完全有可能实现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本文在阐述西部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架构下,西部农业必须确立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主导、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形成西部大改革、大开发与大开放相协同的新格局和"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合作发展"的西部农业发展新格局。即要形成政策开放、市场开放、区域开放的西部农业开放发展格局;改革创新、科技创新、集成创新的西部农业创新发展格局;高效生态、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西部农业绿色发展格局;中外合作、区内合作、东西合作的西部农业合作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韩洁  王艳 《中亚信息》2015,(2):16-17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铺开的一年。对此,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日前访华时表示,"一带一路"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增长源。张文才说,中国倡导建设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步入务实合作阶段,沿线各国不仅实现了地域上的互联互通,还打造了新的贸易走廊、经济走廊,使得沿线各国在经济、金融、民间交往以及人文等方面有更多合作机会,经济实现更多增长,拥有更多市场,更好的基础设施。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外向型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对国际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可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互补优势,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特色课程模块,创建开放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急需的高级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